《拆弹部队》是根据纽约记者马克-保勒在亲历前线采访报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故事,他曾在巴格达和拆弹部队有近一个月的近距离接触。而去年水城参赛片《决战以拉谷》的创造灵感同样来自记者马克-保勒的经历。(这场还在无休无止进行的战争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比虚构故事更真实更戏剧化的场面,它足以提供一切电影拍摄所需要的耸人听闻的素材)。当马克叙说那些精英排弹专家在伊拉克前线面临比平常战争更高的死亡威胁,他们用很简单的排爆工具,面对那些可以在几百灭范围内造成强大杀伤力的武器时,导演震惊了。而进一步得知这项危险工作是战士主动选择的结果 ,极端的经历往往让他们再无法继续其他工作。
影片以马克-保勒的观察为视角,从心理层面审视这些战士内心的脆弱和面对职业的挑战。在讲述这个独特的排爆小组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导演凯瑟琳 -毕格罗选择了他们具有代表意义的场面,排弹现场从街道转移到楼房,炸弹从垃圾废物堆转到孩子尸体内,又从汽车转移到活人人体,现代战争惊心动魄的真实元素,都可以找到踪影。
人们对战争的场景并不陌生。但如何将战争拍出新意?《拆弹部队》中有一个值得琢磨的情节画面,片中的主人公詹姆斯化妆成平民去找寻卖光盘的小男孩,当他重新回到军事基地时,却被当作入侵的危险份子残暴地按倒在地。在这个对美国士兵来说处处都是陷阱的国家,刹那间身份的错位,就有可能导致杀身之祸。观众观察和体会战争的角度也在这时发生了改变。但是遗憾的是,如果说影片开头成功地制造了悬念和紧张气氛,接下来更多的镜头却渐渐流于通常的战争叙事,影响了影片的张力,在变换了时间地点的战争场面叙事中,带给观众的情感激动也在递减。
此外,导演对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也有所涉及。电影节的官方杂志《ciak》封面以“出售的生命”为标题报道这部影片,影片中的战士和越战中不同,他们主动选择了将自己放在危险的战争位置上。在毕格罗的摄像机镜头下,这些拆弹战士是无畏的英雄。然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将士兵美化成充满人性和智慧的完美结合体,却召来一部分记者的置疑。
我去年年初看的这个片子,感觉很不错。那时看并不会被奥斯卡的光环干扰。
这个片子贯穿主线的是一种美式精神,就是一个人执着的去做自己所追求事情,并不是为了权力、金钱或者美女,当然也谈不上爱党爱国。所执着的事情或许是兴趣,或许是正义、或许是责任、或许是略带偏激的逻辑,等等,主人公就是把它的一切都奉献给拆弹了,主人公的这种精神也是最感染人的。但是文化差异,国人未必体会,可以举个例子就是冬奥会和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几乎都是业余选手,职业运动员就篮球几项。其他说白了都是体育的疯狂爱好者。或者看看《红牛坠山赛》,可以帮助你理解美式精神了,呵呵,跑题了。
至于说反战,片子是展示了战争的悲哀,但是绝不是要旗帜鲜明的反对伊拉克战争,即使是美国认为无限正义的二战、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相关影片“拯救瑞恩" "猪排山”“锅盖头”也刻画出了战争对人的摧残,换句话说美国没有影片是歌颂战争的。因为这样是违背人性的。
影片若用关键词概括的话可以说是:人性 执着 惊险 凄凉
文化差异
大致就是反战
我觉得。。。没意思。。不知道怎么能打败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