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仿佛于一夜之间让万物都在寒意中瑟瑟作抖。制造业首当其冲,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屡有中小企业倒闭;与此同时,内陆地区陷入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也不在少数。“解决中小企业危机”的呼声此起彼伏。
中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境:一是整个市场缺乏信用登记体系,缺少债权人保护制度,一旦发生交易对象的欺诈或临阵拖逃、既无从执行也无从查找。大企业尚能抗过一两笔的坏帐,但对于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而言,则是雪上加霜。二是缺乏法律支持。我国政府在政策体系上主要是重点扶持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对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和细化的中小企业扶持法,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规范中,且主要侧重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很少有对中小企业弱者地位保护的规定。三是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的总数和工业总产值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但贷款规模却占全国信贷总额很小的份额。中小企业的税费较多,重复收费和收税的随意性较大,甚至被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近百分之八十就是由中小企业所创造。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在危机来临时,产品单一、规模小、管理不规范都是导致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的直接原因。在经济市场中占优势的大型企业尚有实力可以维持生存,但为了保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在相对收缩,而那些挣扎在微小利润空间里的中小企业在抵挡这样的袭扰时则有点力不从心。结合自身之体会,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应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应对危机。
一、人才是企业度过危机,在困难中站起来,迎接新一轮机会的关键。人力资源的管理战略属于企业的核心战略,留住人才,增加凝聚力,是企业过冬和发展的基础。不可否认,中小企业多数品牌认知度低、稳定性差,也没有足够能力支付高额薪酬,但是与品牌、稳定性以及薪酬水平相比,能否向人才证明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长远的发展前景才是更重要的。企业家的领导力是维系中小企业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在危机的时候,才能更显示出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让员工愿意一起去迎风抗击,共同成长,这是遭遇冬天时带来的暖意,也是迎接春天的机会。所以,与其减少成本而裁员,不如领导团队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二、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应着力修炼内功,加强内部管理,引进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资金周转率较低,因此往往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随意性较大。且中小型企业规模有限,结构单一,不具备大型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的能力。因此,正可利用此时间段,对内部的管理体制作出调整,引入科学地分析工具,利用并学习使用软件管理。这系列的管理提升,也完全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兼并收购,使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让一批比较优秀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
三、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渠道。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也是在这次危机当中最先被波及,同时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中国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一个从规模到产品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走过了以保持低成本优势来争夺市场的初级阶段,现正可借助经济危机带来的资源重组契机实现飞跃或转型,加大整个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品牌、供应链管理、物流、售后服务等活动的比重,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这里还有一点相关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nanning.gov.cn/n722103/n722180/n726523/524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