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的《看见》读后感

2025-01-07 19:06: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看到这本书居然没有书评,忍不住来写两句。

夏天想去西藏,所以想找相关的书来看看。阿来写的嘉绒藏区,是西藏的“郊区”,是曾经吐蕃国的流放地。读这本书,就好像是通过读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来了解中国一样,只能看到西藏文化的一点点剪影。但在我找到一本好的介绍西藏的书之前,看看这本,聊胜于无。

读完还是有点感想的: 阿来作为一位从小在嘉绒长大的作者,对嘉绒地区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痛心是此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另外还有对藏区经济现状的一些描写:小金苹果曾经很有名,但随着市面上苹果品种多样化,小金苹果已经不再受消费者青睐,并且种植嫁接技术也比较落后,所以这种经济作物已经不能给本地区的经济带来更大效益了。国家对嘉绒藏区的经济发展有任何辅导和支持政策吗?这点好像没怎么提到。只是在某个章节提到当地领导在商量引进葡萄种植的事情。

在疯狂的年代大肆砍伐森林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如今有什么加倍保护和修复的政策实施下去吗?也没有看到。让人不免隐隐担忧。

藏区的年轻一代没有什么好的就业机会和正当职业,普遍呈现一种焦虑暴躁的性格。怎样去帮助他们?怎样疏导?

从拜师喇嘛学藏画的阿来的曾经的学生的经历看到,曾经在藏区强制推行的汉语教育,对他在当地就业并没有什么帮助。从历史上看,统一语言有助于国家的统一,但是在如今这种需要保留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下,要怎么才可以做到两全? 藏语不同于中国很多方言,藏语是有文字的一种语言。前几天在知乎上看人辩论文字对于语言来说只是外衣,是语言学中相当不重要的部分。可是在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拥有文字却是一个里程碑。如今应该如何保护这种语言文化呢?

上个月才看了法国租赁的熊猫生小熊猫的纪录片,再看到阿来文中提到的卧龙的熊猫被驯养员像对待马戏团的动物一样驱赶着跟游客合影,并且很多熊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不免让我火冒三丈。人类已经欠这个地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邻居们太多太多,我们有什么权利这样虐待地球上的活化石?

文中还提到佛教与苯教斗争中莲花生的一个很聪明的做法:战胜苯教巫师后把苯教神灵封为佛教护法。让我不禁对佛教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又去网上找相关书籍。

在基本看完本书后,我上网找了阿来的格萨尔王作为下一本读物。

回答2:

  看完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了几分了解,虽然皮毛,但是我起码看到了这个职业给柴静带来很大的变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记者这种清贫又危险的活儿我肯定不会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别想当记者。因为我总是觉得,柴静在这十几年的记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够了吗?人生中能够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开自己的心去接触,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设想的人生计划一样,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赚钱,让爸妈为我骄傲。

  曾经觉得好像只有这个目标,其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但来了大学之后,也许是学校的人文气息太浓,也许经过几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魅力,我变得逐渐不那么现实。

  其实当一个记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静的自述让我羡慕,因为她没有压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访,向我讲述着她或喜或悲,有欢笑有惆怅,但其实更是让她收获无数的记者生涯。她没有试图让我们学到什么,记者不是干这个的。她只是在向我们陈述她学到的东西,带着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该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羡慕她,正是因为她的收获,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记者,自私地说,我想从这个职业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码到现在为止,记者这个职业可以给我。

  或许我以后就是去做记者了,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