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三次外貌描写 表现出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 其中变化又说明什么

2025-01-06 10:14: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祥林嫂的三幅画像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她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第一幅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的、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她的生活是困苦的,“脸色青黄”,但精力是充沛的,两颊是红的,她的穿着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量,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明净。

第二幅画像是一个精神受到挫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但仍在勉力维持着的习惯打扮。脸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经失去充盈的精神力量。这时的祥林嫂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

第三幅画像则是一个精神完全枯竭的妇女形象,不仅物质上一无所有,而且精神上毫无寄托,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妇女形象。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原点上。

注重分析小说的肖像描写,体会精彩的白描手法和它们的潜在含义和作者想要借人物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用意。

扩展资料:

《祝福》在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方面,堪称“白描手法”运用的典范:

1、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小说依次叙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第二次出现在鲁镇、沦为乞丐行将死亡时的眼睛:其中“顺”字,刻画出她温顺善良、安分守己的性格和新寡且出门做工的自卑心理;“直”字,刻画出她因丧夫失子的痛苦创伤和冷漠无情的鲁镇人使她哭诉无门所导致的灵魂麻木。

2、描“服饰”。服饰是人物性格、心理外现的形象载体

作者运用“意象叠加”手法,将“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这三个名词短语有机地组合起来,且都没有使用动词谓语,自然而简洁;作者驱遣“乌”“蓝”“月白”等不同素色的词语,自然而然地强化凸显了服饰戴孝的祥林嫂的心理特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宗法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3、变“脸色”。脸是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晴雨表”。

小说中以祥林嫂的“脸部”为载体,分别叙写了她的命运走向:家境贫苦,青春守寡;生活暂时好转,心满意足;被迫再嫁后亡夫丧子,身心受到沉重打击而内心蕴涵无限痛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祥林嫂 (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人物)

回答2:

1、三次外貌描写的作用:

第一次:“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是全文倒叙开头处第一次描写祥林嫂,实际上却是祥林嫂一生时序中的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比五年前大见苍老,头发花白程度跟年纪不相称,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再加上乞丐的衣着,这一切暗示着,祥林嫂的处境不仅不如第一次到鲁家(那时不幸却还健壮),而且不如第二次再到鲁家时了(那时悲惨但尚有生气)。这时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一个欣赏的悬念,引导读者深入下文。

第二次:“我”在鲁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恰在祥林嫂夫死出逃,初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第二次外貌描写,刻划的是自然时序中大家最早见到的祥林嫂——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但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这段已点出遭遇的不幸,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所以尽管劳作辛苦,她却“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三次:祥林嫂被从鲁家抢走卖到山里,夫死子亡后又回到鲁家,“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样子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第三次外貌描写,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中国上。

三次描写突出了眼神的细节,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外貌描写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答3:

1、三次外貌描写的作用:
第一次:“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是全文倒叙开头处第一次描写祥林嫂,实际上却是祥林嫂一生时序中的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比五年前大见苍老,头发花白程度跟年纪不相称,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再加上乞丐的衣着,这一切暗示着,祥林嫂的处境不仅不如第一次到鲁家(那时不幸却还健壮),而且不如第二次再到鲁家时了(那时悲惨但尚有生气)。这时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一个欣赏的悬念,引导读者深入下文。
第二次:“我”在鲁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恰在祥林嫂夫死出逃,初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第二次外貌描写,刻划的是自然时序中大家最早见到的祥林嫂——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但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这段已点出遭遇的不幸,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所以尽管劳作辛苦,她却“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三次:祥林嫂被从鲁家抢走卖到山里,夫死子亡后又回到鲁家,“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样子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第三次外貌描写,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中国上。
三次描写突出了眼神的细节,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外貌描写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答4: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不幸但还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对生活仍抱有希望)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二次来鲁镇,精神受到了很沉重的打击,但还有生气)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最后一次见到她,麻木,精神已经死亡)

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

回答5: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