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有哪些历史名人名事

2024-12-16 19:18: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周式

周式,宋代,湖南湘阴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因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名。宋开宝五年(972)潭州太守朱洞筹资建造了岳麓书院,特聘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

宋真宗赵恒因赏识周式才学而召见他,册封他为国子监主簿。在周式的精心经营下,岳麓书院学生由60多人增至数百人,开启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周式故后,乡贤云集追悼。

2、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

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3、夏原吉

夏原吉(1366年-1430年),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湘阴)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夏元吉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举人,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太祖所重。

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明成祖即位后,夏元吉升任户部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务,被委以重任,与蹇义齐名。之后又辅助明仁宗、宣宗,成仁宣之治。

4、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佐曾国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为苏松粮储道,旋迁两淮盐运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广东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罢官回籍,在长沙城南书院及思贤讲舍讲学。

光绪元年(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入总理衙门,不久出任驻英公使,光绪四年(1878年)兼任驻法使臣,次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终年73岁。

5、范源濂

范源濂(1875—1927),字静生,出生于1875年,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就学于长沙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国,在北京任学部主事,并创办法律学校和殖边学堂。

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部次长、中华书局总编辑部部长、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与蔡元培等人组织中结职业教育社。1923年赴英与英政府商洽将庚子赔款用于教育事业。回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长、南开大学董事、北京图书馆代理馆长。

曾多次到美国考察教育,并邀请外籍学者到中国讲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范源濂特送一幅挽屏以示哀悼。1927年12月23日,范源濂病逝于天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宗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原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嵩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源濂

回答2:

湘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湘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南朝刘宋元徽二年正式置县至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县境内不仅留下了“规模甲通省”的宋代湘阴文庙、岳州窑遗址、南泉古刹、“双塔凌云”的文星塔和乌龙塔、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古迹,更有任弼时纪念碑、陈毅安烈士纪念馆、辛亥革命元老郑照熙故居、陈嘉佑将军墓、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等近代中国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造就了宋代名儒周式、历相五朝的明代户部尚书夏元吉、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郭嵩焘、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先导范旭东、著名教育家民国教育总长原北京大学校长范源濂、著名作家康濯、抗洪英雄高建成等一大批先哲时贤,孕育了极具湖湘文化底蕴的“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湘阴精神。

http://baike.baidu.com/view/94468.htm

回答3:

淮阴侯韩信,淮阴县人。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善行可以推荐做官。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别人都很厌恶他。曾经在下乡县南昌亭长家混了几个月,亭长的老婆没办法,就一大早做饭躲在被子里吃,韩信到了吃饭的时候去了,(亭长的老婆)却没有为他准备饭食。韩信知道原因之后,大怒,再也不去了。

信钓於城下,□正义淮阴城北临淮水,昔信去下乡而钓於此。诸母漂,◇集解韦昭曰:“以水击絮为漂,故曰漂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正义音寺。(“食”音sì)吾哀王孙而进食,◇集解苏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苏林亦同。张晏云“字王孙”,非也。岂望报乎[刘注3] !”

韩信没事就在城北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饿了,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很高兴,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很好地报答您。”女人听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己谋生,(真是可悲),我是可怜公子你,才给你饭吃,哪是指望你报答我呢!”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集解徐广曰:“袴,一作‘胯’。胯,股也,音同。”又云汉书作“跨”,同耳。○索隐袴,汉书作“胯”。胯,股也,音枯化反。然寻此文作“袴”,欲依字读,何为不通?袴下即胯下也,亦何必须作“胯”。於是信孰视之[刘注4] ,俛出袴下,蒲伏。□正义俛音俯。伏,蒲北反。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淮阴集市中卖肉的少年羞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壮实,还喜欢带着刀剑,实际上是个胆小鬼。”当众挑衅韩信,说:“韩信你有胆量,就来单挑;不能的话,就从我裤裆里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看了看他,就真的趴在地上,从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整个集市的人都嘲笑韩信,以为他胆子真的很小。

回答4:

楼上的,淮阴在江苏,湘阴在湖南……

左宗棠
(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回答5:

名人:左宗棠、郭嵩焘、陈毅安、杨沫、范旭东、白杨、
名事:
娥皇女英二妃寻找舜帝,得知夫君已亡故,悲恸流泪,落泪成斑,是谓斑竹,今在岳阳君山,而葬于湘阴皇陵山,又称湘山,湘阴处湘山之北,故称湘阴。
杨幺起义,故于湘阴青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