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大量记忆,还需要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提高,需要多思善思,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灵活的反应。但是,死记硬背使一部分学生的大脑僵化了,他们忘记了学习方法应随着学习内容的转变而转变。在高中阶段仍固守初中的学习经验,不愿探索新的学习方法,这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懒惰,一种固步自封。这就好比爬山,别人在灿烂的春光里,一边欣赏沿途的烂漫春花,一边往上爬,乐趣多多;而坚持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学生却是在黑暗的雨夜里,既要防雨防滑,又担心泥石流,又苦又累,也不一定能顺利到达山顶,因为在黑夜里,总会有意外发生,这也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顾此失彼,战战兢兢。
在高一学生中,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仍为数不少。老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晓以利害。
首先明确那种记在书上,等到考试时背、记的想法,是懒惰的表现。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在告诉他: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可以不记住,反正以后会复习的。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他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说话或开小差或做小动作。不认真思考老师提问的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没有参与意识。一节课下来,好象在书本上记了很多东西,但是没用,他根本就没打算用心记住,写在书上,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至于考前背、记,则是一种自我欺骗。考前虽有复习,但那是老师领着做习题,讲练习。没有时间,也不会给他多少时间自由复习的。学校一本接一本地发资料,学生就得一本接一本地做,老师则一本接一本地讲,他还可能有自由复习的时间吗?
其次明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让学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积极的参与意识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上,调动积极性,激活脑神经,保持每个细胞都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问题,主动回答。至于老师讲的知识要点,能不能记在书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记在心里,记在大脑里,下课后再用一两分钟回顾课堂内容,以增强记忆。课下要及时自测。每学过一课,要及时地做练习册,以检查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没有漏洞。做题时不要只凭感觉,要主动查字典,翻课本,力求作对每一个题,不懂的要问,不要做哑巴。
像这样平时抓得紧,学习效率高,知识记得牢,考前复习就很轻松了,老师一点学生就明白,考出好成绩也就理所当然了。
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走出黑暗,走向灿烂的春天,愉快地掌握知识,轻松地取得好成绩。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与生活。当我个面对这些学生时,应该怎样去把高中物理知识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不,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降低了高物理学习的台阶。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
2.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上,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特别专心,应算一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经将题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课也特别容易理解和听得懂。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
另外,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认真、仔细,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谷望。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 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已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首先教师的生动风趣,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其次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老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3. 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 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收集图书杂志、上网查询并下载大量有关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的专题资料,精心组织、筛选,每学年出几期科普专栏,学生课前、课后都能承受时观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墙报,让学生感到物理就身边,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这样能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愿望,使之保持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动动手才能动动脑,开展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物理科学的愿望,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三、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化要求
物理规范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对此高考也有明确的要求。如在要求计算题时:“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因此从高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具体的来说应抓好以下几点:
1. 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运动学中要有画运动图景的习惯
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健。有的同学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即使一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这种不良的习惯慢慢就会养成。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时甚至会宣传一种观点:力学问题当你不理解习题,难以下手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谓柳暗花明。
运动学中画运动图景辅助解题,有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们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我们自己不画运动图景有时解题都不太容易。
2. 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
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如u、v、µ、ρ、p,m与M等,认真书写,我在教学中就发现有不少同学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受力分析图中,力较多时,如要求用大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弹力,用小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摩擦力,用F与F´来表示一对弹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 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比如,有的同学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向哪个物体的,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同时有的同学的一些表达式中用到一些题设中没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这些字母的意义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很显然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
四、对探究式教学与学习的一点看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
但我们也不应走极端:即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实验也都是探究性实验;习题也都牵强附会地编成探究试题,无论上什么样的课都是探究式的实际上学习物理就是要在短时期内把前人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迅速承接过来,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新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实验一种方式,介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的学习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三、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师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大量记忆,还需要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提高,需要多思善思,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灵活的反应。但是,死记硬背使一部分学生的大脑僵化了,他们忘记了学习方法应随着学习内容的转变而转变。在高中阶段仍固守初中的学习经验,不愿探索新的学习方法,这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懒惰,一种固步自封。这就好比爬山,别人在灿烂的春光里,一边欣赏沿途的烂漫春花,一边往上爬,乐趣多多;而坚持死记硬背学习方法的学生却是在黑暗的雨夜里,既要防雨防滑,又担心泥石流,又苦又累,也不一定能顺利到达山顶,因为在黑夜里,总会有意外发生,这也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顾此失彼,战战兢兢。
在高一学生中,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仍为数不少。老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晓以利害。
首先明确那种记在书上,等到考试时背、记的想法,是懒惰的表现。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在告诉他: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可以不记住,反正以后会复习的。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他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说话或开小差或做小动作。不认真思考老师提问的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没有参与意识。一节课下来,好象在书本上记了很多东西,但是没用,他根本就没打算用心记住,写在书上,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至于考前背、记,则是一种自我欺骗。考前虽有复习,但那是老师领着做习题,讲练习。没有时间,也不会给他多少时间自由复习的。学校一本接一本地发资料,学生就得一本接一本地做,老师则一本接一本地讲,他还可能有自由复习的时间吗?
其次明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让学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积极的参与意识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上,调动积极性,激活脑神经,保持每个细胞都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问题,主动回答。至于老师讲的知识要点,能不能记在书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记在心里,记在大脑里,下课后再用一两分钟回顾课堂内容,以增强记忆。课下要及时自测。每学过一课,要及时地做练习册,以检查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没有漏洞。做题时不要只凭感觉,要主动查字典,翻课本,力求作对每一个题,不懂的要问,不要做哑巴。
像这样平时抓得紧,学习效率高,知识记得牢,考前复习就很轻松了,老师一点学生就明白,考出好成绩也就理所当然了。
积极的学习态度,合理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走出黑暗,走向灿烂的春天,愉快地掌握知识,轻松地取得好成绩。
=========================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与生活。当我个面对这些学生时,应该怎样去把高中物理知识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不,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工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降低了高物理学习的台阶。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
2.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并让他们争先恐后地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上,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到上习题课时,学生们就特别专心,应算一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经将题目思考多次,所以上课也特别容易理解和听得懂。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
另外,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认真、仔细,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谷望。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 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已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首先教师的生动风趣,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其次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老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3. 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 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们可以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收集图书杂志、上网查询并下载大量有关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的专题资料,精心组织、筛选,每学年出几期科普专栏,学生课前、课后都能承受时观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墙报,让学生感到物理就身边,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这样能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愿望,使之保持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动动手才能动动脑,开展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物理科学的愿望,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三、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化要求
物理规范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对此高考也有明确的要求。如在要求计算题时:“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因此从高考的角度看高中物理的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具体的来说应抓好以下几点:
1. 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运动学中要有画运动图景的习惯
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健。有的同学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即使一时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这种不良的习惯慢慢就会养成。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有时甚至会宣传一种观点:力学问题当你不理解习题,难以下手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正所谓柳暗花明。
运动学中画运动图景辅助解题,有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我想我们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我们自己不画运动图景有时解题都不太容易。
2. 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
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如u、v、µ、ρ、p,m与M等,认真书写,我在教学中就发现有不少同学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受力分析图中,力较多时,如要求用大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弹力,用小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摩擦力,用F与F´来表示一对弹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x、Fy,初末速度V0、Vt等等。
3. 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比如,有的同学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是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向哪个物体的,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同时有的同学的一些表达式中用到一些题设中没有的字母,如果不指明这些字母的意义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很显然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
四、对探究式教学与学习的一点看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探究式教学的意识。
但我们也不应走极端:即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大都是探究式;物理实验也都是探究性实验;习题也都牵强附会地编成探究试题,无论上什么样的课都是探究式的实际上学习物理就是要在短时期内把前人通过长期大量的积累、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迅速承接过来,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新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不只是探究实验一种方式,介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的学习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如果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竟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
三、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
这方面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
2.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大纲和新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师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本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5.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还要利用现代最新技术去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
我今年高中毕业 对学习有心得的 想说的是重点并非是学习方法 而是学习态度(方法的话 就这么几个 理科不外乎多思考 文科不外乎多积累 老师都会讲的)
还有这类问题 我已经问答过好多次了
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
1 永不言弃
一道题 一个知识点 都是要抓住 就算你都会做 但做题比上次快5秒也是进步
要有恒心
2 当别人玩的时候 你在学习 当别人休息的时候 你在学习 当别人吃饭的时候 你边吃饭边学习(这就是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最大的区别——学习氛围,重点高中是不少人这样,普通是没几个这样,所以你以后有可能会很迷茫,考虑自己这么拼命,别人玩的很开心,你会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如果你要考名校,你是值得的)
下面是学习方法
多思考吧 像数学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肯定要超过自己的老师,不然高考很难考到高分)语文和英语要多积累 平时一点一滴抓起
善于错题归纳
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 心外无物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才能做到吧,这种超越常人的心态又有多少人能拥有 只有那种意志力及其坚定的人才有吧。要是你因为要考名校而锻炼出来这种心态,那你以后绝对是牛人级别的人物。
谈谈高考吧
我想说的是,高考决定于很多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当然自己的实力是最重要的(60%),其次是考试的状态(30%),最后是运气成分(10%)。括号里的是我自己认为的成绩决定比例,理科成绩,特别是数学,所以你所谓的同为认真努力同学考试差距主要由于后面两个因素。
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别以为脚踏实地谁都会,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练习、考试都认真对待,做自己最大能力能做的事。
在平时多虚心请教别人,可能你的解题方法大多数都是对的,但千万别以为你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所以复制别人最有效率的方法,我经常说的是,我可是比你快10秒做完这题哦,做到秒秒必争。
考试的时候,保持好心态,不骄不躁,还是脚踏实地。
运气成分是指,出的题目是否合你的胃口,批卷老师给的分数……
这不是你能决定的,所以这方面,最后只能祈祷了。(积极的心理暗示)
本人已经大四了,由于报考高考志愿失误的问题,离开了至爱的理科,学了经济,郁闷至今。哎,不说了。高中时我把百分之八十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数理化生上,理科成绩还很不错,所以还是有点体会的。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成绩徘徊在100上下,只是高考考了个117。高三复习老师的会把考点串一遍的,那时你会发现你以前自己是瞎提高,自己弄的东西高考不考,完全没用。所以高一高二练习写作,把写作弄好,提高文学修养,高三再总复习。实际上高考语文成绩主要区分在作文上,我作文很烂,所以只有这个分数。
高中英语没多少东西,该弄的就是那点语法,弄完了就OK了。然后你该进行你的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了,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无数例子证明背诵是提高英语成绩最快的方法,我也是那无数人中的一个。我背的是新概念三,你刚开始可以背新概念二,背诵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是不看文章只听录音,听之前只看下生词,最多听三遍,注意听的时候不要人为的暂停录音。三遍过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录下来,注意复述时声音要洪亮,这同时也锻炼了你的口语。弄完后对照两份录音。通过比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比如语法错误,口语断句不准确,句子连读没听出来等等。按第一阶段的方法把新概念二弄完一遍,这是你的水平已经提高很多了,然后进行第二阶段,死记硬背。对,没错,死记硬背,对照原文尽你可能用最快的速度一字不落背下来直至烂熟于心,倒背如流。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这个过程你会好很多。你可能会抱怨这得背到什么时候啊,首先提醒你注意学习语言本来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其次你已经在第一阶段全面提高了你的水平;所以第二阶段不应该出现读不懂的现象,所以背起来你见过的文章很容易,再次新概念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章,永远不过时,受益终身;最后,第二阶段除了锻炼你的口语还锻炼了你的英语记忆力,试过后你会发现,你背英语会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进行完这两阶段后重复第二阶段,把新概念二背个三四遍做到出口成章就行了。在以上过程中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间断,也不可贪多,按自己的水平规定自己一天一颗还是两课。如果你不偷懒的话,每一阶段后你的英语水平都会有质的飞跃,应付高考绰绰有余。另外由于你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背了这么多,难道不会应用一点在作文里吗)水平都间接的提高了,你会更容易通过一些专业英语考试。时间富裕的话,再弄新概念三。还有一点就是背单词,学英语早晚都要过这一关,方法多种多样,你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背,一天20到50个,最多不要超过100个,3年下来你的收获会非常之大。
高一时数学跨度较大,我也人生中第一次数学挂了红,这时候建议你多做题,扩展思路,另外这段时间勤问问题,不会的想不通了就去问,高一数学思维必须锻炼出来,具体的也就是指拿到题知道要考你什么,你要知道你该往哪个方面答题,力求自己做题时能按考点把题目分类,你可以请你的老师来帮你完成,不过感觉老师水平不够(有时确实如此)可以请家教(最好不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会做题,不会给你系统讲题,不能帮你理知识)帮你,但最终你要自己搞定。思维训练出来了就好办了,高二高三的课程只是知识内容的丰富和应用的拓展。
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强化和延伸,平时要多思考,闲着没事时就要想就要回忆构建知识网。物理这门学科很难,这是肯定的,但是高中学的只是物理学科的皮毛,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能掌握和很好的。课本上的东西是精髓,务必掌握,力求读懂每一句话!!!!!如果你运算能力和速度好的话,一开始时公式只记基本的就行,用到的话现推就行,毕竟衍生的公式太多,有的还很复杂,记错的话,太吃亏。但是一段时间后衍生公式中常用的争取背下来,用来提高做题速度。物理题不用多做,把题做精就行。因为高考都是综合题,只考一个考点的极少,所以很遗憾,市面上适合高一高二的物理参考书非常少,你只要把老师给你的题(很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做好,做透就行,注意是做透,即整个题目的考点和解题思路你全掌握了为止。高三复习时,老师会把知识串讲一遍的,所以高一和高二你要做的就是和数学一样,把所学知识理清编成一张知识网,拿到题知道要考你什么,要知道你该往哪个方面答题,做到这点,你就非常不错了。高考物理其实不难,只要你平时按以上做好了,你就能看破出题人的思路,拿分还不简单?还有记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奥赛,所以历年高考题再难也有七成的题目都是基础题,之所以你觉得没这么大比例是因为他们只不过被加了层包装,图个出题“新”字而已。我高考物理满分就是这么来的。
高中化学东西感觉很杂,其实学完之后自己理一下其实东西也不多,只是一开始学着新鲜觉得多而已。化学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科目,你需要有理科的想象力理科的解题思路以及文科的背诵能力。先说文科方面,化学有很多需要你记住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化学公式那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那就太肤浅了,鉴于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我建议你去买一本北京教育出版社薛金星主编的《化学基础知识手册》,我当时买的是第八版的不知道现在修订到第几版了。书里知识很系统很全面,能满足各种化学水平的人学习,当然也包括零基础的,总之这是难得一见的好书,我当时都想把它当饭吃了消化在我脑袋了。高中化学学习你要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某些特例),这些东西你需要全部理解,背下来,最后掌握。不然考虑问题不全面甚至读不懂题目,没法做题。理科方面,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的结构问题需要你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这牵扯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你平时应该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尤其是多面体的旋转问题,这关系到有机物质同分异构。化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需要你把问题想全面了,才能解出题目,高考很重视这点,如果你不能全面分析问题,你可能会得不到全分,甚至南辕北辙误入歧途。化学希望你做一定量的习题,以巩固你的记住的知识和加强综合分析的能力。市面上化学好书很多,在此不做推荐了。
高中生物很重视你的实践能力,说白了就是考你是不是真的学懂了,能不能举一反二,连三都不到。实验是生物的精髓,也是高考生物常见题型。所以,实验课应该重视,自己亲力亲为,揣摩试验设计思路,可以说一个人生物学科的能力体现在他设计实验的能力上。生物基础知识需要你熟记。此外还应该了解一些医学及自然学科的知识。高考生物比例不是很大,东西不多也不是很难,很容易学好。推荐做些题目巩固基础(包括遗传的比例问题的计算)和了解实验设计思路。说句实话,实验思路就那么几个,多看看一些经典实验设计,掌握以设计思路,自己设计一些让老师帮你指点一下,应该满分问题不大。
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说到学习方法,看来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各人的智力水平,包括记忆 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各有千 秋,而且从小学到初中的长期学习过程中, 形成了比较难以改变的学习习惯,因此有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介绍的各种方法,如果不考虑自身的特点, 盲目照搬,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而事实上,成绩优异者学习方法也各 有不同,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听多了会无所适从。
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比较统一的方法,因为高中的学习目标比较单 三年的学习就是为了三天的高考,此前的阶段考和会考充其量不 过是热身而已,学习的内容也不是特别繁复。对于智力出色的同学, 应该可以比较轻松地取得好的成绩;而智力一般的同学,只要方法不 出偏差,加以努力,也可以达成目标。
首先谈一谈我对高中期间学习的一点总体的看法。其实学习之道,不 外乎记忆和理解两个方面。针对高考来考虑,也是这两点,有一些内 容,是一定要记住的,但是记住了和答出题之间,也还有一定差距, 这考的就是理解的能力了。高中的内容并不算太多,如果学到后面能 够做到该记住的记住,该弄懂的弄懂,再稍加练习,火候就差不多了。 以下分科目谈一些体会
数学似乎是对记忆要求最少的一门功课,但是灵活运用实在不容易。 岳飞的兵法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能够再心中把这内容看 来挺多的学科整个串联起来,那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除了极少 数特别聪颖的人,要学好这门功课总要做相当数量的习题,这样就 有了怎样处理学习钻研书本知识并将其串联起来与做习题二者之间 关系的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无论如何,对于基本的知识及知识 间的关联,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而且必须学会再做习题的时候有 意识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并且找出知识间的联系,特别重要。 如果能够形成清晰的概念,辅以一定量习题的训练,就能够达到相 当的水平。反之,如果闷头做题,不懂得总结归纳,做题的效率就 会大打折扣。
物理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既用到推理与计算这样逻辑与数学能力, 又要观察、实验等从外部世界探寻知识的手段。所以这门功课对与 人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不是一 门好学的课。这门课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分成力、热、电 磁、光与原子等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且相对各部分都各有一套 与之对应的学习方法。如果善于分割开来,分而治之,则有助于理 清概念,效率较高。物理的知识有很系统化的知识,比如静力学与 动力学部分都是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也有比较零散的,比如原子 物理部分就有一些零散的知识。对应系统的知识,以理解为主,务 必要深刻体会其内容;而对应零散的知识,也许记忆的功夫更加重 要。物理书中主要是给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要应付难度较大、 较为灵活的高考试题,一定要做相当多的各类习题,做习题的过程 中深化所学知识,并且形成对一类题型的做题套路,这是很重要的。
化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比较零散的学科,基础理论也有一些,但 是似乎更多的是一些系统性不强的分散的知识点,这就给学习带来 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化学的基础理论虽然不很复杂,但是要想运用 得游刃有余是很不容易的。这样就要求我们仔细研究课本中的基础 理论,并且辅以高质量习题,精心钻研,切实搞通;对于书中提到 的各知识点,应力求全面掌握,不应有所遗漏。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物理与化学课的实验问题。实验题在高考中 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幸亏物理与化学中的典型实验,或者说内容 丰富、容易考到的实验并不是很多,最好是切实掌握,并且弄通其 中的各种涉及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各个细微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