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提纲该怎么列

2025-02-23 10:34: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详说议论文的提纲 提出观点,对原文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确定材料的基本思路,把自己认为合适的主题写在提纲上。注意;审题很关键,一旦审题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是写偏题了,一般作文就比较头疼了,考试必然也无法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写作中,老师总会强调,要列好提纲,因为这样不容易跑题,也会明确作文的主题。但是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往往学生们不会列提纲,也不会写作文。更没有养成列提纲写作的习惯,于是跑题、乱写、无话可写等写作困难就出现了。其实大部分会写作文的学生,都会列提纲,在考试的时候,哪怕时间紧凑,在脑海里列一遍提纲,甚至是在草稿纸上写几句话,有助于理清作文思路,从容不迫地把作文写好。所以,会列提纲的小学生,除了语文学习,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非常有条理,可见列提纲的重要性。


什么才是一个好的作文提纲呢?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能够帮助你写出好的作文的提纲就是好的提纲。因为你读懂了作文要求,精准地审题,知道如何列写关键词和题旨,明白作文的结构和选用哪些素材。具备了这些要求,就是一篇好作文的前提。在日常习作练习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自己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列好提纲,当提纲写好,我们的作文就有了方向,按照提纲来写,作文就能写得流畅顺利,不用担心无话可写了。有3个列提纲的方法,我分享给大家。


1、 通过读题,写出关键词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题目一般都很简单,并且关键词都是在题目中出现的。比如《我最难忘的事》、《快乐的周末》、《我最喜欢的人》,同学们可以看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最难忘、快乐、最喜欢,那么不妨在动笔前,把关键词圈一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提示,是写什么内容。尤其是高年级的话题、材料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材料中的寓意非常关键。当我们拿不住关键词的时候,就在纸上多写几个,选出一个最简单的词,而这个词所传达的情感表达也是能匹配自己最熟悉的素材,这样就不存在瞎编作文的问题了。


2、 用3句话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确定好题目后,我们可以用3句话来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需要作文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立意。那么这3句话该怎么写呢?都写一写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作文的结构要非常的熟悉了。以记叙文为例,叙事的作文怎么写?老师平时一定讲过,故事的开始、发展、结束、升华主题。那么3句话的提纲,就一定是围绕作文的结构叙事来写。第一句话就写出开头该如何引题,可以写写关键词、也可以写写开头的方式,是叙述、讲故事、提问题还是自然描述。


3、 要想不跑题,升华主题要把结尾写出来

提纲的完整性,提示了作文的结构完整,所以第2句提纲该怎么写呢?故事的发展,也就是我们选取什么样的素材,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哪一件事?还是可以编辑的素材积累,通过一句话,给自己提示,你需要写哪件事,围绕着哪个关键词。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跑题和确定中心思想,最后的结尾,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结尾不重要,不用列提纲,其实一个好的结尾是可以升华主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提纲中,体现结尾的叙事方式。是感叹式、还是反问式结尾?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就是3句话提纲的作用。


在日常习作练习中,列提纲也是写作文的重要练习环节,我们培养列提纲的习惯就是为了在考试中,也能在短时间内明确写作内容和条理。在平时写提纲的时候我们小学生要学会控制时间,有的同学,写一个提纲都要写1个小时,那在考试中,时间是不够用的。所以列提纲的时间要保证在5-15分钟之间,简单写出3-5句话,包括2-3个关键词,能够提示自己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即可。在应试考试中,还有哪些作文技巧,大家需要了解的?欢迎留言评论

回答2:

1.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文章的题目可以分为许多种,有以人物为题的,有以时间为题的,有以地点为题的,还有以事件为题的,……遇到一个题目,我们首先找出限制词、中心词,考虑题目要求、限制的范围,即审清题意,然后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把要表达的中心写出来,就完成了列作文提纲的第一步。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感染力才会强烈
3.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怎样标明文章的详略呢?凡是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详写’。对表现文章中心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应当略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略写”。

回答3:

人们常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这对于写作训练来讲,确实有理。但在紧张的中考考场上,考生反复酌斟构思立意,时间上不允许;反复推敲遣词用语进行修改,卷面清爽整洁又不允许。
如何在考场中做到胸有成竹、倚马“万言”呢?
如何在短短四五十分钟的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紧扣题意、行文流畅又能够立意出新的作文呢?
除了考前的“练功”外,笔者建议考生:看到作文题目后,千万不要匆匆落笔、草草成文,而应先“浪费”五分钟作三步思考,列出作文提纲(或打腹稿也可),让自己纷繁复杂的思绪有个清晰的框架,然后运用“填充法”使框架变得血肉丰满,力争一次成文。
审清题意拟好题目
现在的考场作文,无外乎“话题”、“命题(全、半)”、“材料”作文等几种类型,但无论是哪一种命题形式,题目总会对考生写作文章作出限制、要求或提示,所以我们要先用一分钟时间对此进行思考,一要根据指令找到写作的信息和条件,确认指令的数量、范围及主次等:即先求“死”--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把握题目中的限制语;其次在“死”中求“活”--拓宽题目的指代义、开掘题目的隐喻义、找到题目的反向义。如以“开卷有益”为题写篇作文,命题人的意图显然是告诉我们只要认真“阅读”就有收获。题中的“卷”本意是指书,但不必将书局囿于某一种,可拓宽书的类型与内容指代;题中的“卷”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社会”、“爱”或“真情”等,此二者均是从正面去写,告诉我们抓住每个机会,多读“书”,便能得到一份收获。但如果从逆向进行思维,也可写成“开卷未必有益”,此题的意思是“开卷有益?”,在文题后加个问号,表明理解与表达的批判性,与题目本身并无悖离,反而更能出奇制胜。
二可根据题意“设疑”,针对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设疑之中找寻材料与中心的契合点。如以“认识你,真好!”为题写篇作文,不妨先设疑:“为什么认识你真好?”此乃审题之首要;然后思考题意中的“你”是“谁”?在比较、筛选中确定了“你”的范围后,作文的选材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三问“好”在哪里?能否用言简意赅或文美意深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正是立意之所在。
审清题意,拟好题目(定好写作内容)是快速列提纲的第一步。只有题意审清了,要求明确了,准确立意、恰当选材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使文章言之有“靶”,才不至于下笔如“脚踩西瓜皮,滑(写)到哪里算哪里”。
确定主题拟好首尾
文无意不立,一篇文章若无明确中心,文章也就没有了“神”,材料只能是一盘散沙。只有先定好中心,才能架起文章的“大梁”,使文章言之有“魂”。因此,“意在笔先,定好中心”是构思提纲的第二步。考生可在已经确立话题的基础上,用三分钟时间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要点,拟好开头与结尾的提纲。
如:上述文题《认识你,真好!》,如果考生认为“认识你真好”是因为通过与“你”相识,让“我”对生活、生命等有了新的感悟,使“我”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方面有了更深的思索,在中心明确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材料也就不会“无的放矢”了。
笔者曾对学生作过相应训练,发现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根据确定的中心与选择的材料之间的关系,或用开门见山式、或用欲扬先抑式、或用要素切入式开头(好的开头,如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既简洁明了,切题又快。
如:《上海三味》:上海,论文化及不上北京的厚重,西藏的圣洁,西安的古朴,所以有人说要塑造上海的文化--其实,上海文化本是有的,只是人们未曾发现而已。细品这其中三味,真是叫人魂牵梦绕的。(开门见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