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问题

为什么大陆的东面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面受三圈环流影响
2025-02-25 04:17: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和洋流的运动方向有关。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低纬环流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即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它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为典型,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所以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

由于在热带和极地,东风带的流动方向和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地面摩擦使其速度减慢(相对于地面),并不断地从地球获得角动量;又因为东风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因此必须把获得的角动量同时传递给中纬度西风带。中纬度向东吹的风速快于地球转动的速度,地面摩擦使其速度减慢并失去角动量传给地球;这样,它们也继续保持比较稳定的速度。则西岸受三圈环流影响。

回答2:

首先你要明白,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是两个系统,都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相互不影响

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海陆位置

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一块大陆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受两种环流的影响

回答3:

大陆东面由于海陆位置的关系,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受季风环流影响,

西面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此外,洋流对东西两岸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