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两篇原创文 你自行挑选吧
月光下忆起你
夜,没有喧嚣,一切,仿佛整个宇宙如死水般沉静.
也许,我不应该入睡,今夜,注定了要穿越时空,与你想见.
浩瀚的宇宙流动着美丽的繁星点点,一片璀璨,彩色的梦幻似乎
已将所有遮掩,表面的流光也许是眩目的,但当繁华落尽,皎洁月光照亮黑夜,洒在
人间的那一瞬间,就都明白,撕开玻璃纸,最打动人心的,还是那颗与众不同的心.
五千年,起起落落,站在盛世顶端的,不是大唐的熠熠辉彩,而是你,浓缩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在剑气啸成的月光下,
独饮那枝毕一杯愁断肝肠的清酒,酒虽清,却知其中苦念搭早涩滋味,只有你知道.
也许我并不懂你,也许是懂你真的很难.有的时候,感觉你的什么故事我都不知道,但有的时候,你却离我那般贴近.
近的好象就活生生在我耳边,讲述着那些轻纱迷离的历史,当我更想追溯时,你仔雀却触摸不到.多少次,当我为此焦急时,总有一个声音
回荡,习惯就好.习惯,这一切似乎只是个梦,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为何会梦到你,你是一个印记,就像你的诗,永远不会失去魔力,吸引着我.读你的诗,无论是什么,我总是喜欢,你仰天长笑,潇洒挥别锦衣玉食,将千金散尽,只为博得友人会心一笑.但当夜深人静时,月光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壶酒,一把剑,漫天桃花与你的泪一起撒下.我知道,那杯中酒,是千丝万缕的辛酸.
终于,你明白了,那锦绣长安不是容身之地,那只不过是历史必然留下的所谓繁华,那里不属于你,因为仙人的家在青埂峰下.
离开,是你的选择,是这选择,完美了你的一生,给历史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李白.
梦李白
黄昏,河水波光粼粼,倚着桥上的石栏,闭眼倾听潺潺的流水声,思绪万千。
迷糊中看到了一条大河。那混浊的河水,一浪高过一浪,向东奔腾,涛声震耳欲聋,似一头雄狮在咆哮,要把大地吞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脑海浮现。却见岸边有一裘白衣,清逸洒脱,凝视远方。浪花浸湿他的鞋子,濡染他的长袍,他却不以为意。若不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或许便会错认为那只是尊雕像。
忽然,风云变幻,稍一回神,却发现自己置身一片山林之中,震耳欲聋的水声还是有的,四下探望,声音的来源是一川高耸入云的瀑布,才发现,周围都是瀑布溅起的水汽,白茫茫一片,仿佛仙境一般。抬头又看到了那一裘白衣,他在白雾中穿梭,时隐时现,他在半空中跳跃、舞动。不!是在舞剑!利剑泛着白光,在他手中收放自如,“嗖嗖”的刺剑声穿透了瀑布省,摄人心魄。许久,他终于落到地面,满意地看了看眼前的石壁。一声巨响,忽然有许多石块从石壁上脱落,只见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石壁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才看清,眼前的这裘白衣,正是诗仙李白。
他闭目养神,神色平静。看着他,身旁的一切似乎都消失不见了,我宁愿自己变得渺小再渺小,化作一颗尘埃,负载他的长跑上,陪他浪迹天涯。只可惜,他洁白的长跑容不得一丁点玷污,他一定会掸掸他的长袍,挥袖而去。又有谁能像他一样洒脱呢?
此时,他睁开了眼睛,致使,本该豪放洒脱的他,眼神却透露出一丝愁绪。怎么了?那个大喊“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观的你哪去了?那个“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自信的你哪去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不羁的你有哪去了?放浪形骸,痛饮狂歌才应该是你啊!
是这流水让你想家了吗?还记得当时初别故乡,你来到渡荆门,也是在水边,你叹道:“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后来,在清溪边上,你再次感慨,“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到了洛阳,那充满欢歌笑语的水乡,你却低声吟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我幡然醒悟,这才是你呀,这才是那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你呀!原来在洒脱的人,也有柔弱的一面。
抑或,你想起了你的朋友?想起那次在护城河边,你与友人的分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是再说友人,还是说你自己呢?想起汪伦邀你同游桃花潭,临别时,你给他的赠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计汪伦送我情。”不知那次之后,你们还有相约去游玩吗?想起了孟浩然去扬州之前,与你在黄鹤楼道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的情义,也随滚滚长江,随他而去了。还想起了与你经历相似的杜甫,在泗水边,你对他说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只可惜,本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你们,都挣扎在颠沛流离的漂泊中。
不!你眼中的愁绪斌非如此简单,还能有什么事让你忧愁呢?你是想起了些将军吧?“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天下之大,总能找到赏识你的人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尽管如此,你仍一入长安,却失意而归。但你并不气馁,第二次,你“仰天大笑出门去”,本想一展鸿图,却无奈于统治者的昏庸,“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原以为你会因此而死心,可到了金陵凤凰台,看着江水如丝带般蜿蜒流淌,你的心竟然还牵挂着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于是你三入长安,想再为苍生社稷、再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做点什么。然而,命运弄人,你的满腔热血换来的竟是夜郎流放,“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日楼中言信疏。”后来听到遇赦的消息,兴奋的你如同小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想,那一定是你见过得最美丽的江上景色吧!
只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所以,你愿以“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一杯美酒,来消去万古愁绪。我看见你在一叶扁舟上对酒当歌,乘着酒兴,载歌载舞。你举起酒杯,踮起脚尖,想邀明月共饮。当心!陶醉于皎洁明月中的你竟一下踏空。我的心一悬,啊!
蓦然发现,自己正倚着桥上的石栏,凭栏遥望,暮色沉沉,流水潺潺,远处霓虹灯不断闪烁,脑海浮现出模糊的一句话,“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我们呢?
李白过三峡的时候
曹宗国
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那白帝彩云,轻舟重山固然使人感到明丽轻快,但长久振颤人心的,是两岸低沉的猿晌键鸣。掩卷之余,会有一种巨大的历史悲哀向你袭来。
这首诗是李白留给三峡的压轴之作,但李白这次过三峡的时候,不是桂冠诗人,而是枷锁罪犯。这位年届花甲、名闻天下的老诗人正遭受了平生第二次、也是最致命的一次政治打击,坐牢流放。纵然是遇赦释放,但他背上的罪名已无法洗清,他命运的悲剧也是被注定了的。
这同他年青时第一次过三峡的情况完全不同。那是三十三年前,李白只有二十五岁,满怀"辅弼天下"的雄心壮志,"仗剑去国",一路放歌经过三峡。他曾登上巫山,仰天长啸,徘徊阳台,携卷吟哦。当源自故乡的江水把这游子之舟送到荆门的时候,李白放眼望去,但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他以为自己进入了可以大展才华的天地,一度陶醉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美妙幻景之中。
但是,这位曾经受过大唐风范熏陶的旷世奇才时运不济,33年后的今天,他虽然诗名大成,但在政治上却不是一般的怀才不遇,而是落得了"世人皆欲杀"罪名。这就使得整个三峡在重见李白时,也形如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是公元759年初夏的一天,李白被公差喝斥着,押进了峡口。逆水之舟在黄牛岩下弊谨毕挣扎着。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他此刻的吟叹正如猿鸣般悲切。当年李白出峡之后,游历了16年,才被吴道士推荐进京。但是,这时的长安已无盛唐气象,大明宫里充满腐败气息。朝庭奸佞当道,危机四伏。李白的天才也曾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还有荣华啊的待遇,但他意识到皇帝只不过把他当作东方朔式的近幸,并不重用。他心日益苦闷,时常流露出对当朝权贵的鄙视和傲慢。于是谗毁屡至,不到三年就被逐出长安。从此,他就披头散发云游天下。
黄牛如故,峡山依旧,人世却已变迁。在以后的岁月里,如果李白真是隐身避世,他满可以在山水中走完诗酒人生。但悲剧就在于,王朝已经腐败,而李白的报国之心却不能熄灭。他只是借酒浇愁,佯狂发愤,常常"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在山林中的啸叫其实是同国运朝纲相联系的。就在李白迟暮之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永王李凌奉命起兵平乱。李白以为抱国的时候到了,应聘为幕府。岂知叛乱未平,抢先做了皇帝的李亨认为李凌是要争夺帝位,发兵征讨,李凌兵败被杀,李白竟牵连入狱。从此,他陷入了深渊。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押送李白的船只在峡山的夹持中艰难行进着。仰望两岸绝壁,他想起寻阳监狱的高墙,高墙之下,他曾日夜"呼天而啼",血泪落在地上,尘土都成了泥浆。时节已是春天,望窗外却不见一根青草。李白已经56岁了,儿子伯禽远在山东,老妻此时也隔在南昌,孤身一人,喊天叫地不灵。他只想讲清楚自己只有抱国平乱之志、绝无偷天换日之心。但他不知道皇位之争的厉害,而且他得罪的也不仅是皇权。当时朝庭议论,居然都喊要把他杀掉。其中怀恨在心者有之、嫉才妒能者有之、卖友求荣者有之。最可恨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场朋友,李白在长安时,"当时笑租芹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但他们是"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现在一个个都翻脸不认人了。当时在肃宗朝庭当左拾遗的杜甫在诗中记录了这段史实,他说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邻才"。这话现在看来还叫人恐怖。李白何罪之有?现实和历史的评价在李白身上反差为何如此之大?这可真是千古奇冤。杜甫当时人微言轻,他的意见当然不会得到重视,后来他自己也被贬出朝庭,漂泊到了三峡。李白当时不知道外面情况,在狱中写了一首血泪斑斑的《万愤词》寄给朋友魏郎中,但渺无音讯。李白有一位兄弟在三峡一带,现在也不能上岸去找他。他只能呆在船舱里。险滩急流不时拍击着船底,岸上断续传来纤夫的叫喊。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李白叹息着。就在绝望之中,他们穿过巫峡,进了夔门。岸上的人们看见这蓬首垢面的老犯人,谁也认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太白。因为人们早就传说他在流放途中跳水自杀了。流言急于将他置于死地,连杜甫也信以为真,悲痛地"投书吊汨罗"。人们不知道这位老诗人还一命悠悠的活着。原来李白在牢里一直关到秋天,总算被率兵路过这里的御史中丞宋若思保释出狱。他为了表明心迹,挽回声名,竟又随军平乱,但没走多远就在安徽宿松病倒了。朝廷并没有因此而饶恕他,而是将他流放夜郎。这样冤罪和屈辱就一直押送着他,现在才到了白帝城下。如果不是天旱大赦,他真是会死在途中的。
"五采云间雀,飞鸣天上来"。赦令传到时,李白高兴的这样吟叹。他的天真和幻想又复苏了,以为从此"天地再新法令宽",有机会重伸报国之志,以正平生之名了。以至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他还常常"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在病死的前一年,他还挣扎着高叫"岂惜战斗死",参加太尉李光弼率领的平乱军队,可怜又一次病倒折回。他至死都不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放舟东下的清晨,三峡竟听到李白这样的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实,彩云间没有他的寄托,江陵又何曾是他的回还之地,他已找不到人生归宿。"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载去的不是真实的李白,而是他超凡脱俗的诗魂。只有两岸的猿声真真切切,超越时空,是永远也啼不住的。
李白
谪仙人
唐代的历史环境缔造了超然的李白。他插上了梦想的羽翼在自由的天空飞翔。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他是“双晴曜宿,六翮垂云”的大鹗穗弊,昂首观宇宙把视野扩大到最大限度。他是云,必须飞到天顶去探测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须奔何大海去扬起海上的狂涛。诗格的超然使他写得出岑参、高适大气磅礴的边塞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许只有被贬下凡的仙人才有这样的超然吧。
英雄
李白是一个英雄,也只有他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个诗人,也只有诗歌的国度能缔造李白的不凡来灌溉茫茫无边的诗歌之土。“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李白,站在巨峰顶上遥望的李白;挺在巨浪尖前进的李白;超然狂放的李白;我走近的李白,我想更是唐代缔造的李白,时势造“英雄”,诗场“英雄”的李白。
对酒当歌
云游四海,对酒当歌。他毛笔一挥,大好河山浮然纸上,让我们跟随他的诗句,用眼睛走路戚族笑,用心灵游览,踏遍神州。他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笔下的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高含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但是偶尔豪放的他卸下侠骨,柔情也不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情景交融,诗里飘出酒香,透出月光,无一字提及思乡,却字字隐着心中的挂念。的确哀,但一点也不衰,李白还是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研究一下他的读书法,对我们不无启发。李白家庭条件较好,藏书颇丰。自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在自己的诗文中,非常熟练地引用古人古事,可见他扎下何等深厚的根基。 李白读书,胸怀壮志,博古通今,意在实用。他说:“白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送戴十五归衡岳序》)上下相接,一气贯通,这需要多大的魄力! 他又说:“怀经济之才,抚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观其一生所为,此言并非虚构。大概诗人的桂冠,不像如今这祥值钱。李白虽在少年时代,便已写得一手好诗,但并不标榜自己将来想做个什么诗人,而是口口声声,要探讨社会,要研究人生,要有经早友济之才,然后凭借自己的本事,去辅佐明主,改变世俗,振兴陆链槐社谡。李白这种恩想,深受前贤先哲的影响。如屈原非常憎恨当时污浊的世道,苦心焦思,希望改革。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作《史书》的目的,是“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李白踵武圣迹,继承他们的高风亮节。 读书是件苦事,也是件乐事。李白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中写道:“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从这些诗句中间,可以看出,李白是如何认真钻研,具有一种不达“妙境”绝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作者与读者的思想能交流,能给你新知,道你之所未道,能令你惊喜;……难怪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唤察”了。“掩卷而笑”也罢,“欣然忘食”也罢,都是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必须讲究,但这点因人而异,又不拘于一途。“孔明披书,每观于大意。”(《送孟赞府兄还都序》)这是李白对诸葛氏的赞语。“观其大意”,并非草草,而是分清轻重、主次,求其精义,得其神蕴,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然后融会贯通,结合实情,再加创造。李白说自己:“尝览千载百家之书”,想亦是效仿诸葛氏之法。也有饱学之士,兀兀穷年,苦吟不缀,咬文嚼字,背诵如流,但毫无创造,顶多是个书篇而已。何足道哉? 提起李白,人们便想到天才。诚然,他生性聪敏,异于常人。但“天才”是不可以模仿,而他的勤奋刻苦,讲究方法,讲究实效的学习精神,则是可以学习的。
《登金陵凤凰台》、《月下独酌》、《宽唯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春思》、《关山月》《子夜吴歌》、《长干行》、《金陵弯皮酒肆留别》、《长相思》《行路难》、《将进酒》、《赠孟浩然》、《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夜泊牛渚怀古》埋巧差《玉阶怨》、《清平调词三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