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卖东西要插稻草?

2024-11-24 14:39: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这是一种广告,就代表要出售,最早产生于晋代,那时我国农村便产生了定期的集市,叫草市。大都位于交通要道或津渡驿站所在地。因市场四周多置草料,房舍简易,多用草盖成,加之粮草交易甚多,故遍地皆草。赶集者携物来卖,便随手拾一根草插在该物上以示出卖。这样就产生了草标广告。草标广告在古代很普遍,如《水浒传》中的“杨志卖刀”, 《儒林外史》中“范进卖鸡”,都是在物上插一草标。这种形式,迄今在农村集市上仍可见到。

那是古代人的一种习俗,如果哪个地主看中了这根草,就代表他将成为这个地主的奴隶,因为那个时候穷人很多,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有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女孩儿到了结婚的年龄,头上都会插一根羽毛,如果哪一天被哪位男汉拔掉了,就表示她将是他的妻子了,

如此道理也!

古代的草标,估计其功能和现在的条形嘛、价格标签一样,是表示这个东西待售中。

一根为贱卖,两根为平价正常卖,三根为贵卖

插根稻草,表示该人家里地无一垄,房屋一间,粮无一粒,饥饿难耐,贫穷就如同这根稻草一样,需要将自己卖出去,才可以有生路!!!

在古代,卖东西就把草插在卖的东西上,所以卖身的时候也就把草插在自己身上,以示卖身

只是零售某些物品的标志,如有店铺则挂幌子即可。插草标并不表示自己穷得无法生活。而插草标卖人则说明穷困矣!

头插草标卖身的说法见于小说、戏曲中的描绘。这是民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