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得名于山东省昌邑县
纺织业是支撑昌邑经济发展的支柱,印染只是万绿丛中一枝鲜艳的花朵,“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星罗棋布的各具特色的纺织企业才是组成百花园中万紫千红的鲜花。这里村村户户悦耳的机杼声,在向人们述说昌邑纺织昔日、今朝一桩桩、一件件美丽的传说。昌邑之所以被称作“纺织故里”,由来已久,据《昌邑县志》上记载,昌邑,古称晋卩 邑, 有着四千多年的文明渊源。历史上,这里的劳动人民不仅繁衍生息,而且以其勤劳、智慧创造了昌邑灿烂的文化。昌邑的纺织业是以"柳疃丝"为代表,周朝时沿海一带就"养蚕织帛,捻线就织",所织皆为家蚕茧绸和樗茧绸,在乾隆五年的《莱州府志》中有这样的描述:"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阗,茧绸之名,溢于四远。""裨贩络绎不绝之道,镖车之来,十数里街尾相接"。可见,昌邑的纺织业如此之盛,经济如此发达。在1932年的《胶济铁路经济调查资料汇编》中有这样的记载,柳疃附近织绸木机的前十数年繁盛时代,约有一万余架,工作人数达十万左右,出口约六十万匹,总值约四百万元,产品远销平津、上海、香港及日本、印尼、荷兰等国。
昌邑的棉织始于1568年,清康熙十一年《昌邑县志》上载,马芝社“木棉之桃,有一本二百余者”,又曰,“棉花春种秋摘花”,“布纺木棉花织成”。可见,昌邑植棉织布早在400年前就开始了。而昌邑的印染业历史更早,在蓝印花布产生以前,这里多流行青、蓝、灰色为主的服装,明朝时西南少数民族的蜡染技术传到此地,这里的染布匠改革创新,以石灰、豆面代蜡,以镂刻花板漏于布上,染成有名的"昌邑蓝布花布"。成为闻名中外蜡染发源地之一。
纺织给昌邑人民带来了几多欢笑,也带来了几多忧愁。曾几何时,日本侵略者入侵昌邑,给昌邑的纺织业带来毁灭性灾难,这里的纺织业几乎绝迹。计划经济的羁绊,限制了昌邑纺织业的发展,多少年来仅在小打小闹的地步徘徊。东方风来满眼春,是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缕缕春风,催绽了昌邑纺织之花。雨后春笋般的纺织厂拔地而起,昌邑以势不可挡的步伐迈入中国纺织强市的行列。
如今,当你踏上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纺织厂、丝绸厂、纺机厂便映入眼帘,几十里长街两边坚起的五颜六彩的广告牌大多是与纺织相关的广告。最具特色的是象昌进、同大、青阜、大富等都有不俗的表现。昌邑的道路旁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有河有就桥,你稍留意就发现诸多厂家在昌邑众多的石桥上都留下了永久的标志。市宾馆的桥叫"青阜桥",他们的伙伴叫"同大"桥,还有许多许多……据说,桥梁是昌邑市府为企业树立形象的载体。自古就有修桥铺路积德行善之说,筑桥的费用虽然由企业老总掏,但是他们心甘情愿,既扬了企业之名,又造福百姓,真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昌邑区为吉林市辖区,在吉林市区中部,北和东与龙潭区隔江相望,南至吉林大桥与船营区相连,西依烟台山,松花江从南、东、北三面环流,形成自然区界,呈琵琶形街区式聚落。吉沈、吉长和吉图三条铁路以吉林火车站为交汇点,形成不规整的弯曲Τ字形,由中部和北部穿过,将全区分割为三块。
吉林市昌邑区的名称渊源于山东省的昌邑县。据山东《昌邑县志》载:昌邑县“北濒大海(渤海莱州湾),南绕潍河……土狭而瘠,役繁而重,田半为执役者所侵夺,田去税存,征输日迫。”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秋蝗又生,春饥有流民。”“四十二年霪雨害禾,四十三年大饥,子女鬻贩人相食,白骨枕籍大疫……少壮者望风而投,老弱者垂手待毙。”
又据《东北地史讲义》载:“1744年(清乾隆九年),直、鲁、豫各省大旱,清政府允饥民出关。”由于灾多而频,加之“乾隆之季,清廷禁令渐弛……因满人不娴农商两业,势不能不籍汉人以通有无,谋植也。”“关外旗人、庄主,他们需要招徕更多劳力,地方官也希望助民开垦,增加税入”,因而有大量饥民“闯关东”谋生。在这种情况下,从山东昌邑县徐家官庄、下西营庄、李家郜庄等地来的饥民逃荒至此。据徐、孙、李三姓宗谱考,清乾隆年间,徐韶、孙自范、李景顺三户各一支,携儿女,手提肩担,逃荒至吉林,聚居在城东这块尚无人烟的地方。他们搭起茅草屋安家,作旗人佃户垦殖。在他们的先行牵引下,昌邑县的乡里相继来投,人户渐增。昌邑屯是清乾隆九年后形成的,距吉林城东2.5公里。到19世纪中叶,昌邑屯已成为城东郊诸屯落中最大的聚落。因为多是山东省昌邑县人,建聚落者为纪念家乡,故称此地为昌邑屯。
1936年成立吉林市时,日伪统治者废除保甲制,实行区町制,以昌邑屯为中心,划为市属的一个行政区,沿用昌邑屯名为区名,称昌邑区。初辖维昌路以东,松花江铁路桥以西,江湾路以北,新地号以南之区域。
1945年改称昌邑区公所。1946年2月建昌邑区民主政府。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后,改称昌邑区人民政府。1949年7月改为昌邑区公所。1951年8月撤销昌邑区公所,设置第一区人民政府。1953年撤销朝阳区,将文庙、恰春里、车站街全部、民主街一部分。民主街这一部分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开辟的吉林商埠地,方圆9平方公里划归第一区管辖。1955年将第一区仍恢复为昌邑区。此后,专名“昌邑”二字始终没变。1958年将通天区所辖大东门、民生路两街道划归昌邑区。昌邑区所辖站前、民主两街道划归铁路公社。1964年哈达湾区划归昌邑区,形成现辖区域,同时将九站街道、沙河子公社的三道岭子、七家子、虹园亦划入,旋又划归市郊区。
昌邑区中部为吉林市交通枢纽,吉林火车站、市内公共汽车站、长途汽车站由此辐射四方,除吉林大街拓宽外,老街路多数窄而不直,错落排列。以长沙路、兰州街为中心的东市场,各类商店及服务网点密集,摊床栉比,为市区繁华商业区之一。西北部为工业区,南部为文化区。有儿童公园,古迹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话要从闯关东说起了。
最早从山东省昌邑过来的山东人多数都居住在吉林市昌邑区,所以吉林市昌邑区回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