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体岩石学研究是地质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花岗岩中的岩石包体被地质学家视为地壳深部的天然样品,是人们了解地球深部的 “探针”。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花岗岩类岩浆起源、演化及其动力学环境问题,而且对于揭示地壳深部结构、成分性状,探讨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以及指导找矿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中所含的岩石包体不同。一般来说,S型花岗岩中多以富云包体为主,并被视为地壳部分熔融的耐熔残余物;而I型花岗岩特别是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的岩石包体则多以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为主,且被视为岩浆混合的产物(Didier,1991;Castro,1991)。Castro et al.(1991)通过对西班牙Iberia地区海西期褶皱带中花岗岩的野外地质关系、显微结构(如岩浆混合带、包体与寄主岩的关系、具受熔蚀的斜长石核心等)以及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如较大的Sr、Nd、O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等)研究,指出许多造山带花岗岩的形成都包含了岩浆混合作用,并提出了H型花岗岩的概念。国内不少学者对花岗岩中的包体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包体成因分类(王德滋等,1992;徐夕生等,1993;杜杨松等,1994),并对部分类型包体的地球化学、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作了深入研究(周珣若等,1993)。本书作者试图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铜陵地区侵入岩中的包体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探讨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浆作用动力学过程。
花岗质岩浆的上升及岩体定位机制是岩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花岗质岩浆的上升及岩体定位机制主要取决于一定构造背景下的区域应力场特征和岩浆的物理性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花岗质岩浆的上升明显地受张性断裂、裂隙带或剪切带的控制,岩体定位机制主要为岩墙扩展作用(Petford et al.,1993)。Clemens和Mawer(1992)提出了花岗岩浆上升的破裂增生模式,即花岗质岩浆自身在地壳中产生必要的张应力条件而上升。国内学者张志强(1992)对湖南衡山花岗杂岩体及其西缘韧性剪切带的磁性组构进行了研究,指出该杂岩体是伴随着断裂活动而上升定位的。马昌前(1988)对北京周口店花岗岩体及其中的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应变测量研究后认为,该岩体的侵位机制为气球膨胀作用。众所周知,岩浆的熔体结构制约着岩浆的流变性能,而岩浆的流变性能是影响其上升定位的内在因素。因此,按聚合作用模式计算熔体的聚合程度,进而确定岩浆动力学参数与岩浆上升定位机制的关系,是岩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