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征点按照5000计算
个人所得税=(10000-688.20-5000)*20%-555=307.36元。
实际到手工资=10000-688.20-307.36=9004.44元。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查询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分为企业财务人员查询和个人纳税情况查询,都需要登录地方税务局网站查询纳税情况,输入相关信息和验证码即可查询到。
(一)企业财务人员操作界面
1、企业进入地方税务局网站办税大厅;
2、进入地方税务局网上办税系统;
3、输入企业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码;
4、进入“涉税查询—扣缴义务人密码派发”模块;
5、查询到全部有网络申报记录人员(并不专指高收入人员)的密码。
(二)个人纳税情况查询操作界面
1、个人登录地方税务局网站办税大厅;
2、进入“人所得税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系统;
3、输入身份证号码,用第一步查到的密码,验证码登录;
4、进入“代扣代缴历史申报数据查询”;
5、输入需要查询的期间,点击“查询”;
6、即可查到个人纳税申报的全部明细数据。
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先扣除五险一金。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税前超过10000元,前面几个月适用3%的预扣率,后面几个月适用10%或者更高的预扣率。
因为现在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属于综合所得)是按年征收、按月或者按次预缴、年度汇算清缴的。而预扣预缴税款时,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即以纳税人本年度截至当前月份取得的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应预扣率表,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然后减去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就是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比如,月工资10000元(不考虑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因为没有提供),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5000=5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5000×3%-0=15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50元。税后收入10000-150=9850元。
第二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2-5000×2=10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0000×3%-0=30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300-150=150元。税后收入为10000-150=9850元。
第三个月,同样方法,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5000×3%-0=45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50-300=150元。税后收入9850元。
第四个月到第七个月,同样方法,每月应预扣预缴税额都是150元。税后收入都是9850元。
第八个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8-5000×8=40000元,对应预扣率表,预扣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所以,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为40000×10%-2520=1480元。当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1480-150×7=430元。税后收入为10000-430=9570元。
后面几个月同样方法。每个月预扣预缴的税额可能不一样。税后收入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