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肉鸭生长期发生啄羽现象 饲料中缺乏蛋白质或蛋白质品质低、或缺乏蛋氨酸是导致肉鸭啄羽的主要原因。肉鸭一旦发生啄羽,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提高,胴体品质下降。因此,在生长期肉鸭配合饲料中,应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并添加充足的蛋氨酸。
在集约化养鸭中,控制啄羽的最好的方法是断喙,即将鸭喙的上端切短,使鸭喙夹不住羽毛。热断喙是将鸭喙与电热断喙机上的电热片(固定片)接触,烧去鸭喙的上部。在出雏当日断喙,雏鸭可以立即饮水采食,应激较小。
(2)饲养密度适宜 肉鸭在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极快,每只每天的体增重平均能达到100克。饲养密度对生长速度影响极大,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增加死淘率。
(3)预防肉鸭发生浆膜炎 肉鸭的浆膜炎疾病主要发生在21~35日龄阶段。在饲养环境较差的条件下,鸭群非常容易患浆膜炎疾病。病鸭死亡率高、传染快,病原很难消灭,对鸭群的危害较大。能否成功预防鸭群发生浆膜炎疾病是养鸭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
(4)防潮 户外场地潮湿,不但影响肉鸭生长发育,诱发肉鸭患病、肉鸭的羽毛(尤其是胸腹部的羽毛)也会生长不良,甚至脱落,直接影响上市肉鸭的屠体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大鸭饲养管理期间,应注意做好防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