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是谁

2025-02-24 14:26: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大姨妈是民间对于月经的通俗说法,所以大姨妈就是月经。什么是月经?月经就是因为卵巢的周期变化引起体内的内分泌环境激素水平的周期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增生、分泌、脱落及出血。出血的第一天是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之间称为月经周期。流血的天数称为行经的天数,正常的月经通常是21-35天,平均是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叫经期,一般在2-7天之间。经期流的血叫月经血,它的总量一般在20-80mL之间,如果大于80mL就叫月经过多,小于20mL叫月经偏少,小于10mL叫月经过少。月经血包括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宫颈和阴道的分泌物,子宫内的出血一般呈现暗红色,除了血以外,还有子宫内膜的碎片、宫颈黏液及阴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大多数的月经血是不凝的,只有在出血多等异常情况下才会出现血块。规律的月经是生育系统成熟的标志,第一次月经又称为月经初潮,15岁以后月经没有来潮应当考虑是病理情况,应当予以重视。
大姨妈的称呼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是很多女性对于月经的一共爱称,是子宫发育成熟的标志,一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月经期。在大姨妈来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要着凉,注意清洁卫生,保护自己避免感染的情况。

很多女生亲切的称呼月经为大姨妈,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阴道出血的现象。了解大姨妈的含义,注意来大姨妈的时候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女性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仔细的了解一下大姨妈吧。
  1.大姨妈的含义
  大姨妈也就是指的月经,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大姨妈的来临,是女性子宫发育成熟之后的一种生理现象。月经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然后子宫内膜每个月发生规律性的脱落和增生,而形成的一种阴道出血的表现,一般间隔一个月来一次,每次持续三天至一周。如果排过卵以后,已经受精了,那我们子宫内膜就会变成褪膜样的改变,这个受精卵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精,那么我们的子宫内膜就会属于孕激素撤退,发生剥脱性的出血,每个月就是周而复始,我们就称之为月经。注意观察月经变化,注意月经期间的阴部护理。
  2.来大姨妈时的注意事项
  大姨妈来临的时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月经来潮期间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饮酒,避免饮浓茶咖啡,避免淋雨、涉水,避免用凉水洗头、洗脚、洗凉水澡,要避免衣物过于单薄,月经期不要过于着凉,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足底以及腹部的保暖,可以适当增加衣物。在月经期间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盆浴,减少逆行感染的几率。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因为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所以说女性在月经期的时候,也要注意外阴的清洁这是重要的一点,然后卫生巾要勤换,避免激发感染。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可以多进食一些含钙质、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黑芝麻等等。
大姨妈的称呼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是很多女性对于月经的一共爱称,是子宫发育成熟的标志,一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月经期。在大姨妈来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要着凉,注意清洁卫生,保护自己避免感染的情况。

很多女生亲切的称呼月经为大姨妈,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阴道出血的现象。了解大姨妈的含义,注意来大姨妈的时候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女性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仔细的了解一下大姨妈吧。
  1.大姨妈的含义
  大姨妈也就是指的月经,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大姨妈的来临,是女性子宫发育成熟之后的一种生理现象。月经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然后子宫内膜每个月发生规律性的脱落和增生,而形成的一种阴道出血的表现,一般间隔一个月来一次,每次持续三天至一周。如果排过卵以后,已经受精了,那我们子宫内膜就会变成褪膜样的改变,这个受精卵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精,那么我们的子宫内膜就会属于孕激素撤退,发生剥脱性的出血,每个月就是周而复始,我们就称之为月经。注意观察月经变化,注意月经期间的阴部护理。
  2.来大姨妈时的注意事项
  大姨妈来临的时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月经来潮期间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饮酒,避免饮浓茶咖啡,避免淋雨、涉水,避免用凉水洗头、洗脚、洗凉水澡,要避免衣物过于单薄,月经期不要过于着凉,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足底以及腹部的保暖,可以适当增加衣物。在月经期间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盆浴,减少逆行感染的几率。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因为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因,所以说女性在月经期的时候,也要注意外阴的清洁这是重要的一点,然后卫生巾要勤换,避免激发感染。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可以多进食一些含钙质、含铁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黑芝麻等等。

回答2:

月经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别的动物之间。刺毛鼠 ,母牛、母马、母骆驼、母猪、母羊等也会来月经,某些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为月经。月经期流出的血也叫经血。

月经期间饮食上还应多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富钙食物

研究发现,女性大量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经前期综合征风险。女性每天应该摄入1200毫克钙,7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应多吃低脂牛奶、奶酪、酸奶、强化橙汁和豆奶、三文鱼和维生素D强化牛奶等,并多晒太阳。  

(2)不要错过早餐

为了避免特别饿的感觉,一天三顿应按时,早餐尤其不要错过。如果经前期感觉忧郁,那么错过任何一顿饭都必然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加重经前期综合征。

(3)多吃纤维和瘦肉蛋白

多吃糙米、燕麦和大麦面包等全谷食物,多吃瘦肉蛋白和各种水果蔬菜。纤维帮助体内清除过量的雌激素。多吃蔬菜、豆类、全麦、荞麦以及大麦(不仅纤维丰富,也含有大量的镁)等食品,可摄入更多的维生素B1和B2,对预防经前期综合征非常关键。

(4)少吃糖

甜食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紊乱,进而降低大脑中血清素水平,导致情绪不稳,更易焦虑,诱发经前期综合征。专家建议,少吃或不吃甜食,多喝水,吃些新鲜水果。

(5)考虑补剂

专家建议,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100毫克维生素B6,600毫克钙,至少吃一份富含钙的食物,以及400毫克氧化镁。

(6)少吃动物脂肪

研究发现,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防止经前期综合征。而健康体重离不开饮食控制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建议,少吃会提升雌激素的动物脂肪,以减轻经前期综合征痛苦。其他习惯还包括:保持乐观、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经常锻炼、深呼吸、练瑜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