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看菩萨是怎么看待布施的吧,根据南传上座部菩萨道:
当乞求者来讨东西时,菩萨如此省察:「这人在给我行至善的机会,我不可错失此良机。」「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我应该不求而给,何况人家亲自求我。」「强烈倾向于布施的菩萨四处寻找欲接受布施之人,而现在由于我的福报,竟然有乞求者亲自来接受我的布施。」「虽然接受财物的是受者,然而我才是真正的受惠者。」「我应利益众生如利益我自己。」「若无人来接受我的布施,我怎么能够修习布施波罗蜜?」「我应该只为了给予乞求者而赚取与累积财物。」「何时他们才能不请自来地给予我机会行布施?」「我如何才能亲切地对待受者,而他们又如何才能和我变得友善?」「如何才能在布施之时与之后充满喜悦?」「如何才能使受者到来?」「又如何培育倾向于布施?」「如何才能获知他们的心思,而无须请教地提供他们所需要之物?」「当我有东西可布施,而又有人愿意接受时,若我没有布施的话,那将是我极大的错误与损失。」「如何才能布施我的生命与肢体给予乞求它们的人?」
菩萨不单只是省察如何成就布施波罗蜜,而是肯定也会付诸实行。当我们的菩萨是维山达拉王时,他把自己亲生的儿女布施给一个很坏的婆罗门,也把妻子布施给化为婆罗门的帝释天王。我们的菩萨不单只是把属于身外物的亲爱的妻子、儿女拿去布施,他也把自己的生命布施给其它众生。在其中一个过去世,我们的菩萨是个王子。有一天他去到森林时看到饿得快死的母老虎及它的三只小老虎。当时那王子的心中生起了极强的悲心。为了救它们,他爬上悬崖跳下来,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布施给它们。这是一种至上的布施。当我们的菩萨是动物时,他也能够实行这种布施。有一次我们的菩萨是只野兔子时,它很喜悦地跳上由化为婆罗门的帝释天王所起的火堆,想要把自己的身体作为食物布施给他。
就我的理解,虔诚是虔诚,但不一定正确。
就是说如果目的是在享受来世福报的时候,这样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来世也是虚幻、轮回中的个体不是现在的自我,这个角度看,来世的福与现在的我都是“苦”的流转变化,没有永久的享乐,只有超出轮回才是得到解脱。所以说追求来世不是佛教的思想。
修佛即是净化与升华自己的人格,领悟宇宙空间的奥秘,至高境界之时,从而达到超脱六道轮回之苦,永享极乐.布施只是修行的一部分,布施是福根,种下福根必有福报,而区别只在与修行与领悟境界的不同,为来世福报,种今世福根,但必须心存善念,无恶无邪,即算是虔诚!
这是散财 不是虔诚 有意而为之 不会有功德 只是会有福报 在下辈子
虔诚算得上,但还是有漏。
如不回向往生净土,福报享尽就会堕落,而且福报越大,造恶业的可能性也越大,将来堕落得也越厉害。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