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由清末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我国最早筹备的第一座公立博物馆,是1912年在北京国子监成立的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中国最早建成的公立博物馆,是1914年在北京开放的古物陈列所。
清代末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最早的博物馆。
张謇(公元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今南通市)人,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事业家。1903年,他到日本考察实业和教育,参观了日本的博物馆,很受启发,回国后积极倡议创办博物馆,但腐朽的清政府却置之不理。张謇只好自己出面,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家乡南通开始建造博物苑。
博物苑首先建成了观测气象的测候室。测候室为一座二层建筑,楼顶的露天方台上设风向、雨量、温度等仪器。以后,气象仪器移至他处,测候室改称中馆,计划陈列金石方面的文物。继之,又建造了南馆和北馆,用以陈列历史文物和自然标本等。
博物苑内广植树木花草,饲养少量动物,又有假山、荷池、亭榭,是一座与园林情趣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因而称之为“博物苑”。
1914年,经过10年经营的南通博物苑已初具规模,面积达48亩。当时的藏品目录《博物苑品目》中,收录了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文物、标本,共2973号,其中自然品物占62.8%。
1926年张謇去世后,南通博物苑逐渐衰败。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博物苑又遭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几成废墟。解放后博物苑得到修复,改称南通博物馆,1982年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