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工死亡的赔偿标准分为因公死亡和非因公死亡,标准分别为:
1、公司职工死亡赔偿标准及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公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公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能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工死亡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三条规定:上条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的,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七)工亡职工父母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公司职工非因公死亡赔偿标准及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 工人与职员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待遇的规定:乙、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 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职工因公死亡应享受如下待遇
1、丧葬补助费:6个月标准统筹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费:由死着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比如供养的父母,配偶,子女。 标准是配偶为生前月平均工资40%,子女为生前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领取(至子女满18周岁为止)。为避免麻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将此笔费用一次性支付给供养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这条是比较弹性的。
如果公司已经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的话,以上费用由保险负责,本公司不用出费用的。
回答者: 易语2008 - 一级 2008-5-1 19:34
北京博融律师事务所
要区分是因公死亡还是意外死亡两种情况,二者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一样!
我在北京,本人接受工伤死亡赔偿纠纷方面的法律援助!
以上回答仅根据本人描述所做初步判断,仅供参考。
职工因公死亡应享受如下待遇
1、丧葬补助费:6个月标准统筹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费:由死着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比如供养的父母,配偶,子女。 标准是配偶为生前月平均工资40%,子女为生前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领取(至子女满18周岁为止)。为避免麻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将此笔费用一次性支付给供养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这条是比较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