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开展成矿环境、主要矿床系列特征与成矿系统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区 内铜多金属矿主要矿床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基本特征标志,结合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 厅宫-达布、驱龙-甲玛、温区-山南等3个Ⅳ级成矿远景区和7个Ⅴ级远景预测区,预测 山南V级远景预测区(泽当矿田)铜资源潜力大于300万t;在泽当矿田内进一步圈定6 个矿床预测区,运用模式(构造类型-蚀变分带)类比找矿预测方法,圈定了努日西、帕南、车门南、羌堆(南)、普隆、普春等6个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隐伏矿体预测区,其中,努日西、帕南已取得可喜的验证效果,为2011—2013年青藏高原专项(“西藏乃东县努日西-日岗铜矿普查”)立项和西藏山南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设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2)利用ASTER和ETM遥感数据对遥感图像识别和提取区域控矿要素特别是示矿蚀 变分布特征的新方法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结合地、物、化等方法对铜多金属找矿靶区开展 了快速预测评价,初步圈定了26个找矿预测靶区,为新一轮青藏高原专项地质工作部署 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