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订亲之后,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男方便要求结婚。打发媒人前来女方之家,商谈结婚有关事宜,包括“下花”日期,结婚日期,购置嫁妆主要礼品(四大件)及费用等项目。世界之大,民风习俗怪而不怪,且成规矩。女方陪嫁费用,由男方出资承担,箱物送到女方家,结婚之日返送男方家,却谓之“这是娘家陪的”。两家无争,社会认可,遵循照办,成法立理,岂不怪乎?“下花”,就是男方给女方送去做嫁衣被褥用的棉花和结婚费用款目。“下花”,是结婚重戏开场前的序幕。“下花”前,由媒人询知女方有多少至亲户,诸如舅家几户,姑家几户,姨家和姐家几户等,每户必由男方给买一份礼品(食品点心),男方在“下花”时,连同棉花费用款目及食品一同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将食品分送至亲户,告知亲户“待天仙”日期,结婚日期,邀请如期相聚,与姑娘话别。在灞桥区的新筑镇地区一带,以前却不是由男方买食品而是由男方按女方亲戚的多寡蒸四至八个盘子馍(大糕子),由女方将其切成若干份,每家亲戚送一份,得到这块馍的亲戚自然明白该做什么,当然也有女方向亲戚提出要求准备(买)什么东西的,谓之“派天仙”。
“待天仙”是嫁女一项主要仪程,和男子结婚娶妻一样,须隆重操办。所谓“待天仙”?顾名思意,待,即招待客人,“天仙”,乃“添箱”二字谐音。“添箱”何意?传说古时农人穷,姑娘出嫁,没单没被,缺鞋少袜,缺这少那。男方把箱送来,空空无所填充,羞于出嫁,父母忧愁,女儿伤感。正在为难之时,亲朋乡邻闻风而至,帮添所缺之物,将箱子添满,为女方家解了大难。父母高兴,女儿快乐,备茶招待添箱之客。时间长了,传转了,取雅意,叫“待天仙”。喻送物客人若天上神仙,恩赐帮困。
“待天仙”日期,过去一般选上半月的三六九日。俗谚:“三六九,朝上走”,取兴旺发达之意。如今农民经济意识增强,也有选二五八日的。时代语:“二五八,发发发”。可见农民发家致富心切。日期定妥前三天,女方家便请乡邻合户帮忙,搭棚砌灶,赁桌凳,购买所需蔬菜烟酒,请名厨掌勺,以备待来客。
“待天仙”,有的地方却又称“待送饭客”,为何?据传是姑娘的姑妗姨婶诸长辈亲戚,闻知姑娘出嫁,成为别家人,很难像往日一样到自已家来,吃自已做的饭食。为表示长辈的爱怜之情,便在自已家中捏好“煮馍”(就是饺子),用竹篮排开盛着,上放几朵精心制作的纸花,用红布包袱提上,显的郑重其事。添箱的送饭的,兼而到之都是客,仅称谓不同而已。当然,也有族中的大妈小婶为表示对小辈的怜惜之情,在其出嫁前专门做好饺子、臊子面或女方爱吃的“改样饭”,请其到自已家来吃一顿,新筑一带农村以前就有此俗,可谓“十里乡俗不同”。
“待天仙”这日,客人纷至沓来,喜气洋洋,行礼志贺。因亲缘关系远近,行礼品种多少有别。行物的称“贺礼”,行钱的称“干礼”。
客齐宴开,女方父母热情款待客人。猜拳行令,杯觥交错,笑语盈室,热闹异常。所赠礼物,日用生活所需之品,无一不有,摆满厅,挂满院,花团锦簇,琳琅满目。宴罢客去,姑娘喜收嫁礼。
我们叫“催妆”,也有干脆就叫“送嫁妆”。
我也想知道,我们老家也是这样说法。
“换盅”huan zhong
一楼应该跟我是老乡
我们那也是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