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前身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有史可查,汉剧形成于清·康乾年间,成熟于清·嘉道年间,流行于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首创皮黄合流,并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是研究我国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创新资源。汉调自汉调艺人米应先、王洪贵、李六、余三胜、谭志道等先后进入北京而带入京城,极大地影响了北京戏曲界,当时有"班曰徽班,调为汉调"之说,在徽班汉调的基础上催生了京剧。
在京剧的形成过程中,有过特殊的贡献。尤其以湖北罗田人余三胜的《李陵碑》开创了京剧反二黄的唱腔史。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现保留的资料所载尚存六百五十出,较流行的约三百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说故事。行当严谨完整,共分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各行都有各自的表演程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汉剧先后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早期有米应先、余三胜,继后有余洪元、董瑶阶、李彩云、李春森、吴天保、陈伯华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在全国影响很大。鉴于汉剧的这些特点,具有重要价值,亟须对汉剧的史料和实物进行抢救和保护。
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