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笑话:一个打工仔在他35岁时去找一个算命先生,让他算算自己的前程。算命先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打工仔,就说“35岁之前你过得很穷吧”,打工仔猛地点点头,他急切地问道:“那35岁之后呢?”算命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说:“35岁之后就穷惯了……”
在前一阵子我有一个朋友,他今年38岁,之前是做猎头的。今年离开了之前的公司,但他并没有选择继续做猎头,或者选择到大公司里面去做HR,而是自己创业去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创业,他的回复其实跟上面那个笑话一样:如果你已经超过35岁,一般来说你很难再找到原来那个职位,因为公司一般是不会招募超过35岁的员工。即便他之前做猎头,让其他猎头帮他去打工作,他们只会名义上说帮,但实际上也很难推销出去。
其实,这两个事说的都是同一个有点沉重的道理,那就是35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如果35岁前没有发展好,之后的生活可能很难有起色了。事实上,数据显示也赞同这个说法。有研究显示35岁决定一生收入的90%,这并不是说35岁前赚到的钱占到一辈子赚钱的90%,而是35岁前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一辈子收入水平的上限的90%。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就是,现在企业招聘,除非是跳槽的中高级管理层,一般不会招35岁以上的人,这个到各大招聘网站看就知道了。事实上,30岁后找工作就比较困难了,毕业生一群一群地来,你是老板也会选择薪水低能熬夜的年轻人吧。所以,35岁前选择对的职业跑道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往往会以35岁作为一个核心的检查点。通常情况下在35岁之前你能够去到的那个山峰,就是你以后在能够去到山峰的一个同温层。那基本上可以把35岁分成三个可能性:第一种就是35岁的时候还是停留在低薪阶层,第二种就是在35岁的时候进入了中薪阶层,第三种就是在35岁的时候已经进入了高薪阶层。
如果你很不幸,35岁还在低薪阶层,基本上很难有其他更大的发展,与其是这样倒不如尝试学一门技能,比如去做厨师、司机,拥有一项技能往往会活得更好,对比继续停留在目前公司的低薪岗位。
如果是第二种,中薪阶层,就要有这样的一个觉悟:在35岁之后你是会继续加薪的,但每一次加薪可能只有3%~10%,基本就跟整个市场的通货膨胀保持一个平衡。这时就要想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维持这种中薪阶层到退休?第三种,高薪阶层,那加薪幅度就并不是按照正常比例,因为一般来说到了高薪阶层就是你的老板觉得你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一般这种人,未来生活都会更好。
所以说,在35岁前要想尽办法从中薪阶层跳到高薪阶层。如果你没办法在35岁的时候完成的话,那基本上中薪阶层在40岁的时候,就已经摸到你的天花板。这时候你的职业生命就很短,只要在40岁的时候遇到一些大风大浪,比如公司在40岁时把你辞退,这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一定要警惕。
本文由何老师原创。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也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学习。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
35岁是打工打工者的分水岭,因为35岁已经是很多企业对职位的一种限制,他的年龄限制,35岁的人基本上已经将了人脉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什么岗位工作基本上也能定型,而且在这岗位已经有大量的工作经验,他不再是刚出校的大学生,那么可塑性比较强。
我觉得这个问题。大概就是各个企业都认为正常的人到35岁之后精力和体力都下降了。工作没有奔头,也没有闯劲了。所以他把他们把35岁设为一个分水岭。我35岁以前都视为奋发图强。踏实肯干的人,而35岁以后,他们都认为都是混吃等死。不求上进的。所以。35岁就是打工者的分水岭。企业招工也只需要35岁以前的。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狭隘的眼光。一种狭隘的思想。我觉得这个人干活好坏,他不踏实,肯不肯干?跟岁数无关而是跟这个人的性格有关。你要是踏实肯干。50岁60岁都能干。你要是不想干,你十岁20岁,他也不干。所以我觉得。打工者的心态,打工者的能力完全看。自己是否有那个决心,要干好,要做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35岁后,你所处的位置取决于你35岁前的职场经历,取决于你的竞争优势能否弥补年龄劣势。初入职场十年,除了在所学领域深耕外一些基础职场能力,如沟通力,关系力,学习力 和表达力,才是一个人在职场的基本生存技能。 当一个人具备了这种生存技能,即使是跨领域,这些底层技能也是相通的。一些互联网大咖,学的是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科学,却把社群运营搞得风生水起。35岁职业分水岭,你的位置取决于你的这些基础职场力。 这些职场能力,不但能够让你在现有的领域进一步深耕,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也能让你在任何感兴趣的新领域,发展自己。
别说打工者,只要是人到了35岁,都会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如果一个人到了35岁,在职场打拼也有十年,如果还没有太多起色的话,未来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的老化,慢慢地走向下坡路线了,正所谓30而立,所以35岁其实对于谁来说,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