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说的这个事成因很简单:日本受汉文明影响,很多思想跟咱们是差不离的。在汉文明中,长幼尊卑是很重要的,甚至决定着社会等级。你譬如三从四德的三从,你譬如“䁽兄一眼杖打八十”这种规定,而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了日本,在日本很多事,如果父亲不在,那哥儿几个中长男——老大是要拿主意的;甚至发展出了“孝顺”中对父母很过分的顺从贴恤,总而言之,年龄在亚洲这边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而西方不崇尚这个,他们只讲理。对于旁人,你没必要知道这人到底是你哥哥还是弟弟,因为不论哪个都差不多,总之他是你一奶同胞的人。如果非要知道,“younger brother”是弟,elder brother是兄,它没有搁到一个词里用着不太方便,那是因为他们不太用这个,因此没必要非造一个词不可。就好比羊是goat,羊肉是mutton,牛是cattle牛肉是beaf,这些常吃的动物名和其肉名因为常用,为了减少音节需要单独发明一个词;而驴肉就是donkey meat没有特别说法,那是因为驴肉并不常吃。总之,一种语言中一个意思是否有一个词来表达,完全看他们是否需要。
2)看第二段话可知你的语言道路还有一段要走:谨记“被”在中文是用于不良影响的。因此“被推荐”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
本人掌握的四门语言:中英汉日——别笑,别以为是国人中文就不用学了——都是有目的的:中文是我母语,英文是工作所需,汉语是使命感,而日语则是为辅助研究汉语,以及对其现代艺术的兴趣。本人有钻研语言的爱好——当然依必要程度钻研深浅不一——并从中得知,钻研语言是否有必要是要看你钻研的是哪门语言。英语,如果专业性不强,用不着钻研,譬如你不必非得闹清楚prone to和tend to到底有嘛区别,因为很多说英语的人也不区分,他们由于某些缘故,对语言是很迟钝的,迟钝到——虽说中文在我国每况愈下恶化很严重——你身为亚洲人都无法理解的程度,她们一般只区分语调和口气,而对用词很不敏感,这一点从英语完全没有语气词就能看出来;而日语则不行,你要仔细钻研每个近义词的区别直至能迅速正确使用。因为日本人受汉民族影响,对语言是很敏感甚至神经质的。用错一个词可能都会导致对方大发雷霆。
英语之“利”——老实说你这文章应该发到“语言”版块去,而且,英语有优势吗?很难找,因为在我心目中汉语是完美语言,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因此尚未观察过其优势——相比欧洲其他语言,语法相对简单——不知你是否听过“语言四大类”,在这四类中,英语语法近百年来越来越简单,直到已经快脱离黏着语序列了,它不像屈折语有数不胜数的曲折变化能要人命,格与态只有区区的约十数个——虽说比之汉语中文还是显得笨拙,因为中、汉压根没有格和态——但已是难能可贵了。英语语速中等,可能有人听着太快,但老实说相比较下并不算很快。记得德国一语言机构做过对比研究,给语速一个10分的满值,英语大概是——7分也不多少,可能更低些。
日语的优势,硬要说的话,大概是有丰富的近义词,能比较确切地传达意思吧,此外也有发达的敬语体系有助和谐人际关系,不过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太啰嗦,因此语速很快。在上述研究中,日语语速接近10,比英语还快,恐怖吧?但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至少本人是觉得,虽说日语说得比英语快,但比英语更好听懂。估计是因为日语没有吃音失爆这种事;再有一点是必要词汇量过于庞大,一般说英语的人,有2-30000词汇量足够了,而日语则达到60000——注意我文中的统计数字都是阿拉伯数字了吧?这也是翻译的要求——,倍于英语;最后,还有个不一定算优点的优点:对咱们,记忆日本字比西方人简单些。因为毕竟都有汉字,都看习惯了。不过这也不一定,有时可能正因为这一相近,反而容易受干扰,因为很多日语词写法和中文相同,但意思有出入。看来还是老子说的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说了几句,也是实在找不到你的重心。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