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在现代战争中有什么作用

2024-12-15 13:38: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于复杂地形的快速突击和中长途行军,以及当部队油料不足时充当机动部队,夜间突袭也是不错的,一些没钱买车的国家还是用骑兵的(骑兵加RPG,坦克的恶梦)。中国的骑兵好像还是在用81步枪吧~
  接上一段百度知道的东西:
  有的,在内蒙古自治区,我军还保留最后一个骑兵营:

  《解放军报》曾报道:“骑兵,作为兵种已经在中国军队中取消。 ”那么我们眼前的这个号称“中国骑兵第一营”的部队,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人民解放军十分重视骑兵部队建设。1928年,中国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成立,标志着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诞生。1933年,红军组建了骑兵团,3年后发展成骑兵师。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已拥有了12个骑兵师。骑兵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之后,荒漠剿匪、西藏平叛……我骑兵部队为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再立新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骑兵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曾称雄天下的兵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而然地退出了战争舞台。然而,由于内蒙古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戍守边关的特殊需要以及执行自治区的重大庆典礼仪、拍摄历史影片等任务的特殊性,共和国在新时期进行的“百万大裁军 ”中,依然保留下这座北靠阴山、面向黄河的骑兵的营盘。

  骑兵营的军马,刚入伍时都未经调教,野性十足。营区一角矗立着几排宽而不高的土墙,就是专门为新战士进行骑术基础训练准备的。新战士要在这些墙上反复练习上下马动作,骑在“墙背”上不厌其烦地练抽刀、挥刀、举枪、瞄准。可以说,骑兵两胯间的老趼就始于这磨秃了修、修好了又被磨秃的土墙上。新兵盼骑马,可乘马训练苦上加苦。军马认生,新战士乘骑首先要过挨踢、挨咬、挨摔的关口,受了马的委屈还必须“忍气吞声”,因为稍有不慎就会伤害骑手与“ 无言战友”之间的感情。谁不流几身汗、不掉几斤肉、不脱几层皮?战士们说: “没有伤疤的人肯定不是骑兵!”

  战士与战马之间的感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冬天进行长距离铁路输送,官兵们舍客车而与坐骑同在一节闷罐车里,为的是能相依相偎,共披一件皮大衣;炎夏在大戈壁深处拍影视片,常常是人马共饮一桶水,官兵习惯于先饮战马,宁可自己口干舌燥也要让马多喝几口。冬季训练,战马汗流浃背,官兵汗浸棉衣。他们坚持先遛马、后更衣,情愿自己冻着也要让马消消汗防止受凉感冒。新春佳节,上级关怀戍边官兵,送来新鲜的苹果,官兵们不约而同地收起来,留与战马分享。

回答2:

骑兵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属于淘汰的兵种了(我国边防部队、哨所和个别国家仪仗骑兵部队外)

在已经过去的冷兵器时代,骑兵属于高机动性兵种,在其发起进攻时,对付普通步兵和弓箭手(有限的远程攻击,以骑兵的速度不会受到多少损失就可以冲到面前)就像割草一样了。

17世纪30年代战争时,参战国军队中一般都有40%一50%的人员是骑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曾有17个骑兵军,八十多个骑兵师。中华民国时期,骑兵最多时达二十多个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自1928年4月建立第一支骑兵分队起到解放战争后期,全军发展至12个骑兵师,我们解放军前身的八路军,就有杀敌著名的一二九骑兵团。目前,只有边防部队中保留少量骑兵分队和内蒙古的一个军马场。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军队装备的进步,特别是汽车、摩托车、装甲运兵车辆、、单兵机动、直升飞机、电子监视、火箭部队等先进科技不断进入和普及部队系统,取代了骑兵所拥有的机动、灵活、快速等特点的同时,也没有了骑兵战马不可抗拒的弱点:粮草成本高、病伤疫多、环境适应性差等弊病。所以骑兵部队以及80年代前陆军大部分的骡马部队,已经失去应用军马的意义。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电子化、机械化和大型导弹、火箭广泛应用的战争,骑兵只有在人烟稀少、道路环境恶劣的我国边境的边防部队、哨所,担当边境巡逻,卫戍国境的场合,以及个别国家传统仪仗骑兵部队,才能发挥骑兵的作用。

回答3:

骑兵当然是用马枪了,也叫骑枪。中国的骑兵恐怕是世界上最差的,马种先天不足。最好的马,也只是顿河杂交马。纯种顿河马在日本,一百年前就只能当驮马。根本就没法当战马。

回答4:

现代骑兵在二战后已经淘汰了,但是骑兵情结重的国家还有。中国边防地区还有骑兵,用于巡视地形复杂的地区。像英国和法国的骑兵是仪仗队的一部分,他们重大庆典和欢迎仪式上还能见到。

骑兵除了马刀,还有特制的步骑枪和81自动步枪。

回答5:

在缺少车辆的情况下,骑兵可以发挥机动穿插的优势;
然而仅限于少数几个国家;
虽然军马已经属于历史淘汰的产物,但这不代表骑兵在现代战争中无法发挥优势:
有个记录是两伊战争时期,部分通讯兵靠骑马传递;以及少数依靠骑兵穿插的成功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