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课题: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论研究。怎么写啊??

2024-12-25 14:43: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诶,通道之人啊,我们也有做这个研究,下面我把我们小组的报告给参考参考吧,希望会给你一点帮助.

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问卷调查报告
“坚持教育创新,引导优质教育”一直以来是我们XX中学教育的特色与落脚点。为了与国际教育接轨,2009年,我校与美国瓦萨奇高中合作创办了中美合作课程项目,即“中美班”,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通道。
古语有云:“育人乃国之根本。”在教育事业上若是有了共通点,想必中美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早已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在这样的一个前提背景下,我们专门成立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研究性小组,感受双方的文化差异,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摒弃双方文化中的糟粕,从而让两国的文化交流有更光明的未来。
针对我校开设的中美班的同学和外教,我们特别准备了两份中英文问卷(附后),以下内容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总结:
第一板块,我们做了关于印象最深的节日调查。由于同学们生长在中国,具有浓厚中土气息的传统中方节日更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尤其是像春节这样万家同庆的节日。相较于其他美方节日而言,圣诞节和万圣节两个较古老的美方节日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外教1说,由于他们在中国的时间还不够长,他们目前还没有体验到我们列出的任何的一个中国节日,但是他们十分期待在中国度过春节。关于美方节日,外教1和外教2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圣诞节,这对他们来说,意义正如我们的春节对于我们。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长河中冲刷沉淀越久、带有本国文化烙印越深的节日越能在人们心上长驻。由此也可见,我们的同学们并没有盲目崇洋媚外,而是十分明智清醒地摄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同时也颇有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意识。而外教们虽说对本国文化情有独钟,但也十分向往异域东方文化。
第二板块(中文问卷部分),我们给出了三个各有特色的问答题:出国之后更习惯过哪方的节日;更倾向使用哪国的产品;以及与外教相处的几个月,是否感受到了文化的不同。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全部参与调查的同学都选择了两者兼之,对于这一点,没什么好谈的。第二个问题则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些同学认为我们应该支持国产,拒绝外来商品。有些同学则认为进口产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有些则保持中立。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我们不提倡盲目抵制外货,但我们也不能不结合实际地跟风购买进口产品。毫无疑问,第三个问题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有。
从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我们能够看出,中美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产物已经慢慢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英文问卷中,外教们认为,对于任何的两个国家,交流的增强总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在两国首脑会晤之外的普通人的交往)。中美两国,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大国,两国都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很强。(笔者注:中国正致力于加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更注重同美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美国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对推动中国的发展无疑会起重大作用;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又补充美国的大众市场,也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板块,“你是否感受到了中美文化的不同?若有请谈谈具体事例。”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据我们事先推测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不料许多同学竟有类似答案。主要是关于课堂生活与外教的生活习惯。例如:“美式课堂更加开放,形式更加多样。饮食习惯不同,外教喜欢喝咖啡。”“首先是语言,其次,美国人对于节日,他们更倾向于与朋友以派对的形式过,而中国人则一般更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度过。”“在作文的末尾,我们喜欢引用名言,但是美方的作文不喜欢引用名言。”
不同的土壤养育不同的文化,但中国与美国虽地处两个不同的大陆,隔着世界第一大洋,但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
“在中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你认为对每一方有什么利弊?”这个问题的难度似乎有点大,很多同学都选择空着,或是简单地答题。下面,我们选择了几位同学的回答即可供窥一斑而知全豹。利:“两国各自都能吸取各自文化优点,使中美文化多元化。”;弊:“外国的文化渐渐取代本土的文化,导致本国文化丢失。”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有些甚至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处于被动状态呢?正如上面所说的,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独立性、竞争的世界观等等都与中国有很大不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积极面对?
首先,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同时吸收他们的精华。两国交流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为了自身利益,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所以我们要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适合我们发展的我们要大力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不利于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我们应坚决抵制。比如美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我们可以拿来服务我们自己,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分裂主义和某些宗教思想等我们就要坚决抵制,并且我们要对于这些劣质文化的渗入做好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美国只花了两百多年就坐上了这个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宝座,显而易见,在这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固然需要擦亮眼睛,学习它的长处,但同时我们不能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殊不见诸多碧眼正在研读我国文学巨著,汲取中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殊不见皓齿张合正在学习汉语,用我们的语言对我们指指点点?当宛平城长大的孩子不知道1937年的屈辱,当人们不再看原版四大名著而以种种无厘头的灰色幽默取而代之,当春节的年味一年一年淡去而圣诞节的热潮一年一年兴起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华夏传统,已经走远。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传扬我国文化。
从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中的所引起的强烈抵制反应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并没有被其他国家很好的认同和接受,面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把我们独特的文化变为世界的一笔财富呢?首先,应提高中国媒体报刊等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全方位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实况,改变全世界特别是外国主流媒体(如美国CNN)对中国一向以来的偏见,应充分发挥中国各大媒体的集体合作精神,为把我们的文化传扬出去,才不至于重演像韩国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荒谬。其次,在增强中美政府间交流的同时,也要增强中美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两国之间能够更好相互学习借鉴。我们认为,教育上的交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学生到中国或者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从长远来看,对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两国关系的巩固是十分重要的,故应加强中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派交换生——他们将成为中美文化的传道士。再如在美国公开展览我国古今艺术品等也是有必要的——这是一条文化交融的桥梁。
两国的交流与文化的交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更何况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价值观、人生观的迥异又给我们一大挑战。但是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在许多领域是能够找到共同点的。因此,只要两国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分歧,“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就会得到维护和发展,分歧通过平等的、富有诚意的对话和协商得到逐步解决,中美关系就能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有了健康的中美关系作为铺垫,两国的文化交流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们相信,在中美文化交融的长跑中,我们终会发现,中国与美国,与其说是有天壤之别,不如说我们本就是一个相似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