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于东晋的“梁祝”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一千多年来,这个故事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影响极大,它的产生、流传和发展,首先是与人民群众的审美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有属于美学领域的原因。本文打算从这方面作些初步的探索。
探索“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原因,首先必须涉及的问题是:故事内容中引起接受者审美期待的是什么?
在“梁祝”故事的研究中,有一个一直为大家所默认的观点,即“梁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这个故事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
如果从今天的接受意识出发,对“梁祝”故事进行事后的、理性的分析,认为这个故事具有反封建的认识作用,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要说故事自产生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并说这是故事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就过于简单了。我认为,分析、评价民间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探索作品流传、发展的原因,都不能不考虑其具有"流传变化"这一特点。我们应该从分析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态入手,从分析作品的具体内容引起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入手。
“梁祝”故事的流传、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产生到晚唐张读《宣室志》对这个故事的记录。《宣室志》所记全文如下: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宣室志》看,这个故事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祝英台是“义妇”的典范,因而故事的主旨并不是反封建,而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义"。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宋元以后、清代以前。宋以前“梁祝”故事的流传范围主要在浙江周围的南方地区,流传形式主要是叙事故事。到了宋元以后,流传范围就扩大到全国各地,远至日本、朝鲜等国,流传形式有传奇、民歌、鼓词、木鱼书、弹词以及各种地方戏等等。故事的内容,与《宣室志》所记的相比,增加了很多,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原来的情节相一致的,如“结义”“送祝英台”“化蝶”等。第二类是对原有情节的充实,如“女扮男装”的细节。第三类是与原有情节无关的,如马文才作恶,梁山伯仗义救英台;马文才阴府告状,梁祝还魂团聚;梁祝得到仙人帮助,还阳后重建功业,富贵荣耀,夫妻久经曲折,最后团圆等情节。情节的发展,反映了历史生活内容的变化,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观念的变化,这里的观念,既包括道德观,也包括审美观;情节的丰富,增强了故事的艺术魅力,也使故事的思想内容有了更丰富、更复杂的内涵,譬如说,增加了善恶观念,突出了善恶对比。但从总体上看,故事所表现的伦理思想,仍不外乎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忠孝节义”。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床三年而不失贞,是节;山伯送英台是义;英台有心相许却不直言,要山伯"明媒正娶",也是节;马家求聘,英台也认为不该违抗父母之命,这是孝;英台在出嫁途中为梁山伯殉情,既尽了孝(花轿一出祝氏门,她就算是按父母之命出嫁了),又尽了节和义--因为在祝英台看来,她已先许梁兄,且同床三年,虽无夫妻之实,但按当时的妇道,她实在早已是梁山伯的妻子(阎王后来也判梁山伯为她的旧夫),她必须从一而终。从实际情节来看,这个时期故事内容所表现的忠孝义思想,比第一阶段更明显、更具体。这无疑是宋元以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清以后到现在这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情节的综合筛选,重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其主要要素是:(1)英台女扮男装求学;(2)梁祝途中相遇结义;(3)杭城就读--梁祝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4)十八相送:(5)马家提亲;(6)山伯访祝家庄--山伯病死;(7)英台出嫁--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比较,舍去了马氏阴府告状、梁祝还魂等情节,而祝英台去山伯坟,也由原来的无准备改为有准备的祭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无可否认,故事所表现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节义”的基调。这是因为“梁祝”故事主要内容的发展,到第二阶段已基本完成,因此,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然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接受这个故事时,对故事的思想内容会有更新的理解。特别“五四”以后,有些层次的接受者开始把梁祝的行为看作是“坚决的反封建的斗争”,把梁祝看成是反封建的英雄。对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与作品的客观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意义,是两回事情。
“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清以后到现在这个阶段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情节的综合筛选,重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节结构。其主要要素是:(1)英台女扮男装求学;(2)梁祝途中相遇结义;(3)杭城就读--梁祝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4)十八相送:(5)马家提亲;(6)山伯访祝家庄--山伯病死;(7)英台出嫁--祭坟、化蝶。与第二阶段比较,舍去了马氏阴府告状、梁祝还魂等情节,而祝英台去山伯坟,也由原来的无准备改为有准备的祭坟。这一阶段故事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新时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但无可否认,故事所表现的伦理观念,并没有改变“忠孝节义”的基调。这是因为“梁祝”故事主要内容的发展,到第二阶段已基本完成,因此,故事的基本思想,也必然保存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群众在接受这个故事时,对故事的思想内容会有更新的理解。特别是“五四”以后,有些层次的接受者开始把梁祝的行为看作是“坚决的反封建的斗争”,把梁祝看成是反封建的英雄。对接受者的这种理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与作品的客观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意义,是两回事情。
以上粗略地回顾了“梁祝”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从中可见,故事内容引起审美期待的,即故事流传、发展的直接原因,并不是由于故事的思想意义“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而是故事中奇特的情节和主人公不幸的命运--即故事内容中具体的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形式美。这里,我们并不完全否定思想意义对流传、发展的影响,因为思想意义也属于审美对象的范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两点:第一,故事的思想意义是受故事的具体内容制约的,是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把"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考虑进去,那么,它更是复杂的,因此我们不能够说某一思想意义就是某某民间故事长期流传、发展的原因;第二,从审美活动的过程看,当一个故事摆在一个接受者面前时,他首先产生的是美学上的好奇即审美期待,首先开始起作用的是发现功能,接受者总是先被故事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所吸引,然后才进行理解,并且,在不同的接受者之间,这种理解是有差异的。因此,思想意义对审美活动、对故事流传、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非直接性的作用。
这样分析,是否贬低了“梁祝”故事的社会价值?我以为这里并不存在贬低不贬低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的伦理观念,同样也支配着全社会的思想。因此,人民群众接受、创作民间故事时,虽然总是有自己的理解,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理想,但他们的道德思想不可能与当时的规范有太大的距离(这里我们还没有把我国传统道德的复杂性问题考虑进去)。用丹纳的话来说就是:不能不受当时社会"精神气候"的制约。这是历史的现实。然而,“梁祝”故事的社会价值并不会因此而贬低了。因为一对道德上连当时的统治阶级也肯定的青年男女,却遭到如此不幸的命运,这本身已经反映了封建主义与人的正当要求之间的深刻矛盾。尽管这种反映是感性的,在当时仅仅表现为一种历史的困惑,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能引起人们对封建道德合理性的怀疑;在今天,则为我们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份形象、生动的材料。就凭这两点,故事已有了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如果我们撇开历史,撇开故事的具体内容与审美活动的联系,那么,既不可能找到这个故事流传、发展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
其次,必须注意故事具体内容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故事的具体内容,指的是故事中的人物、事物以及构成情节的大小事件和细节。具体内容是故事思想意义的“物质承担者”,也是故事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质承担者”。“梁祝”故事具体内容的美学特点是什么,是否能引起审美期待,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或者说审美价值的大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它的命运。一千多年来,“梁祝”故事所以能得到不断流传,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故事的具体内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形态,都能比较集中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因而对于个别或部分接受者来说,故事所提供的审美视界,不仅能满足接受者原有的审美期待,而且能为接受者提供新的审美视界。“梁祝”故事的审美价值,是通过具体内容所表现的审美特点来体现的。以故事成熟阶段的基本情节要素为对象,其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对象的优美。对象的优美既表现为人物形象的优美,也表现于自然风物的优美。
梁山伯是一年轻书生,知书达理,勤奋好学,一表人才,且忠厚淳朴。他与祝英台同学三年,日同窗读书,夜同床而卧,却不知英台是女子,其质朴如此,对崇高忠厚老实、崇高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美的形象。祝英台是一个美貌少女,她聪明活泼,但没有越轨的行为;她求知若渴,多情而贞节;她既孝又义,温柔而刚强。祝英台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理想的青年女子的楷模。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所发出的美的光彩,无疑是故事内容引起审美期待的重要因素,也是故事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具体的审美客体,“梁祝”故事中的自然风物也是很美的。江南风光,杭城名胜,十里长谊,小河古庙,白鹅鸳鸯……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优美的展现,不能不说是给人以优美的享受。“风涛不能进,地陷坟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丑”,但“彩蝶双飞”--一瞬间,以神来之笔化“丑”为美了。自然风物的美烘托了人物的美,提高了故事的美学价值,也提高了故事的审美视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悲剧的“梁祝”故事,它所呈现的美的形态,不是以“恐惧”或“悲壮”为主,而是以优美为主。它没有《孟姜女》中的“大漠荒野、长城白骨”,没有《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刀光剑影”,同样,也没有《牛郎织女》中王母娘娘那种赤裸裸的暴力;它有的是春风杨柳,书生少女,缠绵悱侧,文质彬彬。这种美的形态;不仅反映了“梁祝”故事产生的地理环境特色,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江南地区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特点。”梁祝”故事之所以在江南地区更容易被接受,更易于流传、发展,这实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象的奇巧。“梁祝”故事具体内容的另一个美学特征是奇巧。祝英台女扮男装是奇,与山伯相处三年而未被识破就更奇;梁祝途中相遇,一见如亲、义结金兰是巧;十八相送时,英台“托物言志”,有心相许,而梁山伯竟“愚顽不化”,也是奇;山伯访祝家庄误期,而偏偏在这误期中英台被许马氏,这是不巧--而不巧也是巧;最后,英台在出嫁途中到梁坟所在地时“风涛不能进”,“地陷坟裂”,结果“梁祝化蝶”而去,这就更是又奇又巧了。现代心理学证明,奇巧的事物能给人以新鲜的刺激,特别能激发人的注意力。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奇巧,往往是引起审美主体美学上的好奇即审美期待的直接原因。俗话说"无奇不传","无巧不成书",讲的就是奇巧性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民间故事来说,如果奇巧的内容本身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那么,它就会成为故事流传、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美的事物是越奇、越巧,越能流传;越流传,越奇、越巧、越美。
“梁祝”故事在流传、发展中,曾被许多艺术形式(如鼓词、传奇、木鱼书、民歌、各种地方戏、电影等)所接受。这些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也是故事流传、发展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内容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是故事流传发展的内在原因,那么,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就是故事流传发展的“外在原因”。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了故事的内容。“梁祝”故事在唐代《宣室志》的记录中,虽然已形成了核心情节,但还仅仅是个叙述性故事的骨骼,是比较粗略的。宋元以后,“梁祝”故事在各地广泛流传,并被许多艺术形式所接受,这就使故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各种艺术形式接受“梁祝”故事,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的转换,而是必然伴随着对内容的再创作。它接受的只是故事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它必须对故事内容进行调整、加工,必定要增加许多细节、情节。这中间,也必然加进了再创作者的感情、理想、他的审美观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特点。有多少种艺术形式接受这个故事,就会有多少次这样的加工、再创作。故事内容的发展变化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我们不能无视艺术形式转换对内容的作用。应该说,故事内容在艺术形式转换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单一艺术形式流传中的逐步变异所不能相比的。对比研究一下同时代、同地域“梁祝”故事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容差异,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宋元以后新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梁祝”故事,都有自己特有的情节结构、内容上都增加许多新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大量形式各异、内容差异很大的“异文”。而这些"异文"在流传中又进一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这样,就使“梁祝”故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从而也更适应各阶层、各地区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这必然会促进故事进一步流传和发展。
二、增加了故事的审美价值。“梁祝”故事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故事的内容。但是,各种艺术形式本身又具有其特有的形式美,如民歌的语言和节奏、越剧的唱腔和演技、电影的综合艺术手段等等,因而,都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梁祝”故事在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相得益彰,因为人们在欣赏内容美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形式的美;而形式美又加强了人们对内容的审美注意力,这对故事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审美价值。例如,“梁祝”故事现在在江浙地区继续得到流传,梁祝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无疑是与越剧成功地改编演出“梁祝”故事有关。
三、扩大了流传范围,加快了流传速度。各种艺术形式,特别是那些有影响的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如评话、地方戏等,往往是与当地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以至性格特征、语言习惯相一致的。因此,它们总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梁祝”故事一旦为某种艺术形式所接受,就会改变作为叙述故事流传时的那种缓慢状况,就由个别人的口耳相传的“自然”流传形式,变为表演者主动向一批人传播的“人为”的流传形式,这就迅速地扩大了流传范围,也必然进一步影响故事的继续流传和发展。
上述各种艺术形式对故事的影响,就其本身来说,也是“梁祝”故事流传、发展的结果,但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它们又是影响故事流传、发展的原因。它虽然是一个“外在的原因”,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啊哦 没什么最为之说
它只是这类故事的代表 就像团队需要一个带队人一样 很典型很容易记 也许情节没别的故事新颖人物没别的故事华丽 但仅仅是典型 是众多古典悲情故事的典型 流传的久了 听的多了 别的被人淡忘了 而它还存在
当然它存在有它的价值 代表着人们自古以来对美好的渴望和拼搏值得现代人学习 说到底 现在有太多人没那种拼搏精神也没那么单纯的感情 所以寄托于故事 也记得故事 终究也只是故事了。。。
因为是爱情悲剧呀。自古以来,都是悲剧比喜剧更能让人们所喜爱且记住。比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就比他的喜剧更让人所喜爱。
因为年代久远,又是古今少有的爱情悲剧吧!很优美,结局很悲惨.
因为人们终于找到不如自己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