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法云民无能名曰神,而宋神宗有什么无能名的功绩呢?

2025-02-24 02:42:4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也是从网上摘抄的,有点意思:
---------------------
“神”字,按照《谥法解》中的说法,是“民无能名”称作神。孔子所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惟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既是说尧为天子,太伟大了,他的恩惠是如此广博,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称赞他好了。

若从字面含义来说,“神”既然是“民无能名”,那当然就是最顶级的赞美了。那等于是把该皇帝和尧并列了,在《谥法解》中,“神”位于“圣”之上,从目前所见到的谥号、庙号而言,它应该是最高级的赞美了。

但实际上,被称作“神”的两位皇帝,宋神宗和明神宗,历史上的口碑都不怎么的。所以有人就说,这里两位的“神”字,恐怕是褒词贬用了,表明他们的继承者们实际上并不赞成这两位的作为,但又不好意思给他上恶谥,那就干脆用个最顶级的赞美,民无能名嘛,“老百姓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话说回来,这两位的作为,还真是让“老百姓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http://www.hanweiyang.cn/yang/dispbbs.asp?boardID=49&ID=11173&page=1谥法表
------------------------
另外《新宋》作者阿越这么说:

唐代开始,谥号就开始象裹脚布了,不过其实还是有诀窍的,比如赵同学的谥 号,落到那个“圣”字上面,就没错了。别的几乎可以无视。
宋朝历任皇帝的谥号: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北宋排下来就是:大、武、元、明、宣、圣、昭、显、仁
南宋排下来是:宪、成、慈、恭、安、景,此外还有瀛、建、永三国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d8b101008fbc.html(太长了,不多复制)
--------------------------

楼主的功绩之问,当然主要是指变法了。但历史上的变法并不成功,不久后还被当恶法废除。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认为当时在议谥号庙号时,确实是拔高了,这一方面是不好明确评价神宗的变法,另一方面应该是对神宗的努力和人格的认同。我相信不会是暗谕“老百姓都不知道说啥好了”,但后人可以有这样的解读,并用在明神宗身上。宋神宗在前,明神宗在后。

回答2:

这句话真难懂,原来是谥法 云 民 无能 名曰 神。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楼主可能理解有误。网上比较搞笑的说法就是人民看着这个皇帝无语了!也就是说没有发挥出人民的能力的皇帝,我们给他的谥号就是神宗。也可以理解为皇帝比较出色,但是人民的能力有限,就是生不逢时的好皇帝。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神宗。一个就是宋神宗,宋神宗一生致力于改革,但由于宋朝的国体所限,虽然有名相王安石,但也无力回天。明神宗和他很像。前期有张居正辅佐,实现了万历中兴。可是后来由于张居正的死,使国力日下,最终走向灭亡。
这两个皇帝都是那种不好不坏的皇帝,但都可能成为真正中兴的皇帝,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才没能成功,这种皇帝按照谥法,即名神。

回答3:

神宗为庙号不是谥号 宋神宗的谥号是“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谨按谥法。道德应物曰英。经纬天地曰文乘德尊业曰烈。保大定功曰武。穷神知化曰圣。继志述事曰孝。夫乂用三德。以应万邦。非至英乎。缀礼缉乐。陶冶群生。非至文乎。藏用以为神。显设以为业。非至烈乎。不怒而威。不杀而服。非至武乎。嗣天制作。民莫得名。非至圣乎。继述前烈。慈惠爱亲。非至孝乎。皇皇乎真丕天之大律。王者之绝业。惟备道全美者。乃能与于此。粤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为号者。抑神也者。妙万物以为言、而难其称欤。抑天之所启、以配大行之庙乎。书载益称尧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盖圣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大行皇帝尊谥。自天锡之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曰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