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一般打过针了就好了,现在科技发达,医院现在的疫苗都是比较好的,以前是一个星期就打完了,现在是要一个月,总共打5针啊,还有就是注意给狗咬后,应该饮食注意点,不要吃辛辣的,腥的之类的。比喻鱼啊,虾都不要吃。一个月打完针后就好了。不要后怕。最后祝你早日康复。~!望采纳,谢谢
★★★★★★★★★★★★个人建议,仅供您参考★★★★★★★★愿您健康平安!★★★★★★★★★★1、从目前临床上看,一旦被咬伤,不管狗有没有事,尽快去打疫苗是最佳的选择。2、只要在发病前注射疫苗,这都是正确的医学处理方法。3、至于感染的机率有多大?一般比较难说的,因素很多。 ★二、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 答:不一定,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30%-70%的人发病。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 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 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位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八、狂犬疫苗必须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 24 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吗?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这时,前一针或前两针的接种剂量应当加倍。★★★★★★★★★★★★个人建议,仅供您参考★★★★★★★★愿您健康平安!★★★★★★★★★★
被狗咬了,24小时内打针,再感染狂犬病的几率极低。
正常打完了.做个抗体检测.抗体足够高的话是不会得狂犬病的.当然抗体不够继续打疫苗
0几率 打了针 一般就没有几率再得狂犬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