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和农历都有平年和闰年。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它实质上是一种阳历。
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创立的。最初取一年为365日。为了协调历法年与回归年的长度,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对阳历作了修改,制定儒略历。公元前8年,凯撒的侄儿奥古斯都又对儒略历作为调整。儒略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共366日。这样,儒略历历年平均长度便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7078日,400年约差3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末期,累差约为10日。为了消除了这个差数,教皇格里高利(一译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10月15日,中间消去10天;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能被4除尽的年份仍然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比原来减少三个,使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更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经过这样修改的儒略历叫格里高利历,亦称格里历。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采用,所以又叫公历。中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当时仍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公历有闰日的一年叫闰年,农历把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公历除掉公元100,200,300,500,600,700,900......等是平年外,其他只要能被4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如:公元2000年,2004,2008...是闰年,而2100,2200,2300是平年,2400年又是闰年。
农历3年1闰,5年2闰,19年7闰,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恒星日是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这是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日公转造成,是目前人们使用的时间。
由于地球一面自转,一面又绕太阳公转,因此,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约3分56秒。此外,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称为回归年,1回归年=365.2422太阳日= 366.2422恒星日,即在1年时间内,太阳日数比恒星日数多1日,这多出来的1日就是因地球公转引起的。
而这个一个回归年就是四年--
所以就是四年的时间多出来一天--
多出来的一天就加在了二月
然后就是四年多一天--
多了一天的那一年就叫做闰年
其他年就叫做平年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组织天文学家编订流行至现在的公历时考虑到并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