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重要性

2025-01-07 20:39: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西方文化是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它是以科学、理性和实证精神为其特征而存在的. 个人主义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它对整个西方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某种决定意义的影响.在西方,个人主义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复合概念.个人主义可以理解为一种关于人性的判断、一套价值观念体系、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秩序原则和财产制度、一种政治哲学. 西人的道德自律(即道德方面的最内在思行定势)主要由"上帝"约束的.由于上帝无处不在,西人认为,即使周围没人看到,但上帝终能看到,因而尽管在独自一人时,也不敢犯道德. 西方文化建立在人性恶假设上,形成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其制度设计重视通过规章制度界定各自职责,优先保证个体之间的横向平等,组织结构有效性以横向的部门合作效率为考虑重点,横轴为主轴. 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形成了以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表现为与个人本位取向相一致的“工作分析”、与薪酬系统挂钩的“岗位评价”,明确界定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与职位价值,这是组织分工的价值观依据,也是科学管理在西方的本意。 个人在群体、组织中形成合作的条件,体现为外在规章制度明文要求下形成的“他律”。即使表现在道德上也是如此,尽管康德说过:“使他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但是西方道德经过宗教改革后的含义,是指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只对上帝与法律负责的义务;激励力量主要来自个体成就感。 如果把整个西方文明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它则是由两根柱子支撑,即人们常说的“两H”:Hellenism和Hebraism,亦即“两希”:希腊和希伯来。抓住了西方传统的这两个方面,便是抓住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更直白一点,我们也可以将这两大传统比作两条大河:它们有各自的源头,流过各自上游不同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形貌;它们本来从不同地区一路流来,但后来它们相遇了。它们在相遇之后,既融合,也分离;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它们各自的本色还是清晰可辨的。所以,联系现实来说,作为个体(individual)的西方人,他们有的身上可能较多地带有希腊精神,有的可能更多地体现了希伯来精神,也有的两种精神兼容于一身。 如果用“两希”传统来概括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显得过于粗略的话,我们还可以更精确一点,用“四R”来概括西方文化的演进过程。这四个“R”是:Renaissance(文艺复兴),Reformation(宗教改革),Rationalism(理性主义),和Revolution(资产阶级革命)。“四R”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从14世纪到19世纪这几百年间西方文化的“进化”过程;或者说,较为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希腊和希伯来这两条大河中的河水时而呈现为默默相融、汩汩而流的和平景象,时而两河之水浊浪排空,激荡砥砺。但“四R”归根结蒂还是跟“两H”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西方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彰显;所以,“两希”传统是西方文化的根本所在。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根本变革。通过对极权主义、乌托邦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西方思想文化领域中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而西方大众文化对西方上层社会的文化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解作用,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维护功能。从本质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和资产阶级统治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 20世纪的西方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人的文化 哲学通 过批判压抑人性的病态社会发现人的个性存在,进而努力张扬使人成为人自己的人文精神。 当代人类文化的走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人的个性不是被抹杀而是更为突出, 这就决定了人的文化哲学研究不但不能抹杀人的个性差异,而且要努力使人的个性具有文化 哲学的合理性。由此决定,在未来的人的文化哲学中,不同个人之间的差异性必然 使人的文 化哲学研究走向多样化,使全球化社会里的个人仍能保持自己独特的存在,发挥独特的作用 。 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也是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