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思想对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2024-11-30 20:37: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我国古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集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运用了“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提到过“和为贵”。孔子在这里主张的“和”是和谐、和衷、和合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思想的统一、行动的一致、社会的协调、国家的安宁,就是达到一种“和”的境界。“和”既是调和的手段,更是和睦的状态。 孔子所渴望、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一种和衷、和谐的状态,和合、和平的环境,和顺、和洽的气氛。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墨子主张“兼爱交利”、人人平等。墨子的学说,特别是他“兼相爱”“爱无差”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它反映的是孟子主张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营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的一种理想。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望。
  一、孔子思想之和谐社会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文化曾经遥遥领先世界长达十六个世纪,这一奇观的出现原因固然多种多样,而与孔子的思想学说有密切关系也是无可否认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孔子尊崇为“圣人”,视其学说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此说尽管不免夸大其词,却也道出某些真实奥秘。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离不开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孔子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从孔子思想中甚至可以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语句,是孔子思想中描述的较早的“和谐社会”。在孔子的想像中,国家由贤能治理,人际关系和谐;人人讲信修睦,老、壮、幼各得其所,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善,各尽所能,财产公有,世无盗贼之患,民无遗弃之忧,夜不闭户,路无拾遗,国泰民安,即大同了。其含义包含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际和谐
  孔子思想中的人际和谐是以仁和孝来集中表现的。通过个体的自我首先修养、逃避祸患的个性特质及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和可能,达到个体与个体的谐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破了“忠恕之道。
  (二)社会和谐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强调社会和谐重要性的思想是随处可见的。孔子把社会和谐看作是治国的良方,国泰的象征,民安的体现。首先,他认为“和无寡,安无倾。”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即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好就好在这里。其次孔子主张推行德刑相济,德主刑辅。孔子强调以德治国,“道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即治理国家要慎重地做事,要讲信用,要节省财力,要热爱人民,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但他也没有忽视刑与法对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人们要顺乎天,与天相和谐。古代人们也常说:“天人合一”,孔子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识到自然规律是外在于人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源于天的伟大品性,“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闲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时,可以称做中;发出来而又都符合礼仪分寸,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是天下的共通大道。如果能做到中与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万物就发育生长了。孟子也提出了可持续性的观念,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只要不违背农时,粮食就食用不尽,只要不用“罟”(网眼很小的鱼网)去捕鱼,鱼鳖就会享用不尽,只要按照时令砍伐树木,树木资源就可用之不尽.因此,人们应该自觉的把天运行的自然规律及其伟大品性转化为人类社会行为道德规范。
  以孔子思想为依托,结合社会生活现实,真正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人民的人生信念,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且大有裨益的。如此才能使得“近者说,远者来。”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概述
  (一)老子思想述要
  (二)老子和谐思想分析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的和谐思想就是以他的道论为基础的,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1、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和谐的
  老子认为,道是本原,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7]就是说, 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事物的影象;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之中有真实的东西。按照老子的意思,要言之,道在表面上是无序的,但实质上却是有序的,和谐的。所以老子又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2、道的内在构成——矛盾对立双方是和谐的
  老子认为道也显示为事物之间及其内部的对立构成,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光而不耀。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10]他还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1]这说明福与祸,正与奇,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这些矛盾,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灾祸,幸福依傍着它;幸福,灾祸潜伏其中。上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认为,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这种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种对成的关系,对成就是相反相成,这样的对成还是和谐关系。因为老子认为即使有对立,矛盾两方面仍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冲气以为和”[12] 。
  3、道原则下的和谐的具体准则
  老子进一步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适度、适中,不要过分,做到无过无不及;即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
  从上述普遍的适度原则出发进一步引申出如下具体准则:第一,“知止”、“知足”准则。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3]可见“知止”、“知足”的态度和原则对于人们保持与自然与他人的和谐有更大的意义。在物质利益面前若没有一种“知止”、“知足”的态度,就会妨碍和损害他人的利益,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老子“知止”、“知足”准则提示我们不要过多的挑剔苛求完美。过分的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的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以长泰永存。第二,“去甚、去奢、去泰”准则。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4]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但是在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第三,诚信准则。和谐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对于人际中的和谐,最基本的因素是信任。老子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15]老子强调“信”表明他认定诚信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通过美言与信言的区别,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深层次的道理,提示我们交往中要讲诚信。信任和诚信是双胞胎,付出的是诚信,收获的就一定是信任。能给对方一份信任,换来的一定是诚信。做到诚信,最简单的操作就是不说假话,诚实守信。第四,“知和曰常”准则。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可见老子强调知常,知常就是要尊重规律,不要妄为,否则则利令智昏,无所顾及,急功近利,损人害己。第五,“自然无为”准则。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6]可见他认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7]老子认为“自然”就是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他的禀赋,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
  二、老子和谐思想对建设现代和谐家庭的启示
  老子上述和谐思想对我们建设现代和谐家庭有极大的启发。现代和谐家庭应有三层基本关系: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和谐的心理关系;三是家庭与外界的和谐关系。老子和谐思想恰能提示我们正确处理好这三层基本关系,构建家庭和谐。
  (一)怎样实现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
  所谓的家庭人际关系,是指组成家庭的分子之间的关系。老子的和谐思想告诉我们处理这一问题要坚持和谐原则,由老子思想引申而来的具体准则足以启发我们实现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结合家庭具体结构,可以将它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 。老子阴阳和谐思想提示我们男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根据老子的和谐思想,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实现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
  第一,两性互补是实现性别和谐的主要动力。两性互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特质互补。即为两类完全不同的性别,其生理、心理的构成自然不同,这种不同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无法替代。其二是角色互补。由于先天特质上的差异,以及后天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导向,男女两性在角色确立上有着约定俗成的惯性模式。我们既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这些角色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亦应根据变化了的时代条件与社会环境,赋予两性多变的角色。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8]老子看到了主体互补的积极意义,他提醒我们要注意到两性之间能力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分,所以有互补的需要。
  第二,两性合作是实现性别和谐的重要支撑。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家庭生活、工作环境、还是公共生活,两性合作都不可或缺。两性合作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最为丰富,亦最为复杂。要想使家庭生活和美幸福,处理好不同家庭成员间的两性关系是关键。两性之间若能够营造出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如何让两个具有不同身心特点的性别,能在同一工作环境里互相尊重、和谐相处,通力合作,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各自的身心健康、工作状况,也直接影响实际的工作效果,波及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现在的家庭,打破了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大都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多年来家庭生活形成的默契,但也会因生活小事发生矛盾,互相推委、互相指责和抱怨等,使矛盾不断升级,这是不和谐的因素。老子的对立双方和谐的思想告诉我们应当在对立之中寻找双方的合作。另外,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19]“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20]等相关论述,以道观之,以道处之,改变“以牙还牙”、“以怨抱怨”的心态,而抱怨以德。提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默默地无私奉献,而不求获得任何回报。女方不愿意做的事情,男方学着做,争着去做。买菜、煮饭,要按饮食修真德要求去做。我们应当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21]为根基,然后,逐层递进,推广到千家万户。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在提高,对于和谐家庭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以多种角度来衡量,对于两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是否平等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在两千多年前,老子曾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要冲气,“道冲,而用之或不盈”[22]方能成和,和气致祥;一个家庭是如此,方能家和万事兴。
  2、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对于代际关系和谐的问题,大体说来,当代社会存在着家庭伦理和家庭价值观这两种偏差,而老子和谐思想对我们纠正这两种偏差,实现代际和谐提供了如下启示:
  首先,对家庭伦理偏差导致的困扰的解决。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对代际关系正常的规范要求是“父慈子孝”,孝的观念是中国家庭伦理的核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传统功能。但现在有些家庭对待老人却视为包袱、累赘、冷如冰霜,不愿尽赡养义务;还有人把老人当家中的佣人,脏活、累活都统统压给老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把年幼的子女宠上了天,视为掌上明珠,结果造就出无数个“小皇帝”、“小公主”,使孩子养成贪婪、吝啬、自私、霸道的不良习性。上述情况,违背了老子强调的“去甚、去奢、去泰”准则,所以我们必须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对待老人和孩子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老子教导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3],就是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按照老子提出的适度原则,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就是对待孩子和老人都应该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对老人过分的冷淡都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对家庭价值观偏差导致的困扰的解决。价值观差异直接影响着代际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的自我意识增强,下一代开始重新认识上一代的地位作用,价值观念差异的扩大带来了“代际”的深化。下一代做事都以符合自己的志趣为意向,这势必会影响长辈的一些权威。一方面,“父为子纲”的观念使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发号施令,包办代替,甚至是独揽一切;另一方面,未成年子女从心理上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和异己感,他们不服父母的管教,甚至相对抗。子女的对抗不仅给家庭带来动荡,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家庭中的暴力和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过分的期望,使不少子女不堪忍受而离家出走,最为激烈的是残杀,如媒体上报道的关于学生杀害父母的案件[24]。子女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父母的不良教育行为。对于因价值观带来的这种偏差,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准则,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另外,根据“自然无为”准则,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禀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了“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家庭中,使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对于家长来说,无为观念的启示,就是要消除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孩子权利的胁迫和并吞。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之心,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家长应该行“无为”之教,协助、提示和引导孩子,而不“妄为”。
  其三,建立“和谐的同辈关系”
  大体来说,影响同辈关系和谐的因素可分为——缺乏心理沟通;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在这三个方面上,老子和谐思想都能给我们重要启示:(1)因缺乏心理沟通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同辈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都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且容忍这种差异,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根据老子“矛盾两方面的和谐”思想,要求同辈之间求同存异、互相尊敬,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既有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和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25]同辈之间感情、兴趣、爱好、谈吐等若能自然交流或达到默契,则使人相处融洽,互慰互谅,家庭中充满温暖感;反之沟通不良,相互间平淡冷漠,则令人郁闷不畅。(2)因缺乏情感交流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情感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老子的“知和曰常”准则,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就是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交流气氛。情感交流主要通过动作、言语、表情、文字等方式进行。要求同辈成员都要有一个积极、开朗、乐观的情绪,特别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要能够时时注意运用积极而富有生气的言语、表情、动作感染其他成员,创造出快乐的家庭气氛。(3)因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家庭中同辈成员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相互融洽、相互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家庭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同辈关系。但我们相信,只要每个家庭成员从一言一行做起,本着“知止”、“知足”准则,多为自己的亲人着想,少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做到“上善若水”,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遇事多沟通,同辈关系的和谐就一定能实现。
  (二)怎样实现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
  心理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家庭,首先要有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如何去自我调节才是主要的。因为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源于自身,源于自发。只有保持心理的和谐,才能愉快、和谐、积极的工作、学习、生活。那么心理和谐是怎样表现的呢?
  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常”,即言行一致,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要“不争”“知足”即每个家庭成员要有宽广的心态和见识,互相理解忍让。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要“自然无为”而不妄为,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实现心理和谐就要坚持和谐原则,“无争”、“无为”,即要有很大的包容心和忍让心,不可以为一点生活小事而伤家庭和谐。
  (三)怎样实现家庭与外界的和谐
  根据老子和谐思想,实现家庭与外界的和谐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实现家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蕴涵着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它教导我们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坚持“知止”、“知足”准则,在遵循“道”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2、建立和谐的外部人际关系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要提倡宽和处事,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反对歧视、伤害人格;要“无欲”、“无为”、“无争”,和谐相处,宽大为怀。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健康、舒适、愉快的关系,它包含人际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和善与友爱、团结与和睦。认同与接纳是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这种要求的内化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意识上具有友善之情感,与人为善之态度,要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33]。这与老子主张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思想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