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故事:一次,雷锋跟张书记去下乡,一边走一边聊天。走着走着,雷锋觉得脚下被一个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便一脚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破螺丝钉。”张书记听了,一声不响,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雷峰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雷锋跟着张书记到县机械厂开现场会。在机械厂,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聪明的雷锋这时已经明白县委书记为什么要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只见张书记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螺丝钉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厂长。在回来的路上,张书记说:“雷锋,你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就象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党把我们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同时,我们国家的底子还薄,处处要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浪费,积少成多啊!”
第2个故事:一天,在电影院里,电影还没开演。一个姓贾的小学生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个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觉得挺奇怪: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怎么还在看书?小学生探头一看,原来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他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雷锋叔叔,这么一点时间,你还看书啊?”:小学生非常好奇地问。雷锋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时间短,可是看一页算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雷锋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小贾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紧!”雷锋亲切地说:“不抓紧可不好。你们在学校里学习,太幸福了。一定要认真地学。”
雷锋就是用钉子精神去刻苦学习的。雷锋是一个汽车兵,整天开着车到处走,没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学习。他总是千方百计抓紧点滴时间来学习。他把书放在挎包里,随车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别的事,就打开书看一阵。每天晚上出车回来,总要挤出一点时间学习,有时候熄灯睡觉了,他还找地方去看书学习。他晚上常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
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196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忙了一个礼拜的战士们有的上街买东西、逛公园,有的看书、写信、洗衣服。战士小于见雷锋吃完早饭趴在床上看报,以为他又要学习了,就一把夺过雷锋手里的报纸,说:“起来,跟我上公园转转去,今天禁止你学习一天!”雷锋这天肚子疼,没有跟小于上街。他想,今天夜里还要出车呢,肚子老疼怎么办?就跑到团部卫生连去看病。值班军医给他看了看,开了一些药,说:“你是夜里着凉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锋从卫生连出来,走到半路,看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正在开展劳动竞赛。大喇叭里放着歌曲“社会主义好”,推车的,挑担的,来来往往。雷锋近前一看,一块木牌上写着:“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雷锋心想,真不简单,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马上就要变成一所小学了。他突然听大喇叭里喊:“运砖的同志们注意!砌砖组的同志大显身手,砌砖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纪录,运砖组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听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飞奔过去。
在一个烧水棚旁边放着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烧水的老师傅见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车干什么?”雷锋回头说:“老大爷,我借这车用一用!”老大爷说:“我们的车不外借!”雷锋笑了笑,说:“老大爷,我就在这儿用!”老大爷才明白,这个解放军要帮忙干活,说:“怎么,你要帮咱们工地推砖啊!”雷锋说:“今天我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说完,推起车就飞快地走了。雷锋一连推了几车砖,身上出了汗。他把军装脱了下来搭在车把上,越干越欢。工人们都好奇的看着他,有的说:“同志,谁叫你来干活的?”雷锋笑了笑说:“是你们把我吸引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星期天也不休息盖小学,今天我也没事……”说着,他又推着车走了。雷锋一边推砖一边想:自己小时候上不了学,现在国家这样关心少年儿童,给他们创造这样好的学习条件。雷锋一鼓作气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湿透了背心。那位老师傅给他端来一碗开水,雷锋一饮而尽,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车。雷锋正干的起劲,工地上的女广播员跑了过来,问雷锋:“解放军同志,你是那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雷锋刚要开口回答,见那女广播员打开笔记本,忙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你来参加劳动,给我们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写篇表扬稿表扬你!”雷锋说:“这有啥表扬的?我今天没事,到这儿干点活,这是应该的。”女广播员还不放过雷锋,说:“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锋说:“你要写稿表扬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说说为什么参加义务劳动吧!”“为什么?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呗!”雷锋回到营房后,对参加义务劳动的事一字未提。可是,过了一会,一支队伍敲锣打鼓来到了部队驻地。连长和指导员一看,队伍前面几个人抬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才知道雷锋又做了一件好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经常出去做报告。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天,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不过来,就主动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忙个不停。有人劝他,说:“看把你累的,都满头大汗了,快歇歇吧!”可他说:“我不累。”在沈阳换车的时候,一出站口,雷锋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是把车票丢了。只见那个中年妇女浑身上下翻了个遍,车票还是没有找到。雷锋不由得上前问道:“大嫂,你到哪儿去啊?怎么把车票弄丢了?”
那位妇女着急地说:“俺从山东来,到吉林去看孩子他爸,不知什么时候把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怎么办啊?”雷锋听了,说:“大嫂!你跟我来吧!”雷锋领着那位妇女来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到吉林的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就要开了。”那位大嫂手里拿着车票,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大嫂还想还我钱呢,就不在意地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又有一次,雷锋从丹东做报告回来,还是在沈阳换车时,在地下道里看到一位老大娘,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还背着一个大包袱非常吃力地走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这是上哪儿去啊?”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说:“我从关里来,要去抚顺看儿子。”雷锋一听,是和自己同路,就把包袱接过来,扶着老大娘上了车。车上人挺多,雷锋给老大娘找了一个座位。老大娘告诉雷锋,她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了,这是头一次去看儿子。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雷锋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只写着抚顺市XX信箱。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说:“您放心把,下了车,我一定带您找着您的儿子。”老大娘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车到了抚顺,雷锋背起老大娘的包袱,搀着老大娘,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雷锋同志在1961年4说23日的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在1961年10月3日的日记中,雷锋又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同志在1961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还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一件件,一宗宗,都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王小二的故事:应该是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1 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2 雷锋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作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立志参军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且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也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作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后来居上
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到运输连当汽车兵,"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
雷锋性格开朗,平时很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上级领导安排他参加战士演出队,他就起早贪黑地背台词,后来考虑到雷锋的湖南口音与大家的普通话不协调,影响演出效果,他就主动提出换下自己,而集中精力为演出做好后勤工作,大家虽没有看到雷锋的表演,但台上的每一个节目都包含着雷锋的辛勤劳动,和他那处处关心集体,一切服从工作需要的精神.
雷锋回到运输连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学习驾驶技术之中去,针对缺少教练车的现状,他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汽车驾驶台.雷锋废寝忘食地学习技术,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技术学习小组长.五月份,雷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驾驶员,被分到二排四班,交给一台13号车上了建设工地.
钉子精神
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 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2 雷锋的故事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锋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40多年过去了,今天重读《雷锋日记》,重温他那一个心眼向着党,向着人民,向着国家的"傻子"精神,仍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傻子"精神,实质上就是多做贡献,少取报酬的精神.有人觉得,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精神只有像雷锋那样的少数先进典型才能具备,多数人无法做到.这种缺乏自觉和自信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我们只要客观地观察一下就会看到,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既离不开对家庭对社会的索取,也不能不对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回报和奉献.在这种奉献与索取之间,具体到每个人,其所得所失计算起来可能会千差万别,但从总体上进行衡量,则必定是奉献多于索取,积累大于消耗,乐于吃亏的"傻子"多于只知占便宜的"聪明人".不然,我们今天的生活何以会比我们的前人好出千百倍 如今,世界上的财富正在变得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这个基本的趋势,证明了鲁迅先生指出的铁的事实: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只要有雷锋那种甘当"傻子"的觉悟,并切实付诸实践,就完全能够成为一个高尚的无私奉献的人.
有人认为,雷锋的"傻子"精神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就行不通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市场经济讲的是等价交换,只尽义务不取报酬不符合市场规则.但是,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傻子"精神,其核心就是诚实守信.有真心诚意为顾客着想的"傻子"精神,就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可信度,不但能受到顾客广泛欢迎,也能使自己获得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看到,人们在市场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生活天地.除了市场上讨价还价,锱铢必较之外,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是必不可少的.
"傻子"总是与"聪明人"相比较而存在的.既然有人把雷锋这种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称为"傻子",那么在他们眼中,那些善于钻营,见便宜就上的人,自然就是"心眼多得数不过来"的"聪明人".但实践证明,乐于奉献的人虽然在物质所得上难免吃亏,却能由此拥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充分享受人间的亲情和生活的美好,并创造出一个具有丰富多彩价值的人生.相比之下,那些利用各种歪门邪道巧取豪夺的人,他们自以为"聪明",实际上摆脱不掉欲壑难填的折磨,最后或者道德堕落,身败名裂,或者触犯刑律,身陷囹圄.这分明是"鬼"迷心窍,愚蠢透顶,哪里谈得上什么聪明 !
入党
团党委树立雷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后,雷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出身贫苦,爱憎分明,好学上进,阶级觉悟高,入党动机正确,根据一贯表现,支部大会一致通过了雷锋的入党申请.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八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六零年底,雷锋事迹被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在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他以一部血泪斑斑的家史,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激励人们在建设祖国中团结一致,更坚定地去战胜困难.应广大人民的要求,连里把雷锋事迹搞了一个展览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来人收集雷锋的事迹……
3 雷锋的故事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表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獐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獐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女友的回忆
在雷锋日记中,许多人看到一段署名为"你姐黄丽"的留言.几十年来,大家都在问,这个黄丽是谁 直到一九九七年,隐而不谈这段往事的王佩玲终于披露出青年时代与雷锋共处的情景.
4 雷锋的故事
一九五八年二月,王佩玲在团山湖农场与雷锋相识,那时,王佩玲19岁,雷锋17岁.王佩玲常常向雷锋借书看,他们常常在一些谈论起书中的故事和人物,虽然有时观点不一致,便争执之后双方都感到特别快乐.三月十三日吃完午饭,雷锋送给她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一句话没说就跑开了,在日记的扉页上是雷锋对她的祝愿和鼓励.
由于两人常常接触,便受到场里人的闲言碎语,王佩玲去湘潭学习4个月,双方互相通信,谈些彼此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五八年十一月,雷锋调往鞍钢,临别前雷锋送王佩玲一张照片,王佩玲送雷锋一个日记本,并写了一段留言,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雷锋日记》中的那段话,当时不便签真名,雷锋想了想说:"就写黄丽吧,黄王同音,丽为天生丽质!
后来,王佩玲离开农场辗转安徽,湖北等地,与雷锋失去了联系,六三年三月六日中午,王佩玲突然发现报纸刊登毛主席的题词和雷锋的优秀事迹,至此才知道心爱的弟弟已改名并已离开人世,王佩玲大病一场.
一九六五年,27岁的王佩玲结婚成家.
牺牲经过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木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雷锋事迹1: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雷锋事迹2: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青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雷锋事迹3: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事迹4: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 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雷锋事迹5:牺牲经过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本文资料来源于《雷锋日记选》和《雷锋全集》,并无半点篡改或断章取义,请大家自己对证。
雷锋演义之一:照顾一位老太太的故事
题注:如果是记者在雷锋事迹的基础上“演义”雷锋故事,我们应该批评记者,可是,下面你将看的是雷锋自己“演义”自己的事迹!
1960年6月Ⅹ日 雷锋日记
因公外出,我在沈阳车站,看见了一位老太太,在汽车旁边焦急的徘徊着,像是有什么困难。我上前询问,一看证明,原来这位老太太是从山东来部队找她儿子,路费用光了。我了解清楚后,立即请她老人家吃了饭,并且给她买好到她儿子驻地的车票。本月8日,这位老太太的儿子,给我们部队首长写来一封感谢信。
1960年9月 雷锋讲话纪录(经雷锋审阅并修改标题)
小标题:照顾一位老太太
(今年)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阳火车站乘车回抚顺。早上5点,我背着背包刚走近天桥,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走几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赶上前去,帮助老人背起包袱,搀扶她上火车……给老人找了座位……拿出车站买的几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老太太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道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个信封,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市ⅩⅩ信箱第四宿舍”。这个地方我当然不知道。……到了抚顺,我领着老人四处打听,走走停停地快9点了,终于找到了——这个“ⅩⅩ信箱”原来是个保密工厂。……我本不想汇报这件事……谁知,那老人的儿子果真给部队写来一封信,请求领导表扬这位不知名的战士。那天我回连晚了3个小时,想瞒也瞒不住。
以上文字均出自《雷锋全集》。
照顾一位老太太的故事,雷锋在日记中记述的很清楚,故事是由三个环节组成的:1、在汽车旁看见了一位老太太焦急的徘徊,便上前询问——2、这位老太太是从山东来部队找她儿子,路费用光了——3、我立即请她吃了饭,买好到她儿子驻地的车票。
可是,到了雷锋的讲话纪录里面,故事却“演义”为四个环节:1、走近天桥,看见老太太背着个大包袱,很吃力。——2、帮助老人背包袱,搀扶她上火车……给老人找座位……拿出车站买的几个面包,送给老太太一个——3、老太太说她从山东来,到抚顺去找儿子,但又不知道儿子的住处,她掏出一个信封,上面写的地址是“抚顺市ⅩⅩ信箱第四宿舍”。——4、到了抚顺,我领着老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
不但日记中三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又增加了第四个环节。在日记中,雷锋请老太太吃饭有可能,关于买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很“仔细的”,老太太出门更是要算计好路费,甚至坐快车还是坐慢车都要计划好。至于那个“画蛇添足”的第四个环节,明显是在编造,因为雷锋日记中有记载:请老太太吃饭、给老太太买票,之后呢,故事结束了。
“雷锋演义”之二:“抢救7200袋水泥”的故事
一、1959年11月14日 雷锋日记:深夜了,我还坐在车间调度室里,看一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书……。
深夜11点钟了,走出门外……突然下起雨来。陈调度员说,工地上还散放着7200袋水泥。陈调度员急得手足无措……
这时,我猛然想起了党的教导……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跑到宿舍,发动了二十多个小伙子,组织了抢救水泥的突击队,有的找雨布,有的找芦席,盖的盖,抬的抬,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避免了国家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昂首阔步回到了宿舍……
二、1960年11月5日 雷锋忆苦思甜报告:
1959年8月……李书记买了一本毛主席著作给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到半夜,突然下起雨来,我跑到调度室听说还有7200袋水泥没盖,……我想起了向秀丽,想起了毛主席的教:“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这时,我马上叫起二十多个青年,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盖(在水泥上)了……
三、1960年末 雷锋讲话录音:
有几天晚上,我学习毛主席著作到半夜。我们那个王师傅开会回来,他对我讲,小雷你怎么还没睡觉哇。我就对他讲,为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不想睡觉哇。
王师傅讲,气象台预报今晚有大雨。当时,我想到工地上还有很多材料,打湿了不好办,我就跑到调度室,告诉了调度员。调度员才想起前天工地刚好运来7200元水泥,没有东西盖呢,他急得没办法。
我就马上往外跑,我一直去找工会主席,找车间领导……我把自己的一件棉大衣脱下来盖在水泥上……又跑到宿舍,把自己的被子、褥子一起拿出来盖在水泥上。当时我一面跑一面叫,叫来20多个工人同志,组织了一个突击队,我们找来一块大雨布,很快就把水泥盖好了。
第二天,党委书记天还没亮,就到办公室里来,当时我在办公室看毛主席著作。
为了让网友看的更清楚,我把这个抢救7200袋水泥的分成四个环节,每个自然段一个。大家先看着,雷锋是怎样不断的“改编”自己的先进事迹。至于改编事迹的目的,大家见仁见智,我先不下定论。
有些网友说雷锋因当时“年幼”,记不清解放前的事情,我的质疑有点小题大做。那末,就请大家看看“雷锋演义”,这些可都是刚刚发生的故事,并且雷锋此时20多岁,记忆力正是最佳时期。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难道雷锋也记不清,在讲台上就可以“信口开河”吗?
(1) 59 年11月14日的事,记得是当天的事。当时所述说的是用雨布、芦席去盖水泥的。60年11月5日在回想时,说起一年前的保护水泥,“把自己的棉衣、被子拿去盖”。
(2) 59年11月14日:盖完水泥是“昂首阔步地回到了宿舍”,可是60 年末的日记变成“第二天,党委书记天还没亮,就到办公室里来,当时我在办公室看毛主席著作。”。
(3) 59 年和60年11月的日记都说是“半夜”或“11点”下起雨来;而60年末的讲话录音说是“听王师傅讲要下雨”, 才想起工地上有材料,才跑到调度室。
雷锋在1959年11月14日日记中记载的是“坐在车间调度室里,看一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书”。
但是到了1960年11月5日,在雷锋的忆苦思甜报告中,却变成了“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到半夜,突然下起雨来,我跑到调度室听说还有7200袋水泥没盖……”
对比一下,不但读的书有变化:由原来的“介绍毛泽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小册子变成了赶时髦的“毛主席原著”;而且读书地点也有变化:不是坐在“车间调度室”,至于转移到什么地方雷锋没有交待。但是,地点变化之后,雷锋就必须主动跑到调度室去,主动的知道“还有7200袋水泥没盖”。于是,“雷锋精神”在雷锋这里又一次得到“升华”。毛泽东曾赞扬雷锋“此人懂点哲学”,我看还应该增加一句:“此人很善于给自己贴金”!
“雷锋演义”之三:“义务劳动治肚子疼”的故事
题注:有些网友为雷锋辩解,说建国前有些事情记不清,语言失误,在所难免。可是,这篇故事可是发生在两个月前的,难道雷锋还是记忆不清??
一、1960年9月 雷锋口述
1、前两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到卫生连看病回来,
2、走在半路上,看见团部前面正在建筑楼房,心想。领导上经常讲要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我就跑到工地找到一辆手推车,帮助工人推起转来……
3、工人们感到很奇怪,从哪里来了一个解放军战士帮助推砖?一位穿蓝制服的同志走到我面前……问我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这下把我难住了:不说不好,说吧,你们准又是一通表扬……他们一定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好说了。
4、……我一气干到快吃晚饭了,回到连队。傍晚,工人们敲锣打鼓来到我们连,送来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参加点劳动,我的肚子反而不疼了,所以我开玩笑说:参加义务劳动能治病……
二、1960年末 雷锋录音报告
1、有一个星期天,……那一天我肚子痛,我到卫生连看病的时候,医生不在家。
2、我刚走出卫生连,就听见工地上的广播站广播:“工人同志们,加油啊,现在运砖赶不上需要了。”……我想到,这是革命的需要。我也想到应该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我就跑到工地上和他们一起推砖……我又想到一个人要顶两个人干……就拿辆车子,在那推一车就推六十几块……
3、工地广播员跑来了,说:“解放军同志,叫什么名字呀……我说:我呀,不告诉你。后来,又来了三个工人同志,其中一个跑过来和我握手,他说:“解放军同志,你是那个部队的……?”我也没有告诉他……后来一个同志在旁边对我介绍说,这个同志是我们建筑公司的党支部李书记……我想这是我应尽的义务,我就没有(把名字)告诉他。后来,李书记就把我的衣兜解开了,掏出我的驾驶执照,看了我的名字,知道我是那个部队的,他马上让广播员广播了。
4、广播之后,又用一张大红纸写了感谢信,工人们敲锣打鼓给我送来了……那时候,我的肚子也不痛了,早上没吃饭也不知道饿了……
注:a、以上文字都出自《雷锋全集》绝无篡改或断章取义,如果你有时间拜读全文,你会更加恶心
b、1、2、3、4、是我加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雷锋是如何“信口开河”,为自己的“事迹”“锦上添花”。。
“雷锋演义”之四:“参加抗洪抢险”的故事
题注:有些网友为雷锋辩解,说建国前有些事情记不清,虽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难免。可是,这篇故事却是发生在一个月前的,四个环节没有一处“保持一致性”,难道雷锋还是记忆不清??
一、1960年9月 雷锋口述
1、8月3日那天,我们连接到命令,到郊外上寺水库去抗洪抢险。当时,我身体不好,连长让我在家执勤。我讲了价钱:“在这种时候,不能把我留在家里!”……
2、到了水库,大家挥舞锹镐越干越欢……一不小心,我手中的锹被塌下的土方打掉了……我只好用手当锹挖泥,手指挖破了皮,但我想到过去的苦……我继续干。连长见我用手挖,就让我搞宣传鼓动工作。于是我马上收集好人好事,口头广播……
3、一连干了四天,我病倒了,晕倒在堤坝上。同志们把我扶到一个老乡家,连长让卫生员看着我,不让我再到工地去。
4、……我从挎包拿出日记本,第一眼就看见黄继光的像……我用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说服了卫生员,又跑到工地上去了……
二、1961年1月5日 雷锋在辽宁省实验中学的讲话(录音)
1、一次,发了大洪水,我们部队出发防洪抢险。连长看我个子小,不让我跳下去,哪里的水齐我这(没有录像,看不见雷锋比划哪里)。我想我一定要跳下去。
2、我也想到在这样艰苦环境下,一定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我看见好人好事马上就表扬,我发现一个同志他的铁锹坏了,他就用手挖泥……马上到广播站去广播……看到一个战友没穿雨衣……就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给战友穿上了。那天晚上,整整战斗了一夜。
3、到第三天我生了病,一天没吃饭。连长叫我休息,我想到一定不能休息,一定要干。这时候连长叫来一个卫生员,那个卫生员把我拖到房里边,看着我。
4、我走到房里以后,就打开自己的日记本,看到黄继光的英雄照片……,因此,我想到在这样艰苦环境下……绝对不能后退。后来,我和卫生员说:“卫生员,你等一下,我去解手去。”我就借解手的机会,跑到了工地上……
点评:同一个事迹,雷锋做了两次讲述,在关键情节上全都自相矛盾:就拿第3环节来说,第一次讲述是说自己“晕倒在堤坝上,同志们把我扶到一个老乡家”,第二次讲述中却变成了“连长叫我休息,我想到一定不能休息,一定要干。这时候连长叫来一个卫生员,那个卫生员把我拖到房里边,”其他环节的编造,大家一定会比我看得清楚。
注:a、以上文字都出自《雷锋全集》绝无篡改或断章取义,如果你有时间拜读全文,你会感觉更加“生动”。
b、1、2、3、4、是我加的,目的是便于“比对”。让大家更清楚雷锋是如何“信口开河”,为自己的“事迹”“锦上添花”。
雷锋演义之五:不喝汽水喝自来水的故事
题注:有些网友为雷锋辩解,说建国前有些事情记不清,虽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难免。可是,这篇故事却是发生在两个月前的,难道雷锋还是记忆不清??
证据一 1960年9月雷锋口述:
今年7月份,我去军区参加体育运动大会,天气热得跟,不少同志都跑到场外买汽水喝,我也想买一瓶,掏出钱往外走,发现那里有自来水管,我又把钱收起来,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
证据二 1960年末 雷锋报告(录音):
比如,我今年7月份的时候,参加了军区体育运动比赛大会,天气比较热,有的同志就出去买汽水喝,当时我口也很渴,也想去买一瓶,我掏出了三角五分钱,但又舍不得,我想这三角五分钱可以买一个笔记本子学习文化,我就没有买。
证据三 1961年1月5日 雷锋在辽宁省试验中学的讲话(录音):
7月份,我参加体操运动员比赛大会,那时,天气比较热,好多同志比赛完了都出去买汽水喝。当时,我也很渴,也想买一瓶,但是又舍不得这钱哪……我就没有买,到外面找了一个凉水管子,漱一下口。
简评:
一、好多同志都买汽水,唯独雷锋不买,你看他多高尚,提醒网友注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雷锋的一贯作风,以后你会看到更多的证据;
二、第一次报告是“发现那里有水龙头,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下一次报告却变成了“到外面找了一个凉水管子,漱一下口”——从被动的发现水龙头,到主动的找凉水管子,雷锋的伟大形象又拔高了许多;从“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到“漱一下口”,雷锋的形象又文雅了许多!
你喜欢这样一个“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吗?这可以雷锋自己编造的!
雷锋演义之六:一个晚上连作三件“好事”的故事
题注:有些网友为雷锋辩解,说建国前有些事情记不清,虽然前后不一,但在所难免。可是,这篇故事却是发生在一个月以内的,难道雷锋还是记忆不清??
1960年末 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报告:
(原文引自《雷锋全集》199页,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之嫌,原文抄录,一字不差)
我学习毛主席的每一篇著作,都要联系实际。我学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以后,就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比如,有一天晚上,那是冬天,我们大家都睡在一个简陋的营房里面,天特别冷,又刮着北风,下着雪,炉子烧得很旺。在半夜的时候,我起来解手,看见炉子座板把地板都烧坏了,当时,满屋都是煤气。我想,同志们都睡得很香,现在煤气这么多,万一要是中了毒,会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我马上到外面打来水,把炉子浇灭了,又把地板上上的火浇灭了,我还把窗户、门都打开了,不一会儿屋里就变得非常冷啦,冷清青的。我又想,如果这样冷的话,把大家身体冻坏了也不好办,就到外面找来小木头柴,又把炉子重新生着了,一直把屋子弄得暖乎乎的,我才睡觉。
简评:
一、初读一次,深受感动:你看,雷锋这个晚上做了多少好事——1、为了不让战友煤气中毒,“我马上到外面打来水,把炉子浇灭了,又把地板上的火浇灭了”;2、浇灭了炉子,屋子里充满烟、汽,雷锋“把窗户、门都打开了”,让屋子里空气新鲜;3、空气新鲜了,屋子却变冷了,怕把“大家身体冻坏了,就到外面找来小木头柴,又把炉子重新生着了”。一个晚上连做三件好事,救了一屋子战友的性命,岂不感人!
二、再读一遍,漏洞百出:
第一、简陋的营房怎么会铺地板?
60年代在辽宁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当时的营房,只有团以上干干部的办公室或者宿舍才铺地板,士兵宿舍都是水泥地面或者砖地面。铺地板的房间没有烧炉子的,有的安装了暖气,有的使用“火墙”,雷锋的“简陋的营房”怎么会铺着“地板”?
第二、 “炉子座板”怎么会“把地板都烧坏了”?
北方的铁炉子下面有一个“板座”,目的就是让炉膛里掉下来的炉灰不直接落在地面(或地板)上,再一个作用就是隔绝燃烧着的煤炭的热辐射,防止地板被烤焦,因此,“炉子板座把地板烧坏”的可能绝不存在。
第三、即使有一些火炭从板座上跳出来,跑到地板上,地板可能被“烫煳”,但仅仅是一点点而已,靠几个火炭是绝对点燃不了地板的。
第四、即使出现了那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第一个发现者也不应该是雷锋——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部队晚上除了站岗的哨兵以外,还有一个“带班”的,责任之一就是监督岗哨不睡觉,另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巡视宿舍,冬季给炉子添煤,看看有没有煤气,或者给喜欢蹬被子的战士把被子盖好。雷锋所在部队的带班的干什么去了?
第五、就算带班的偷摸睡觉去了,雷锋发现了危险,一个正常的人会像雷锋那样处理这场“灾难”吗?地板即使被火炭烫焦了,顶多冒一点烟而已,如果确实着火,只需要用脚一下子就可以踩灭,雷锋不但不这样做,反而“到外面打来水,把炉子浇灭了,又把地板上上的火浇灭了”,你说雷锋是聪明还是犯傻?
第六、按照雷锋的做法,把水浇进“烧得很旺”的炉火之中,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壮观景象:随着雷锋把水倒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战友们都被“轰”的一声巨响惊醒,巨响同时,“蘑菇云”冲上天棚,紧接着,水蒸气弥漫整个宿舍,让人看不见东西,每个人的鼻子里都灌满了二氧化硫的臭鸡蛋味,10秒之后,随着蘑菇云升起的“炉灰”纷纷扬扬的落在所有雷锋战友的脸上、被子上。善于表现自己的雷锋竟然没有描述这一戏剧性情节,你不感到奇怪?
三、冷静思考,又是一假:在雷锋所有好人好事的“自我记载”中,对于他所服务的对象的反应都不是轻描淡写的,唯独这件“连做三次”的好事,却没有战友的反应。为什么没有?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以不可能有反应。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雷锋当场遭到的不会是战友的赞扬,而是战友的臭骂:谁让你这样瞎折腾?
雷锋演义之七:(标题暂缺)
1960年初 雷锋报告(录音):
我入伍后,指导员经常给我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我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在工作中埋头苦干。有一天,我看到厕所粪池满了,第二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来去掏厕所,干了一个早晨,累的满头大汗还没有掏出多少。起床后指导员发现了,他亲切的对我说:“……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力量才是大的。”……从此以后,我就事事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和我有起前进。(原文引自雷锋全集264页)
1961年10月2日雷锋日记:
我做事,老好一个人去干,不爱叫别人,生怕人家不高兴,就拿扫地来说,我每天早晨忙的不可开交,有的同志却闲着没事,自己累得够呛,可是扫的地段不大。有时室内外卫生没有及时打扫,首长看了不满意,我为这个问题真有点着急。
今天连长找我谈话,句句打动了我的心。他说:“火车头的力量很大,如果脱离了车厢,就起不到什么作用。……”连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今天我发动了全班的同志,打扫卫生,……很快就把室内外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后我无论做什么,一定走群众路线,……。(原文引自雷锋全集48页)
简评:(暂缺)
我也想走一走群众路线,欢迎网友填空。正反意见全都欢迎。
八:雷锋无法做到却又写进日记的“好事”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没有做过的“好事”也写进日记,你会怎样看待这个人?
请看1961年4月30日雷锋日记:
“今天,司务长发给我们两套单军衣和两套衬衣,我只领了一套,剩下的两套衣服交给了国家,以减少国家的开支,支援国家建设。”
再看1962年5月8日雷锋日记:
“今天部队发了夏天的服装,本来是每人发两套军服,两双胶鞋……为了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减轻人民的负担,…我只领了一套单军服,一双新胶鞋……”
我也当过兵,尽管比雷锋入伍晚了十年,但是部队发放服装的事情我亲身经历过:当兵第一个春天每个人发两套夏装,这是事实,但是从此以后,每个春天只发一套夏装,而且是交旧换新。雷锋是1960年入伍的,61年,62年根本就不可能再领取两套夏装,在此问题上,我特意还请教了60年代入伍的老兵!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雷锋不但把他的这些事迹写在日记上,还在他读过的毛主席著作上作了“眉批”,请看雷读过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23页上雷锋留下的笔迹:
“今天司务长给我两套单军衣和两套衬衣,我只领了一套,剩下的交给了国家,以减少国家的开支,支援国家建设。”
看到这些,我只能说,雷锋不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实际上他送给住院的疗养员们一斤苹果都不厌其烦的写了一封落款清楚的《慰问信》),而是“没有做的好事也要留名”。这也许是真正的雷锋。
九:雷锋与“牙膏皮”的不解之缘
一、1960年末或者1961年春节后 雷锋《一辈子学习毛主席著作》录音报告:
我到处捡牙膏皮子,因为牙膏皮子里面还有剩下的牙膏,把它挤出来装在一个瓶子里自己使用,我都没有买过牙膏。我一共捡了80多个牙膏皮子,卖了两块多钱,我把这些钱交给了指导员
二、1961年11月8日 雷锋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四、节约
(一) 过年两斤苹果和糖票;
(二) 从垃圾堆捡一双破袜子;
(三) 一把牙刷,72个牙膏皮
(四) ……
三、1962年6月29日雷锋讲话提纲《做一个优秀的校外辅导员》
建设街小学有些小朋友爱花零钱……我把(小朋友)带到部队,搬出自己的节约箱给他们看,有个同学看到我捡了大半箱牙膏皮,便吃惊的说:“哎呀!怎么捡了这么多?”我就对他说,这是我平时在水沟里、垃圾堆上一个个捡来的。站在旁边的一位同学说:“真是滴水成河,积少成多呀!”过后,他们真的做了节约箱,捡了不少碎铜烂铁、牙膏皮、螺丝钉等。
简评:60年初雷锋入伍,到年末捡了80多个牙膏皮,姑且算它是真的,因为雷锋把两元多钱交给了指导员,用钱可以证明确有其事。但是,又过了近一年,雷锋在沈阳军区汇报自己入伍以来的节约事迹时,牙膏皮却变成了72个?为什么时间多了,牙膏皮却又少了?
但是大家不必着急,雷锋捡的牙膏皮数量在62年上半年有了跳跃式的发展:按照雷锋的说法半年捡了大半箱,他的节约箱“大半箱”装上100个没有问题。问题是,雷锋所在部队在雷锋入伍后就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勤俭节约是大家学习的主要内容,虽然我们不要求“立竿见影”,但是多数战士也应该像雷锋一样“捡牙膏皮,挤牙膏底”才对。那么,雷锋的牙膏皮究竟从哪里捡来的呢?我不知道别人,我们家当时没有节约箱,但却有个节约抽屉,牙膏皮就扔在那个抽屉里,但是第一目的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做钓鱼线的缒子(注:当时的牙膏皮是比重很大的铅制造的),如果用不了才卖给收破烂的。
十:雷锋是如何学会理发技术的?
1961年5月20日雷锋日记
目前我们的军事训练很紧张……有些战友连上街理发的时间也抽不出来……首长给我们买了三套理发工具,要我们自己互相理发,可是又没有人懂得理发技术,咋办呢?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后。心里开了窍,毛主席说:“你要想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毛主席的教导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请教理发师傅……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第一次给战友理发时……他说剪刀夹的头发疼,不剪了,开头一次学理发失败了。
但是我没有灰心,又拿起毛主席著作看,毛主席说:“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鼓足勇气,午休不睡觉,跑到理发店学习……终于学会了理发。
网友们,你们如果遇见这类问题,会到毛主席著作里找答案吗??我们一个正常的人不见的弱智到如此地步吧!
雷锋我一直认为他很聪明,不会是弱智。
那么,是说假话吗?
雷锋故事:一天,在电影院里,电影还没开演。一个姓贾的小学生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个解放军叔叔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觉得挺奇怪: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怎么还在看书?小学生探头一看,原来是雷锋叔叔。雷锋是他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雷锋叔叔,这么一点时间,你还看书啊?”:小学生非常好奇地问。雷锋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时间短,可是看一页算一页,积少成多嘛!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雷锋问小贾:“你对学习抓得紧吗?”小贾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紧!”雷锋亲切地说:“不抓紧可不好。你们在学校里学习,太幸福了。一定要认真地学。”
雷锋就是用钉子精神去刻苦学习的。雷锋是一个汽车兵,整天开着车到处走,没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学习。他总是千方百计抓紧点滴时间来学习。他把书放在挎包里,随车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别的事,就打开书看一阵。每天晚上出车回来,总要挤出一点时间学习,有时候熄灯睡觉了,他还找地方去看书学习。他晚上常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
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196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忙了一个礼拜的战士们有的上街买东西、逛公园,有的看书、写信、洗衣服。战士小于见雷锋吃完早饭趴在床上看报,以为他又要学习了,就一把夺过雷锋手里的报纸,说:“起来,跟我上公园转转去,今天禁止你学习一天!”雷锋这天肚子疼,没有跟小于上街。他想,今天夜里还要出车呢,肚子老疼怎么办?就跑到团部卫生连去看病。值班军医给他看了看,开了一些药,说:“你是夜里着凉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锋从卫生连出来,走到半路,看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正在开展劳动竞赛。大喇叭里放着歌曲“社会主义好”,推车的,挑担的,来来往往。雷锋近前一看,一块木牌上写着:“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雷锋心想,真不简单,不久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马上就要变成一所小学了。他突然听大喇叭里喊:“运砖的同志们注意!砌砖组的同志大显身手,砌砖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纪录,运砖组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听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飞奔过去。
在一个烧水棚旁边放着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烧水的老师傅见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车干什么?”雷锋回头说:“老大爷,我借这车用一用!”老大爷说:“我们的车不外借!”雷锋笑了笑,说:“老大爷,我就在这儿用!”老大爷才明白,这个解放军要帮忙干活,说:“怎么,你要帮咱们工地推砖啊!”雷锋说:“今天我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说完,推起车就飞快地走了。雷锋一连推了几车砖,身上出了汗。他把军装脱了下来搭在车把上,越干越欢。工人们都好奇的看着他,有的说:“同志,谁叫你来干活的?”雷锋笑了笑说:“是你们把我吸引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星期天也不休息盖小学,今天我也没事……”说着,他又推着车走了。雷锋一边推砖一边想:自己小时候上不了学,现在国家这样关心少年儿童,给他们创造这样好的学习条件。雷锋一鼓作气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湿透了背心。那位老师傅给他端来一碗开水,雷锋一饮而尽,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车。雷锋正干的起劲,工地上的女广播员跑了过来,问雷锋:“解放军同志,你是那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雷锋刚要开口回答,见那女广播员打开笔记本,忙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你来参加劳动,给我们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写篇表扬稿表扬你!”雷锋说:“这有啥表扬的?我今天没事,到这儿干点活,这是应该的。”女广播员还不放过雷锋,说:“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锋说:“你要写稿表扬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说说为什么参加义务劳动吧!”“为什么?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呗!”雷锋回到营房后,对参加义务劳动的事一字未提。可是,过了一会,一支队伍敲锣打鼓来到了部队驻地。连长和指导员一看,队伍前面几个人抬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才知道雷锋又做了一件好事。
王二小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书上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