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专门的研究和总结。
1.因为日本国小,且历史短,所以日本的建筑好总结特点,并加以研究。
而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建筑形式和特点,就一个民族如汉族和苗族在不同地区居住就有不同的建筑特点,我们缺少这样的研究机构和学校,就我国古建筑来讲,我就发现有一个学校(北京的)是学古建筑学的,而这个学校连三本都够不上资格。
2.战争和文革破坏严重
例如各地的庙宇和祠堂,均属于古建筑,但是在文革时,除明山上的以外,大都绝迹了,保存至今的属于”凤毛麟角“。
3.经济发展的原因,由于经济发展,各地求新求洋各类“标志性”层出不穷,而设计师是服务性工作,业主和规划要什么就要设计什么,对古建筑研究越来越少。
越说越跑题了
下面是我对日本建筑和中国古建筑的个人看法:
日本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分支,例如:日本建筑的特点之一“格子”,这在中国古建筑里(特别是民间)到处都是,而保存至今的几个古村落“西邸”“宏村”“平遥古城”等不明显,恰恰是这些地方曾经是商业和经济中心造成的,人们不屑在门窗上做格子,而是重点放在了雕刻上。
再有就是“穷”的结果,人们做不起,本人从小在天津农村长大,格子门窗在70年代后就已经几乎绝迹了,对格子窗的印象还是儿时的记忆了。
2.日本园林的“枯山水”在我儿时农村的家乡只要院子够大就有假山水,到后来几乎绝迹,人们都改种菜了,再后来由于“放房地界(发jiu音)规定盖房时院子和房子占地总长不超过13M,盖完正 房后,院子还剩5~6米怎么还可能做出假的山水来呢?到学习建筑史我才知道这竟然是日本园林的特点,我都想不明白。
我认为主要是观察者的观察态度不同,有时会不自觉的带着别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