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火山路的信息

米饭还没
2024-11-27 19:10: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青藏高原深处的风火山建设青藏铁路的日子,对这话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的确,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成就事业的前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莫不是如此。

  独立长江头,不尽晚霞情。
  几朵白云伴孤鹰,天湛寒烟凝。
  长卧难入梦,久思转成空。
  朝起方知缺氧事,未老已龙钟。

  这是时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卢春房夜宿沱沱河,彻夜难眠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道出这位青藏铁路的领头人对高原缺氧的忧虑和痛苦。这说明了这里生活工作环境非同寻常地艰苦。

  在"生命禁区"长时间的施工作业,缺氧无疑是危害健康,影响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缺氧难题?改变工作环境?做到既保障职工的健康,又提高劳动效率呢?

  作为一名曾经的铁道兵战士,我们第三次上高原(我局前身是铁道兵第十师)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时,201名战友长眠在了雪域高原。在海拔3698米的关角隧道施工中,55名战友献出了与青藏铁路同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四上高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珍惜生命",是高原特殊的环境决定,也是国家对参建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必然要求。二十局集团董事长余文忠在动员会上要求:上山的职工要一个不能少的带下山。15个字,话简短,却重如泰山般压在我这个工地院长的心里。

  高原缺氧对人体的影响,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高原医学顾问吴天一教授感受最深。他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海拔每升高100米,人体的劳动能力也随之降低半个等级,也就是说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空手行走就相当于在海平面负重40公斤行走。

  我记得,2001年6月10日从陕西咸阳基地出发前至6月13日到青藏铁路习服基地-格尔木,就有10多家打着各种招牌的厂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推销制氧机。

  作为局集团公司青藏铁路的最高医疗行政长官,对严酷的生活工作环境,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们中铁20局施工的第七标段36.02公里包含当年全线4个实验段的"风火山隧道"和"北麓河路基"两个试验段,也是2001年青藏铁路施工的海拔最高点。

  尽管,我作为铁道兵战士担负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的医疗保障任务,可都是在海拔4000米以下施工,在海拔5000米长时间、大人群、多工种施工的医疗保障心中没有底。但要攻克世界高原铁路"三大难题"之一高寒缺氧,我这个医务工作者不冲在前面,不去抢占制高点,不去为上场施工的兄弟姐妹支撑起生命的绿色屏障,怎么施工?怎么建设?

  本着相信科学,事实说话的原则。怀着一名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周后我带领副院长侯安刚,副主任医师贾建厚、防疫站长王沧州及制氧机厂商,一起来到了海拔4800米的青藏公路第七养护工区和4902米风火山隧道进口,我们走进临时搭设的帐篷内,对敢于上山厂商的制氧机进行破坏性试验,经过现场PK由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带来的高新华康牌医用制氧机胜出。更为有意义的是:通过现场试验启示又诞生了高原型制氧机。

  在第七养护工区房间试验过程中大家都感到更加难受。原来,房间小(7、8㎡)、密闭严(木门加棉门帘)、人又多(耗氧)、燃煤取暖(耗氧)加之制氧原料空气减少且废气又排在室内等。我们只好把制氧机关上,把门窗打开,让空气对流。外号"博士"的副主任医师贾建厚说,制氧机能不能像空调一样,把废气排在室外呢?经他这一提醒,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如何研制高原型制氧机。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风火山上第一台小型高原制氧机成功诞生了。小型制氧机在风火山成功研制,为风火山隧道的制氧与供氧奠定了基础。在风火山建立大型制氧站的工作被列上了议事日程。但其决策的过程,却分外艰难。主要原因是:

  第一,在海拔5000米处建制氧站投资巨大,需要上千万的资金。而工程施工中不含此项费用。成败不讲,钱从哪来?
  其次,局集团乐山基地有自己的制氧站,有人提出可依托乐山基地制氧站,在风火山隧道试建;
  第三,采用液态氧,不建制氧站。液态氧需要从兰州采购,到格尔木后再往山上运。存在安全风险大,成本高,无法满足施工生活需要等缺点。
  第四,采用深冷法制氧技术在风火山建制氧站。其弊端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每小时产氧20立方没有先例,且研究经费同样很高。

  通过多方调查研究与论证,我们倾向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并向指挥部党委阐述了三条理由:一是《高新华康》牌小型制氧机在风火山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北京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有雄厚的科研力量,热能工程系在制氧领域有较长的历史和很好的声誉;三是北京科技大学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翔实、丰富,技术路线合理,经济指标可行。

  指挥部党委研究后,向集团公司呈送了在风火山建立制氧站的报告。很快,这一报告得到了集团公司批复。

  最终决定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究,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三座医用制氧站,采取隧道氧吧车和掌子面弥漫式供氧、宿舍氧气瓶供氧,职工和劳务都能吸上氧气,从根本上解决了风火山隧道建设者难以生存的低氧(最低时达10.87kpa)环境和吸服工业氧影响身体健康的难题。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

  原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同志评价说:你们做了一件惠及青藏铁路全体筑路人的好事。

  2001年11月20日在风火山隧道制氧站试运行的当天刘应书教授即兴赋诗一首:

  《天路英雄》

  余有幸为中铁第二十工程局承建的世界第一高隧--海拔高达5010米的风火山隧道研制供氧系统。亲身体验风火山一天四季变化的恶劣气候、生命极限下高原反应的痛苦折磨以及单调枯燥的荒漠生活数十天。风火山隧道建设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施工,何等不易!何等拼搏!何等奉献!故有感而作。
  昼捧红日夜踩星,
  世界屋脊铸长虹。
  宿冰餐风抗缺氧,
  挑战极限胜天神。
  雪域冻土路基稳,
  风火山中任穿行。
  古今中外数风流,
  唯我高原天路雄。

  这套依靠智慧,攻难克坚在风火山隧道建成的高原大型制氧站,分别安装在风火山隧道进出口,采用隧道掌子面弥散式供氧和隧道氧吧车供氧,使隧道内氧分压较洞外提高2个千帕,相当于海拔高度下降1200米,等于在3560米的拉萨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