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背景简介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上海语文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1955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十分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1977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山雨》等文就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赵丽宏部分文章
学步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很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尔一回头,突然惊喜的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任何东西,自己走到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惊奇呢。
从沙发到房门口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走路,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从那时起,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走你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成为凶器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碰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的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呀,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绞,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爬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
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的走,脚踏实地的走。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山雨》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冬——叮——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山雨》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
顶碗少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再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相信,他是一个强者。
(《顶碗少年》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辉,我发愣了,总觉得他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暗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到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 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照射 ,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足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就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目录
《似水流年》
《岁月的目光》
《时间断想》
《冬的期盼》
《秋兴》
《遥远的乡音》
《小鸟,你飞向何方》
《荒滩上的诗意》
《秋风》
《年轮》
《无言的回旋》
《美丽心情》
《独轮车》
《宁静》
《光明的心曲》
《梦游》
《生命是曲折的》
《人为什么高贵》
《读书是永远的》
《人生的美妙境界》
《战马蜂》
《挥手》
《遇鬼记》
《文学,有一颗年轻的心》
《莫扎特的造访》
《别了,钢琴》
《黑眸子》
《别样风物》
《秋天的树》
《冰霜花》
《咬人草》
《孔雀翎》
《土地啊》
《为石头流泪》
《汉陶马头》
《绣眼和芙蓉》
《哀驴》
《我和旅途中的一条小狗》
《纺织娘》
《说绍兴路》
《如歌行板》
《海的雕塑》
《夜海奇观》
《邂逅富士山》
《特奥蒂瓦坎之夜》
《基辅情景》
《白夜》
《巴比亚厄》
《丝绸之路上的奇遇》
《雨中五泄》
《山有魂魄八面观》
《天上的花,湖里的梦》
《黄河之水》
《编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门》
《生命草》
《爱在人间》
《玛雅之谜》
《岛人笔记》
《艺品》
《人生韵味》
《珊瑚》
《沉默的冬青》
《心画》
《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晨昏诺日朗》——选自《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赵丽宏:儒雅的静气,真诚的写作
很少有作家给我这样的感觉:你走近他,和他聊天,你的浮躁的心会静下来,仿佛你面对的,是一本安静的书。赵丽宏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回想起来,那么多场合见赵丽宏,大会发言或朋友间交流,他总是轻言慢语,娓娓道来,从没见他絮絮叨叨、口若悬河。他总是倾听多于诉说,平凡心多于非常心。他的人和他的文是那么一致:真诚的、清新的、诗意的、抒情的,同时也是深邃的、悠长的。如果你用心去读他的散文,能够感觉出他的忧思他的憧憬他的期冀。 陆续收到赵丽宏四本新书:《灵魂的故乡》《记忆中的光和雾》《艾尔米塔什之霞》出版于去年底,《壶碎了,诗还在》今年2月刚出。翻读四本装帧精美的散文集,讶异于作者的写作能量。——自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后,赵丽宏一直在为杂志的生存和发展奔波,以为他(起码近期)是很难再有心力去顾及他的写作了。“可我还是一个作家,读书和创作依然是我的主业,这不会变。”赵丽宏笑说。 读赵丽宏散文,无论是《壶碎了,诗还在》里,和文坛前辈、同辈友人,或深或浅、或长或短交往的追怀;还是《灵魂的故乡》中,对艺术的沉浸、寻觅、赏读;还是《记忆中的光和雾》里,那些美妙的闪烁、漾动、翔游……一个强烈印象是“真”。真诚,真实,真切。 他说:“当媚俗的声音铺天盖地时,你的低吟浅唱也许遭人侧目,你尽可以放弃自己,可以放大或者改变了嗓门,用陌生却符合时尚的声音喊叫,这也是一种自由。也许有人为你叫好,而你却将在叫好声中毁灭了自己。失去真诚,是何等的可悲!” 赵丽宏欣赏这样一种境界,他因此视“宁静致远”为自己的座右铭。现代社会欲望太多,他时时提醒自己持一颗平常心。有意味的是,越是众声喧哗,越是对灵魂、真诚、良知这类词不屑一提,人们越渴望灵魂的倾诉,渴望得到真诚的回声。读赵丽宏的散文,便成为很多人的共鸣,其中不乏文坛中人、熟悉和不熟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给赵丽宏写信,倾诉他们的感动、向往和疑惑。 生活中的赵丽宏,喜欢听音乐,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建筑……他写过两本关于音乐的随笔《莫扎特的造访》和《无言的回旋》。他说,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快乐。他还写过两本和绘画、美术有关的书《艾尔米塔什之霞》和《翱翔在灵魂的星空》。 生活中的赵丽宏,还追寻着和前人一样的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日常功课。有一阵子,他每晚要读《追忆逝水年华》,觉得走进普鲁斯特的梦境是一种享受。旅行是他仅次于音乐的第二爱好。他走访过世界许多国家、城市,暮色中的玛雅古城、旷野中的金字塔、墨西哥的人类博物馆、普希金铜像和故居前、圣彼得堡的剧院门口、陀思妥耶夫的客厅、白桦林中的小路、深夜的冬宫、雨中的基辅……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浩瀚世界,即便穷尽一生,我也无法走遍。”但是他又不无向往地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我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简介
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背景简介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上海语文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1955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十分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1977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山雨》等文就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赵丽宏部分文章
学步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很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尔一回头,突然惊喜的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任何东西,自己走到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惊奇呢。
从沙发到房门口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走路,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从那时起,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走你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成为凶器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碰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的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呀,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绞,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爬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
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的走,脚踏实地的走。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山雨》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冬——叮——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山雨》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
顶碗少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再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相信,他是一个强者。
(《顶碗少年》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辉,我发愣了,总觉得他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暗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到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 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照射 ,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足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就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目录
《似水流年》
《岁月的目光》
《时间断想》
《冬的期盼》
《秋兴》
《遥远的乡音》
《小鸟,你飞向何方》
《荒滩上的诗意》
《秋风》
《年轮》
《无言的回旋》
《美丽心情》
《独轮车》
《宁静》
《光明的心曲》
《梦游》
《生命是曲折的》
《人为什么高贵》
《读书是永远的》
《人生的美妙境界》
《战马蜂》
《挥手》
《遇鬼记》
《文学,有一颗年轻的心》
《莫扎特的造访》
《别了,钢琴》
《黑眸子》
《别样风物》
《秋天的树》
《冰霜花》
《咬人草》
《孔雀翎》
《土地啊》
《为石头流泪》
《汉陶马头》
《绣眼和芙蓉》
《哀驴》
《我和旅途中的一条小狗》
《纺织娘》
《说绍兴路》
《如歌行板》
《海的雕塑》
《夜海奇观》
《邂逅富士山》
《特奥蒂瓦坎之夜》
《基辅情景》
《白夜》
《巴比亚厄》
《丝绸之路上的奇遇》
《雨中五泄》
《山有魂魄八面观》
《天上的花,湖里的梦》
《黄河之水》
《编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门》
《生命草》
《爱在人间》
《玛雅之谜》
《岛人笔记》
《艺品》
《人生韵味》
《珊瑚》
《沉默的冬青》
《心画》
《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晨昏诺日朗》——选自《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赵丽宏,是一位青年当代散文家、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的一个角落,是一名汉族人。
背景简介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和上海语文初一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1955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十分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1977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山雨》等文就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赵丽宏部分文章
学步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很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尔一回头,突然惊喜的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任何东西,自己走到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惊奇呢。
从沙发到房门口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走路,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从那时起,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走你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成为凶器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碰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的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呀,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绞,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爬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
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的走,脚踏实地的走。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山雨》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冬——叮——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山雨》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
顶碗少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再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相信,他是一个强者。
(《顶碗少年》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辉,我发愣了,总觉得他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暗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到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 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照射 ,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足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就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目录
《似水流年》
《岁月的目光》
《时间断想》
《冬的期盼》
《秋兴》
《遥远的乡音》
《小鸟,你飞向何方》
《荒滩上的诗意》
《秋风》
《年轮》
《无言的回旋》
《美丽心情》
《独轮车》
《宁静》
《光明的心曲》
《梦游》
《生命是曲折的》
《人为什么高贵》
《读书是永远的》
《人生的美妙境界》
《战马蜂》
《挥手》
《遇鬼记》
《文学,有一颗年轻的心》
《莫扎特的造访》
《别了,钢琴》
《黑眸子》
《别样风物》
《秋天的树》
《冰霜花》
《咬人草》
《孔雀翎》
《土地啊》
《为石头流泪》
《汉陶马头》
《绣眼和芙蓉》
《哀驴》
《我和旅途中的一条小狗》
《纺织娘》
《说绍兴路》
《如歌行板》
《海的雕塑》
《夜海奇观》
《邂逅富士山》
《特奥蒂瓦坎之夜》
《基辅情景》
《白夜》
《巴比亚厄》
《丝绸之路上的奇遇》
《雨中五泄》
《山有魂魄八面观》
《天上的花,湖里的梦》
《黄河之水》
《编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门》
《生命草》
《爱在人间》
《玛雅之谜》
《岛人笔记》
《艺品》
《人生韵味》
《珊瑚》
《沉默的冬青》
《心画》
《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晨昏诺日朗》——选自《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赵丽宏:儒雅的静气,真诚的写作
很少有作家给我这样的感觉:你走近他,和他聊天,你的浮躁的心会静下来,仿佛你面对的,是一本安静的书。赵丽宏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回想起来,那么多场合见赵丽宏,大会发言或朋友间交流,他总是轻言慢语,娓娓道来,从没见他絮絮叨叨、口若悬河。他总是倾听多于诉说,平凡心多于非常心。他的人和他的文是那么一致:真诚的、清新的、诗意的、抒情的,同时也是深邃的、悠长的。如果你用心去读他的散文,能够感觉出他的忧思他的憧憬他的期冀。 陆续收到赵丽宏四本新书:《灵魂的故乡》《记忆中的光和雾》《艾尔米塔什之霞》出版于去年底,《壶碎了,诗还在》今年2月刚出。翻读四本装帧精美的散文集,讶异于作者的写作能量。——自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后,赵丽宏一直在为杂志的生存和发展奔波,以为他(起码近期)是很难再有心力去顾及他的写作了。“可我还是一个作家,读书和创作依然是我的主业,这不会变。”赵丽宏笑说。 读赵丽宏散文,无论是《壶碎了,诗还在》里,和文坛前辈、同辈友人,或深或浅、或长或短交往的追怀;还是《灵魂的故乡》中,对艺术的沉浸、寻觅、赏读;还是《记忆中的光和雾》里,那些美妙的闪烁、漾动、翔游……一个强烈印象是“真”。真诚,真实,真切。 他说:“当媚俗的声音铺天盖地时,你的低吟浅唱也许遭人侧目,你尽可以放弃自己,可以放大或者改变了嗓门,用陌生却符合时尚的声音喊叫,这也是一种自由。也许有人为你叫好,而你却将在叫好声中毁灭了自己。失去真诚,是何等的可悲!” 赵丽宏欣赏这样一种境界,他因此视“宁静致远”为自己的座右铭。现代社会欲望太多,他时时提醒自己持一颗平常心。有意味的是,越是众声喧哗,越是对灵魂、真诚、良知这类词不屑一提,人们越渴望灵魂的倾诉,渴望得到真诚的回声。读赵丽宏的散文,便成为很多人的共鸣,其中不乏文坛中人、熟悉和不熟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给赵丽宏写信,倾诉他们的感动、向往和疑惑。 生活中的赵丽宏,喜欢听音乐,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建筑……他写过两本关于音乐的随笔《莫扎特的造访》和《无言的回旋》。他说,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快乐。他还写过两本和绘画、美术有关的书《艾尔米塔什之霞》和《翱翔在灵魂的星空》。 生活中的赵丽宏,还追寻着和前人一样的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日常功课。有一阵子,他每晚要读《追忆逝水年华》,觉得走进普鲁斯特的梦境是一种享受。旅行是他仅次于音乐的第二爱好。他走访过世界许多国家、城市,暮色中的玛雅古城、旷野中的金字塔、墨西哥的人类博物馆、普希金铜像和故居前、圣彼得堡的剧院门口、陀思妥耶夫的客厅、白桦林中的小路、深夜的冬宫、雨中的基辅……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浩瀚世界,即便穷尽一生,我也无法走遍。”但是他又不无向往地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我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新民晚报
开放分类:
文学家,作家,散文家,青年散文家
[我来完善]
“赵丽宏”相关词条:
更多
秦文君叶辛刘湘如杨红樱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5124
分享到i贴吧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合作编辑者:
喜糖爱喜剧、囧心永恒、清凉蜜柚、paohui0606、血y、jingxinyu1998、ぽ笵特覀ぞ、high非主流更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88285 次
编辑次数:94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昨天
创建者:残霏
最新动态
有模有样--百科目录总动员:
百科消息:
百科词条推出分享到新浪微博功能
百科社会频道页精彩推荐
百科分类管理火热招募中
有模有样活动快速上手指南
历史上的今天
热门词条榜
©2010 Baidu
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背景简介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上海语文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1955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十分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1977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山雨》等文就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赵丽宏部分文章
学步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母亲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在这之前,你还整日躺在摇篮里,只会挥舞小手,将明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有时偶尔能扶着床沿站立起来,但时间很短,你的腿脚还没有劲,无法支撑你小小的身躯。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母亲偶尔一回头,突然惊喜的大叫:“哎呀,小凡走路了!”我随声回顾,也大吃一惊: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任何东西,自己走到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见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惊奇呢。
从沙发到房门口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独立行走的路。我们都没有看见你如何摇摇晃晃走过来,但你的的确确是靠自己走过来了。当你母亲冲过去一把将你抱起来时,你却挣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经尝到了走路的滋味,这滋味此刻胜过你世界里已知的一切,靠自己两条腿走路,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从那时起,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走你的路。你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寻找玩具,走着去阳台上欣赏街景,走着去追赶比你大的孩子们……
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在屋里,桌角、椅背、床架、门,都可能成为凶器将你碰痛。当你踉踉跄跄在房里东寻西探时,不是碰到桌角上,就是碰翻椅子砸痛脚,真是防不胜防。已经数不清你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个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在室外,你更是跃跃欲试,两条小腿像一对小鼓槌,毫无节奏的擂着各样的地面。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平,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这是不是人类的天性?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呀,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你开始摔倒在地的时候,总是爬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们,你觉得有点委屈,但很快习惯了,并且学会了一骨碌爬起来,再不把摔跤当回事。那次你沿着路边的一个花坛奔跑,脚下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我们在你身后眼看着你一头撞到花坛边的铁栏杆上,心如刀绞,却无法救你——铁栏杆犹如一柄柄出鞘的剑指着天空!你爬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声哭起来。我奔过去把你抱在怀中,不忍看你的伤口,我担心你的眼睛!好险呀!铁栏杆撞在你的额头正中,戳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脸颊往下流……
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的走,脚踏实地的走。
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山雨》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冬——叮——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山雨》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
顶碗少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再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相信,他是一个强者。
(《顶碗少年》已编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在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辉,我发愣了,总觉得他们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暗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到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 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照射 ,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地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这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足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墙上的夕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就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目录
《似水流年》
《岁月的目光》
《时间断想》
《冬的期盼》
《秋兴》
《遥远的乡音》
《小鸟,你飞向何方》
《荒滩上的诗意》
《秋风》
《年轮》
《无言的回旋》
《美丽心情》
《独轮车》
《宁静》
《光明的心曲》
《梦游》
《生命是曲折的》
《人为什么高贵》
《读书是永远的》
《人生的美妙境界》
《战马蜂》
《挥手》
《遇鬼记》
《文学,有一颗年轻的心》
《莫扎特的造访》
《别了,钢琴》
《黑眸子》
《别样风物》
《秋天的树》
《冰霜花》
《咬人草》
《孔雀翎》
《土地啊》
《为石头流泪》
《汉陶马头》
《绣眼和芙蓉》
《哀驴》
《我和旅途中的一条小狗》
《纺织娘》
《说绍兴路》
《如歌行板》
《海的雕塑》
《夜海奇观》
《邂逅富士山》
《特奥蒂瓦坎之夜》
《基辅情景》
《白夜》
《巴比亚厄》
《丝绸之路上的奇遇》
《雨中五泄》
《山有魂魄八面观》
《天上的花,湖里的梦》
《黄河之水》
《编后记》
《为你打开一扇门》
《生命草》
《爱在人间》
《玛雅之谜》
《岛人笔记》
《艺品》
《人生韵味》
《珊瑚》
《沉默的冬青》
《心画》
《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晨昏诺日朗》——选自《我曾经向布谷鸟发问》
赵丽宏:儒雅的静气,真诚的写作
很少有作家给我这样的感觉:你走近他,和他聊天,你的浮躁的心会静下来,仿佛你面对的,是一本安静的书。赵丽宏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回想起来,那么多场合见赵丽宏,大会发言或朋友间交流,他总是轻言慢语,娓娓道来,从没见他絮絮叨叨、口若悬河。他总是倾听多于诉说,平凡心多于非常心。他的人和他的文是那么一致:真诚的、清新的、诗意的、抒情的,同时也是深邃的、悠长的。如果你用心去读他的散文,能够感觉出他的忧思他的憧憬他的期冀。 陆续收到赵丽宏四本新书:《灵魂的故乡》《记忆中的光和雾》《艾尔米塔什之霞》出版于去年底,《壶碎了,诗还在》今年2月刚出。翻读四本装帧精美的散文集,讶异于作者的写作能量。——自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后,赵丽宏一直在为杂志的生存和发展奔波,以为他(起码近期)是很难再有心力去顾及他的写作了。“可我还是一个作家,读书和创作依然是我的主业,这不会变。”赵丽宏笑说。 读赵丽宏散文,无论是《壶碎了,诗还在》里,和文坛前辈、同辈友人,或深或浅、或长或短交往的追怀;还是《灵魂的故乡》中,对艺术的沉浸、寻觅、赏读;还是《记忆中的光和雾》里,那些美妙的闪烁、漾动、翔游……一个强烈印象是“真”。真诚,真实,真切。 他说:“当媚俗的声音铺天盖地时,你的低吟浅唱也许遭人侧目,你尽可以放弃自己,可以放大或者改变了嗓门,用陌生却符合时尚的声音喊叫,这也是一种自由。也许有人为你叫好,而你却将在叫好声中毁灭了自己。失去真诚,是何等的可悲!” 赵丽宏欣赏这样一种境界,他因此视“宁静致远”为自己的座右铭。现代社会欲望太多,他时时提醒自己持一颗平常心。有意味的是,越是众声喧哗,越是对灵魂、真诚、良知这类词不屑一提,人们越渴望灵魂的倾诉,渴望得到真诚的回声。读赵丽宏的散文,便成为很多人的共鸣,其中不乏文坛中人、熟悉和不熟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给赵丽宏写信,倾诉他们的感动、向往和疑惑。 生活中的赵丽宏,喜欢听音乐,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建筑……他写过两本关于音乐的随笔《莫扎特的造访》和《无言的回旋》。他说,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快乐。他还写过两本和绘画、美术有关的书《艾尔米塔什之霞》和《翱翔在灵魂的星空》。 生活中的赵丽宏,还追寻着和前人一样的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日常功课。有一阵子,他每晚要读《追忆逝水年华》,觉得走进普鲁斯特的梦境是一种享受。旅行是他仅次于音乐的第二爱好。他走访过世界许多国家、城市,暮色中的玛雅古城、旷野中的金字塔、墨西哥的人类博物馆、普希金铜像和故居前、圣彼得堡的剧院门口、陀思妥耶夫的客厅、白桦林中的小路、深夜的冬宫、雨中的基辅……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浩瀚世界,即便穷尽一生,我也无法走遍。”但是他又不无向往地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我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简介
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背景简介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课。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上海语文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