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又称柴世宗,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父亲柴守礼,是后周太祖郭威妻子郭氏的哥哥,柴荣被姑父郭威收养后改名为郭荣。成人之前由于家道中衰,柴荣就投奔姑父家生活。郭威见他为人厚道,办事也认真谨慎,加上郭威当时还没有儿子,家境也不太好,就将柴荣收为养子,而且让他帮着做些生意,管理家政。柴荣也很能干,精心经营,还和其他的商人一起到南方去贩卖茶叶等物,以贴补家用。柴荣做生意之外还不忘读书练武,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出众人才。
即位创伟业
后汉时,郭威任枢密使,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柴荣也不再经商,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开始进入政界。等郭威从邺都发兵进军开封时他奉命看守邺都,抵御契丹。不久养父做了后周天子,他也被任命为澶州节度使,又封太原郡侯。柴荣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澶州遭洪水袭击后,他又率领军民重修道路,拓宽街道,扩建市区,受到官民的好评。由于郭威的儿子们在首都政变时全被杀死,郭威就将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养子身上,想再委以重任,但王峻经常阻挠,等王峻被贬后,才让柴荣担任了开封尹,加封晋王。
养父死后,柴荣被众人拥立继位,柴荣继承了郭威的大业,继续深入改革,心怀统一大志,短短五年的时间,中原地区开始强盛起来,他为北宋的基本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刚继位时,柴荣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最后虽然只有五年,但他的成绩已经非常突出了。
后汉刚灭,刘崇在太原又建立北汉,和后周对峙,而且联合契丹趁柴荣新继位时发兵来攻,也想学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后唐那样,自己做中原皇帝,但柴荣不是李从珂,柴荣亲自领兵出征,像当年的李存勖一样冲锋在前,加上赵匡胤等勇将的奋勇厮杀,竟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刘崇,还将太原围困起来,虽然柴荣不久退兵,但刘崇也惊吓过度,最后得病死了。
柴荣战后对骄兵悍将进行了彻底整顿,处死一批贪生怕死的将领,然后建立精锐的禁军,为此后的南征北战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励精图治
为实现统一大业,柴荣励精图治,在各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柴荣首先从自己做起,他一是生活俭朴,为群臣为将士做出了表率。二是虚心纳谏,为此他还专门下诏要求群臣进言。诏书说得极为诚恳,他说自己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过失,但大臣们却没人指出他的过失,没人说过施政的缺陷。柴荣并没有一味责备大臣,而是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大臣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帝没有和大臣推心置腹地求良言。他说如果没有人上书言事,他就没机会了解大臣的才干与品德,从而不能量才重用。所以他要求文武大臣以后尽量上书言事,即使说的是皇帝的过错也没关系。文笔差一点的也不必顾虑,直书其事即可,然后他根据大臣的表现升降其官职。
为更好地让大臣进言,柴荣还点名让王朴和二十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由此,柴荣得到了王朴那篇著名的《平边策》,以此制定了统一大计。
其次,柴荣进行了彻底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一、政治方面。柴荣打破常规,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充实政府主要部门,提高其办事效率。他又命人整顿了弊病较多、不能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以便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能进入政府机构发挥作用。柴荣对吏治的整顿极为重视,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主持税收事务的孟汉卿由于私自加派税额,被揭发出来,柴荣将他赐死,负责查处的人说法律没有要将他处死的条文,柴荣则说:“朕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威慑众人!”在重修永福殿时,柴荣亲自视察工地,见内供奉官孙延常竟克扣工食,虐待役夫,有的役夫还用瓦盛饭吃,不禁大怒,当场将孙延常斩首。其他贪财的和滥杀投降过来将士的人也毫不留情地处死。就连自己生身父亲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最后罢官流放。对妄加推荐官员以及骗取官职的也或贬官或罢官,严惩不怠。对于五代时期以严酷出名的法律,柴荣也进行了彻底修订。废除了随意处死的条款,废除一些凌迟(即千刀万剐)之类的酷刑。斩杀了几个私自杀死犯人的官员,以示惩戒。又以人道措施来对待犯人,打扫肮脏的监狱,洗刷枷拷,给犯人充足的饭食,有病的允许探视,无主的病人官府负责治疗,严禁使犯人无故死亡。柴荣命人主持修改不合时宜不和情理的法律,成书后又让大臣讨论,最终完成了五代有名的《大周刑统》,这对北宋的《宋刑统》起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经济方面。这方面主要有减轻百姓负担,兴修水利,整顿钱币等。
柴荣认识到了民众的重大作用,因而采取措施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以促进生产,增强国力。首先是降低了税收,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不合理的税收。其次是颁布了唐朝时元稹的《均田图》,元稹看到百姓的近河地被洪水冲毁后,仍按照原来的田数交纳租税,加重了负担,就奏请按照实有土地收租税。柴荣看到后非常欣赏,就下令颁布给各州县,也按照实有土地收税,防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这就大大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柴荣又召集流亡的人给他们田地耕种,既安定了百姓,又能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对于一些退休的贵族也不再免收租税,和百姓一样交纳租赋,即使是历代优惠的孔子的后代也免除了特权,照章缴纳税租。这又间接地减轻了百姓负担。
为从根本上创造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柴荣又命人主持兴修水利,疏通漕运。他还认真治理了大运河和黄河、汴河,水路的畅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整顿钱币 治理佛教
整顿钱币是柴荣整顿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他还大胆地毁掉了铜佛像来铸钱币,促进商业发展。有人劝阻他,他说:“佛主张施善于民,只要是做好事就是奉佛。而铜像怎么能是佛呢?况且我还听说佛以利民为先,即使头和眼也肯献出来施舍众人。假如朕的身体可以救济百姓,我也不会吝惜的。”这些话说得合情合理,毁佛像铸钱不仅整顿了钱币市场,对当时泛滥的佛教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同时,柴荣还从根本上治理佛教,让一些假和尚还俗,因为战乱时期有的盗匪、逃避徭役、兵役的人以及罪犯就以出家作为对抗手段,而且寺庙发展太快使免租税的田地增多,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柴荣加强了对寺庙的管理,禁止私自剃度出家,废除了三万多所寺庙,剩下两千六百多所,僧尼剩六万多人,估计还俗的有六十万人。
柴荣的改革没多久就收到了效果,国家的实力逐步增强,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柴荣就顺应民意,顺应当时南北人民渴望统一,永久结束战乱,和平生活的愿望,开始了统一战争。柴荣的南北征战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收复西面的四州,二是南征南唐,三战取得南唐江北之地,三是北伐夺取了契丹占领的部分领土,柴荣还想继续驱逐契丹势力出长城以外,但不幸得了急病,回来不久便英年早逝。中原与江南的统一到北宋初年才最终完成,柴荣则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南征北战为统一
首先,柴荣向西用兵,西面的四州即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和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东),这四州原来归中原政权管辖,在契丹势力进入中原时,就被后蜀兼并了。百姓将士无法忍受后蜀的统治,重新归附中原的愿望很大,柴荣便顺应民意,派向训和王景发兵征讨,不到半年就将这四州全部占领。
其次,柴荣将兵锋指向了南唐。南唐在十国中实力最强,经过柴荣三次亲征,长达两年五个月的战争结束,南唐的江北领地被迫割让给了后周。第一次时,后周军队进展顺利,但由于后唐将领刘仁赡死守寿州(今安徽寿县),无法攻克,只好退兵。第二年柴荣又一次亲征,强攻拿下了寿州,因为季节不利,撤归北方。第三次用兵,因为准备充足,又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柴荣注意收拢民心,结果后周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个州,并准备渡江南下进攻南唐京城。
南唐中主李景为保江南,派大臣李得明和钟谟前去求和,再献出四州,这样,江北南唐的十四州六十四县尽归后周所有,南唐以后每年还进献大批贡物。
南征取得了全胜,不仅得到江北土地,还镇慑了南汉和后蜀,特别是后蜀,此后再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柴荣北伐,击退契丹。柴荣率领步兵和骑兵共数万人从沧州北上出击,仅仅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占领了契丹把守的三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内)、益津关(今河北文安县境内)和淤关(今河北霸县境内),还有宁州(今河北青县)瀛州(今河北河间)和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三州,总计有十七个县,是五代时和辽交战取得的最大胜利。柴荣还想继续进军,夺取幽州,但不幸突然得病。无奈只好在派将固守各州之后退兵南下,回到开封不久,便病逝于宫中。年仅三十九岁,大志未酬,英年早逝,三十年的宏愿无法实现,确实让人替他惋惜。
《旧五代史》对柴荣的评价极高,说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总结周世宗的文治武功,堪列五代君主第一,所以,柴荣被称为五代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应该是在河北邢台 其实柴荣是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争议的一位皇帝
周世宗??
有争论,争论是涿州还是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