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长城其实没卵用,因为当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北元残余的蒙古诸部,比如之后的瓦剌和鞑靼,但是最后这一点根本做不到。且不说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就是世宗时的庚戍之变,明长城可说是如同虚设,鞑靼人屡次突破边境,攻陷占领边城要塞,乃至把整个山西打穿了一遍。
鞑靼可汗阿勒坦时期,攻克过的边境城池,就有石州,朔州,延绥,松子岭,朔州,广昌,古北口等十七座,最惨的是大同,曾经从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一年,连续三次被他占领,死在他手里的明朝边将,嘉靖年间累积有总兵四人,副总兵俩人,参将六人,游击四人,游击四人。
明修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族和女贞族的边境侵扰。明代大规模修长城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为了阻止蒙古人进中原,大规模地在在山西、陕西、内蒙修长城,防止蒙古人进攻。
明代万历后,蒙古一带被大将李成梁打得无还手之力,戚继光开始经营辽东防线,大修防御工事。威继光、李城梁去世后,女贞人崛起,戚继光的辽东长城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后陆续且战且修,直至明亡。
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