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绩”的古今异义

2025-02-25 03:16: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绩”古今汉语中相同的两种意思,1缉线,把麻搓成绳或线。2成绩,功绩。
“败绩”即失败、溃败。

一楼所说的绩通假迹,不敢苟同。这种说法来自训诂学家陆宗达的《训诂简论》,而训诂主要是研究词义,对古语做出较好理解的解释。那种说法只是对“败绩”一词来源的一种解释。如果说是绩通假迹,那么为什么现在没写成“败迹”?“胜绩”又做何解释?

曹刿论战中典型的古今异义字为:间、狱、牺牲、加等。

回答2:

你这提问也也太简练了.......不熟悉的人还真不知道你问的哪句= =

“齐师败绩”中的“绩”,今义为“成绩”,此句中为通假字,通“迹”凡循道而行叫“迹”,“败绩”即“败迹”,指车不能循迹而行。春秋时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故“败绩”即“大败”之意。

回答3:

齐师败绩 中“绩” 古: 将要 今:指 成绩 分数 等(大概意思)

回答4:

古:战绩
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