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伢子:
1、嘎鱼的种类
嘎鱼学名黄颡鱼,分布于我国的黄颡鱼主要有4种: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其中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生长速度较快,是主要养殖品种,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非常接近,后者生长速度稍快但颜色较暗。
2、嘎鱼的形态结构
嘎鱼身体裸露无鳞,侧线平直;背部呈黄绿色,体侧为深黄色并有黑色斑块;鳍条灰黑色,腹部淡黄色,尾鳍上有黑斑,该鱼体色随水环境变化稍有差异。
嘎鱼体长型,头部较大且平扁,躯干后部侧扁形;口裂大,上、下颌具有绒毛细齿;眼小,须4对,鼻须至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后;背鳍、胸鳍前端为硬刺,其后缘带锯齿;胸鳍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起点;背部有一脂鳍,与背鳍不相连。
3、对环境的适应性
嘎鱼喜栖于静水或缓流中,底层群居型生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弱光条件下活动和摄食。生存水温4~38℃,最佳生长水温在25℃左右,冬、夏季节不需专门的保温和防暑措施。最适pH值为7.0~8.4。该品种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一般,养殖两年上市,其商品鱼个体为100~200克。
4、嘎鱼的食性
嘎鱼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体中,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为食;成鱼则摄食小鱼、小虾,亦食其它鱼卵,因此在淡水养殖池塘中套养嘎鱼能有效地消灭小型野杂鱼,提高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嘎鱼还能吞食寄生在鱼体表的锚头鳋及水中桡足类幼体,减少鱼病的滋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嘎鱼喜食软的腥、活饲料,通常将鱼虾、蚌肉或畜禽加工下脚料等绞碎后,加入粘合剂搅成团状投喂。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利用池塘或网箱养殖嘎鱼已获得成功,天津地区也有部分渔户从南方引种嘎鱼苗进行养殖取得了成功。
江黄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江黄鱼属。俗称:黄腊丁,央丝。英文名:Yellow cartfish 。
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脂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昂刺鱼,又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俗称嘎鸭子
黄桑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