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信」,朋友这一伦也是至关重要。小孩子成长过程有很多人在影响他,小孩在六岁以前,父母影响最大;上了小学之后,老师作用最大;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这一伦的影响会日渐加大。所以朋友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重要。
(一)如何判断朋友
谚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一个人事业要有成,往往是朋友多方相助,所谓「出外靠朋友」。因此,选择善友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一首诗说:「亲近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这个就是比喻好朋友德文言语行为对我们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至关重要。
我们为人父母的是不是常常怕孩子以后会交不到好的朋友?
其实与其这样担心,倒不如让孩子有判断善人、恶人、好友、坏友的能力。而一旦他有这个判断能力了,你就能够高枕无忧。不然孩子几十年的社会生活,父母要担心到什么时候?不只选择朋友要担心,选择伴侣你也要替他担心,选择生意朋友你还要替他担心,那这样的人生好不好过?
如何让一个人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这是要透过教育的,要透过圣贤经典的教诲。在教学中,很多的老师跟家长会反映一个问题说:「蔡老师,你们把孩子教得这么善良,他出去一定会被人家欺负。」我就反问说:「那你把孩子教不善良就好了吗?他的不善良第一个会对付谁?」
我们不能随着自己的烦恼、惯性去思考,而是要循着天理思考、循着真理去思考事情。
《易经》中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就告诉我们,善人会跟善人在一起,恶人会跟恶的人一丘之貉,互为酒肉朋友。所以,唯有孩子有善的本性才能吸引来善的人,犹如磁石吸铁一般。这个道理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所以真正会交朋友的人不是每天去阿谀奉承,送人家东西,讨人家喜欢,这样能不能交到好朋友?这样会累死你。只要擦亮自己的德行,时时处处让人家跟你相处都是如沐春风,那善友就会相聚在身边了。
但如果孩子善的本性没有被开显,就不容易吸引善友。当遇到恶友时,他又不懂得判断、不懂得远离,就会慢慢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长养他的善心,教他们依道德教诲做人,如是孩子们自然就有智慧分辨好坏,就懂得取舍,懂得对恶人要敬而远之,保持距离。
我从外甥的身上也证实了这个道理。他的母亲差不多三岁以前就开始教他《弟子规》,而且是一句一句要求要求他落实在生活当中。他出去的时候看到小朋友在打人,他就会拉拉妈妈说:「这个小朋友不能乱打人,这个小朋友不能乱骂人。」
有没有人教他打人是错、骂人是错?没有,那他为什么懂?当教孩子什么是善,他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恶。你告诉他孝是善,那他也就知道不孝是恶。你教他兄友弟恭是善,他也就知道处处跟同学冲突是恶。你告诉他「凡是人,皆须爱」,那伤害别人、不替人着想就是恶。
当他善恶能够了了分明于心,就懂得取舍什么样的人应该接近,什么样的人不该接近,什么样的事情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他开始有判断能力了。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常常都误入歧途,只要朋友一吆喝,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去跟人家干一些荒唐事,问题出在哪?不好的朋友仅仅是缘,不是孩子误入歧途真正的因,真正的因在哪?在孩子从小善恶不分,没人教他如何分辨善恶。善恶一不分,只要遇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朋友,马上就误入歧途。
有一个我亲见的事例发人深省。一个孩子犯了大错,警察局打电话到他家,他妈妈接过电话听到说:「你儿子杀人了。」
他妈妈的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后来赶到警察局,门一打开,看到儿子正在那里做笔供,原本正是在哀号说「绝对不是我儿子」的这位母亲,突然话锋一转,喊道:「都是被那些坏朋友带坏的。」
这真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如何辨别善恶的教育,才是他误入歧途的真正原因。
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他也不会误入歧途。所以与其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遇到坏朋友,不如现在把他的根基扎稳固,让他善恶分明,你才能够真正地高枕无忧。所以人要深谋远虑,不然整日担心,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帮助,一辈子忙死,忙得还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因为工作关系,我要到很多地方,假如善恶不明,我妈妈要担心死了。所以我们要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才能安父母的心。而你希望孩子以后的人生能够走得正确、走得踏实,不会误入歧途,你从现在就要赶快扎他的德行,扎他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的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二)朋友有信
「朋友有信」,这个「信」是指信用,也指信义。「义」就是正当的事,也就是说朋友相交往也有道义,也有应该尽的本分。孔夫子说「民无信不立」,一个人没有信用,连在家庭都不能立足,在社会就更难以立足。
很多人说,诚信是美德,但是现在好像不适用。现在很多的家长虽然觉得德行很重要,但是他那个「觉得」常常还会动摇。
「教了诚信,到时候人家都骗我儿子怎么办?」当别人都不诚信、你儿子诚信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会发生所有的人都要找你儿子来负责做事。因为人们都愿意把事情交给言出必行的人,他的事业才有保障。所以当别人都不诚信,只有你儿子诚信,他是大有机会。所以,我们看事情要会去分析、会去推理。而现在商业确实尔虞我诈的现象比较多,但是骗得了一次,骗得了两次,还能继续骗下去吗?靠欺骗不过是暂时得逞而已,长远来看,实在是自断前程的不智之举。
现在很多商人误以为要逃税才行,其实这些动作能够赢得底下干部对他的尊敬吗?不容易。而且逃税是最傻了,为什么?逃税一块钱是欠多少人一块钱?几亿人!欠几亿人一块钱,那太傻了。无债才能一身轻!而你能够缴一块钱,捐一块钱,那你太聪明了,你这一块钱帮助多少人?几亿人!所以人不明理就会做出一些损害自己的事,还自以为聪明,这个太冤枉了。
我们曾经遇到一位朋友,他带了十万块到深圳,接了一笔铺地砖的生意。签完合同之后,对方汕头老板一看,这个合同绝对是亏钱不可能赚钱,所以这位汕头老板就交代他的工程监督部属说,一定要好好盯着这个人,他很有可能偷工减料,这个合同做下去赚不到钱。工程做完了,没有发现任何偷工减料。汕头老板心想,这个人做生意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有赚钱我都看不出来,明明是亏的,他还能做到赚。他很觉得高深莫测,就问这位朋友说:「你这个工程赚钱了吗?」朋友回答:「没有。」汕头老板接着问:「你是做完才知道没赚钱,还是签了合同就知道没赚钱?」朋友说:「签完合同我就知道没赚钱。」
那老板很惊讶:「那你知道没赚钱,还把他做完?」他接着说:「因为已经签了合同,所以我必须信守承诺,把它做完。」老板问道:「你亏了多少钱?」「我的成本十万块都亏完了。」
这位汕头老板就跟他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结果晚上他找了所有分公司的主管,一起来吃饭,席间就交代他们说:「以后我们铺地砖的生意都交给他做就好,不要找别人。」所以这位朋友因为诚信,他的事业就兴旺起来,现在发展得很好。深圳江苏大楼的地转铺得很漂亮,就是他铺的。我们走在这种地转上,内心觉得很踏实,这是有信用的人铺出来的。
所以商业里面我们只要坚信信用,当这个信用愈来愈坚固的时候,事业绝对有成。而人往往都是急于求成,在想要赶快获得利润的欲望驱动下,往往会做出犯法的事情来,所以很多企业家的下场是锒铛入狱。人生还是要走正道。我们要对道德有信心,遵从圣贤教诲来做人,后福自会无穷。
(三)朋友相处当中有五个本分
1、劝谏
在《孝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一个读书人只要肯劝谏他的朋友,他一生就不至于会身败名裂。
一个人最容易犯下过失的时候绝对不是低潮的时候,而是人生很发达的时候,因为往往会得意忘形。这个时候只要有好的朋友,他一定会尽他的本分来劝告我们,让我们保持清醒,及早回头。所以,当朋友有所过失或者朋友一些思想观念有所偏颇,我们应该去劝谏他、去引导他,这是我们为人朋友的本分。而且规劝别人别人还要看时机情况,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我们要洞察时机。「交浅不言深」,也是时机问题。
我们来思考一下,当我们劝别人以前,一定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当朋友信任我们、重视我们,我们讲的话他就会比较认真去听。当你对他付出愈多,他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怀,自然对你的信任就愈深。一有信任,朋友的基础就扎得很坚固。
当信任都建立好以后,能把一件事做圆满要有高度的智慧,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当我们在劝的时候还要观察时机,而劝别人,还一定要先反观自己的存心。
我的一些学生很喜欢告状,过来说某某同学怎么样,某某同学又怎么样。我没有急着要去处理另外一个同学,我会先问这位同学说:「你告他的状,你存心是要帮他,还是幸灾乐祸?」这个孩子想了一下,没说话。
我接着说:「假如你是真心要帮助这个朋友,那你不需要来跟老师告状,你可以直接好言好语去劝这个同学。」一些比较善良的学生真的听懂了。一会儿,两个同学手拉手走过来,那个被劝的朋友就说刚刚某某同学劝我,他很替我着想。那就一团和气。
假如你不去引导孩子看自己的存心,到时候,这个学生来告密,那个来告状,蔚为风气,你会忙得焦头烂额,到最后你还会拍桌子:「好了,不要说了,怎么只看别人的缺点!」
所以劝别人,我们要先问自己的存心如何,如果是真实地希望对方好,那你这件事会做得很圆满,因为人有真诚心,一定会想到好的方法,进而去做。
《弟子规》就教给我们很多正确有益的方法:「亲有过,谏使更,恰吾色,柔吾声」告诉我们劝谏时所应有的「恰、柔」态度;而「谏不入,悦复谏」的「悦」是让我们把握最能接纳谏言的时机,「复」是教诫我们要反复、耐心地劝谏,即使数十年也能无怨无悔。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劝别人还有很多的功夫自己要去提升,当我们面面俱到之后,朋友会常常能够接受我们的劝告,进而对他的人生、对他的家庭有所助益、有所帮忙。
2、关怀
古代的人很重朋友的情谊,常常是为了一个朋友,会赶三个月山路去看他。而我们现在的人,看朋友可能二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自己回到家里沙发一坐,懒洋洋的。可能半年、一年都交往不到一次。中国话说「见面三分情」,当人不常见面之后,也不知道最近朋友发生什么事,你根本没机会关怀。
卢叔叔他有一位认识了十七年的朋友,十七年前他就知道这位朋友一定会败下来。所以古代的人很厉害,有智慧的人也很厉害,看到他的言语行为就可以推断他往后可能会有什么际遇发生。
因为他这位朋友年轻的时候一下子就飞黄腾达,资产上亿,所谓「少年得志大不幸」,一有钱之后,恃才傲物,觉得自己很有钱,啥都可以办得好,他的傲慢心就起来了,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在这段时间之内,因为听不进,卢叔叔就静静观察。
等到他的事业衰下来,从上亿的资产变成负债,以前那些对他趋炎附势的朋友一个都不剩时,卢叔叔就每个礼拜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帮助他解决财务问题。卢叔叔在外面人家请他当顾问,一个月只有十几小时就要给他顾问费六千块。而这位朋友没有给卢叔叔分毫,车钱、飞机钱还要自己出,就这样连续几个月帮他解决财务问题。患难当中朋友对卢叔叔的信任愈来愈高,这个朋友的缘扎了多久?扎了十多年。
此时,再把圣贤教诲送给他,因为真正能解决他人生问题的绝对不在给他多少钱,而在于给他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个才能根本解决。卢叔叔对朋友的关怀长达十七年,付出不求回报,纯是一颗利人的心,让我们后生晚辈从心底生起敬佩。卢叔叔堪为人友楷模。
古今中外这种对朋友的关怀道义,比比皆是。我们看到《红楼梦》里面有一个角色刘姥姥,刘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可能从小父母就告诉她,对父母要孝,对朋友要有道义,她学的是真正的大道——伦常大道。所以当整个贾家,从飞黄腾达到整个垮下来的时候,门庭若市的景象完全不见了,没有人再去拍马屁,更没有人再来关怀。只有刘姥姥还煮了点东西送给他们吃,甚至于他们的后代还被刘姥姥接到乡下去抚养照顾,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信义、有道义。我们现在身旁有多少像刘姥姥这样的朋友?
不识字的人有没有受教育?不识字的人不见得不懂教育,能够让一个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教育。如果读了十六年的书,对人都不懂得去关怀,他也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
朋友的本分就是要处处关心、处处慰问,让朋友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这份爱护、这份情义。现在人与人当中人情比较淡薄,人情愈淡薄,人的内心觉得生活愈没有安全感、愈空虚,觉得好像没有人可以信任。这样的人生没有味道。人生要有天伦之乐,人生要有恩义、道义,过起来才会觉得很踏实、很舒服。所以当我们主动去关怀别人,自然而然就会带动人与人的互敬互爱。
有些朋友就说:「为什么先生不先对我好?为什么朋友不先对我好?」人生假如常常在等着别人对我们好,那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又等得患得患失,每天情绪起起落落,这样很容易得忧郁症、得内分泌失调。而在我们主动去关怀他人当中,你更能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你内心的状态会更好。在看到别人需要而伸出援手的时候,你也更能体会到生命当中的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主动去关怀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且交朋友不只要关怀他本人,还要关怀他的家人、亲友。当我们主动地去关怀对方的父母,对他的家庭就是一种助力。朋友跟朋友之间能够在家庭、事业、工作上互相帮助、互相提携,整个朋友关系就会愈来愈好,我们说酒是愈陈愈香,朋友是愈老愈有味道。所以交朋友第二个重点是要懂得关怀。
3、互相赞叹、互相成就
朋友跟朋友之间要懂得互相赞叹、互相成就。因为古代读书人有一个不是很理想的态度,叫做「文人相轻」,自己有学问,别人也有学问,就很容易不舒服,很容易嫉妒。这样好不好?当我们嫉妒别人而没有赞叹别人的时候,其实我们的道德、学问已经在往下堕了。学问是看一个人的心量,那才叫真学问,所以第一等的学问叫做处处为人着想。
范仲淹有一个儿子叫做范纯仁。我们中国为人父母者,处处都是为孩子着想,连取名字也不例外,中国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是对他一生的期许。范仲淹给他的儿子取一个名字叫范纯仁。
有一次他的孩子纯仁,接受父亲的吩咐,押解五百斗的麦子回江苏老家,那时候范仲淹在京城工作。结果范纯仁押送的过程刚好遇到父亲的老朋友,父亲的老朋友此时家里出现一些困窘,父母亲死了没有办法安葬,女儿很大了也没钱嫁出去。范纯仁一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就把五百斗的麦子卖掉,并把钱给了父亲的老友。但钱还是不够,范纯仁索性就把船也卖掉,才凑够钱。
后来回京城跟他父亲报告这件事,父子俩对坐在一个桌前,当范纯仁报告说:「父亲,五百斗麦子我卖了之后,钱还是不够。」范仲淹抬起头来跟他儿子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吧。」可见父子同是一颗纯仁之心。正是范家的这种仁慈之心的传承,他的子子孙孙绵延到现在将近一千年,家道依然不衰。所以,确确实实这种替人着想、成就他人的心才是真实的学问。
不去嫉妒别人,懂得欣赏别人才是真学问。所以当我们嫉妒别人、毁谤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量小而劣,学问根本就上不去。而这种嫉妒之心还会让自己的情绪很不好,甚至于会影响到我们家人的心量,实在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要常常看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有一位宰相叫李斯。他就是嫉妒心太强,对师弟韩非子的学问非常嫉妒,还设计把他害死,甚至于到最后还焚书坑儒,建议秦始皇把所有圣贤书都烧了。着一把嫉妒的火烧毁了多少人闻圣贤教诲的机会。而最终他也没有好下场,他的孩子跟他都是被推到刑场腰斩而死。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害人者到最后一定是被害死,嫉妒人的人一定也会遭人嫉妒。而当我们心量拓宽,常常懂得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的优点,这种见贤思齐的风气,就会带动家庭气氛的转变、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懂得「见人善,即思齐」,惟有这样,圣贤学问才能慢慢恢复起来。
欣赏别人也要从点点滴滴培养起来。这个嫉妒也是很大的习气。有一个朋友,他非常有才华,也很聪明,二十岁就拿到数学博士,一个知名大学破格让他直接当副教授,但当了十年都没有升教授。后来了解到他这十年来所写的论文,都是发表哪个教授哪里不好,抓住人家最弱的弱点,进行精辟论述。每逢要升级的时候,他就会被这些教授压下来。所以有一个能欣赏别人的态度,会让孩子受益一辈子;而处处只会挑人家缺点的性格,也会障碍人的一生。
后来他接受朋友的建议,写论文评说教授的优点,学着赞叹欣赏别人。论文刚写出来时,让人看了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然。所以欣赏别人还要点点滴滴养成,在赞叹别人时,要能让人家感受到你是打从心里对他肯定。
4、不言家丑
「不言家丑」,不可以把朋友家里的一些隐私讲给其他的人听,所以言语要谨慎,「话说多,不如少」。有时候你话说得太多,不经意把朋友一些家里情况讲给其他人听,一些有心人拿起来挑拨就麻烦了,这样会破坏你与朋友之间的情谊。而且也要你信得过的朋友,才可以把一些比较隐私的话跟他讲。
讲话要选对象,不然会自取其辱。例如很多女性,喜欢把家里的事到处讲,人人都知道她先生最近如何如何,这样做好不好?先生听到了一定会气得半死。所以,家里的隐私也不可以轻易对人讲。所谓「交浅不言深」,讲话要懂分寸。而我们是他的好朋友,听话也要有分寸,不可以把这些话再传出去,这是对朋友负责。
说实在的,自己家里的事最好不要跟人家讲,提升自己的智慧后自然就可以解决了,因为这个嘴很难封得密。所以古代人说「慎言」,言语确实要很谨慎。不谈人家的隐私,你可以多谈人家的好事、德行,所谓「隐恶扬善」。我们愈肯定他,他就愈积极努力去做好。这是帮助朋友增长德行的方法。
5、通财之义
朋友之间还要有「通财之义」,因为人生中难免会有顺境、逆境,会有起起落落,所以当朋友在经济上突然很低潮的时候,我们不能吝啬,要赶快帮助他,这个就是「通财之义」。
这其中有一个原则要记住,就是要救急不救贫。急就是突然间遇到了困厄,比方说朋友的父母身体出状况,临时需要一大笔医药费,我们这时就要尽力支援他。小时候,有些亲友家里有困难,我父亲会斟酌情况去帮助,因为孩子的学习不能等,所以一定都会把钱拿出来,而且当拿钱帮助这些亲友的时候,心里面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再把钱拿回来。
但假如一个人是思想贫穷,好吃懒做,那你要不要支援他?此时你不可以一直用经济去支援他,因为这有可能是害了他。所以帮助别人要看清楚,要用智慧判断,不然有可能是用善心行了恶事,促成了他去做一些坏事,甚至他可能拿着钱去吃喝嫖赌。所以求学问要懂得权变,不能学呆了。
你要从思想观念上去慢慢把他引导正确,当思想观念正确了,他才懂得如何去改善生活。此时,你可以拿一本《弟子规》送给他,让他先学做人,先学做事,从这里开始做起。你也可以引导他去学习某种谋生的技能,当有了谋生的技能,他就可以自力更生。通财之义不只通钱财,还可以通内财。内财是指劳力、经验、智慧,例如你用工作经验协助他,让他的能力有所提升。
我们学习圣贤教诲的五伦关系,学贵力行,最重要就是要做到。这是维系社会常态的世间大学问。中国人四千五百年来,就是以这样的五伦之道,教育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五种关系正常运转的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如果违背了五伦的自然关系,人就难以立身处世,酿成家庭不和、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结果,国家也就失去了安定兴盛的人道根本。
和我们成都人交朋友吧!!!!!!!!!!!!!!
百度搜索一下:第二人生网络社区
这是一个交友网站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杭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