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几种,级别不同,相差很大。
大都督:全国兵马的掌握者,相当于军委主席,封最高级别将军衔:骠骑将军。
都督:相当于战区司令,是一方封地的最高指挥官,赐封骁骑将军。
都尉,武官的职称,尉官,相当于县公安局长。
总督:封疆大吏,文职,比(巡府)省长大,通常管几个省,为皇帝派出的节制官,有二品以上的职称。如两广总督林则徐,辖广南东路<广东>,广南西路<广西>,两湖总督曾国藩,辖洞庭湖之北<湖北>,洞庭湖之南<湖南>,川官陕边总督年羹尧,辖四川,甘肃,陕西,西北边疆。
都校:比都尉大一级,校级军官,相当于市公安局长。
都骑:武官,管理战马的官,通常被贬的武官担任。
都将:将军,最低将军级别,相当于少将。
可以理解为相当于省。
秦始皇灭六国后,全国施行郡县制,全国一共36郡,后来又增加了些。郡底下设置县。县和今天的县差不多,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秦朝没有州。汉朝在郡的基础上增加了州,但是在汉献帝之前州不是行政单位,是监察区域。全国划分十三州,每州不定期派刺史去监督。西汉时刺史不常驻州,而东汉时期刺史就变成了常驻。到了东汉末年天下打乱,中央授权各州刺史总领军政大全,改称州牧,实际上增加了州这一级行政,相当于今天的省,但是比省要大。从三国到隋朝始终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行政。到了隋朝,隋文帝认为机构人数太多,就裁撤郡一级,而增加了很多州,实际上州成了原来的郡,只是大了很多。州县两级行政一直用到了元朝,元朝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行省,明朝改行省为布政司,清朝沿用。民国又改成了省,一直沿用至今。
浙江,福建,江西省有很多带都的地名。比如三都、四都、六都、廿八都等等,一般都是乡镇或者村。具体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