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2024-12-23 14:11: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华北平原。我国三大平原之一,西起太行山、伏牛山,东到渤黄二海和山东丘陵,西南到桐柏山,北起燕山,东南部在安徽、江苏北部,大致以通扬运河与长江三角洲相接为华北平原,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平原。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击而成,所以又称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属于典型的冲积平原。约在1.3亿年以前,燕山运动使太行山脉抬升,东部相应下陷,从西部、北部高原流来的河流挟带大量泥沙,首先在山前堆积起来,形成一系列洪积、冲积扇平原,由于冲击速度超过了地壳下沉速度,使华北平原不断填充扩大逐渐形成广大冲积平原,并不断向外扩展,在河流入海口一带形成一系列河口三角洲相连成片的沿海平原,这样西部的冲积扇平原,中部广大的冲积平原同东部的沿海平原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冬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回答2:

华北平原的形成应该是由于燕山山脉的运动导致的

回答3:

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的

回答4:

华北平原形成过程: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并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分隔南北。历史时期黄河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华北平原地貌特征: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东微斜。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积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洼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1949年后进行了改造治理。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