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终端网络:计算机的CPU计算时间昂贵,在通信软件的管理下,终端用户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用户在终端输所要求的计算和数据,然后发往远地的计算机,计算机完成计算后把结果送回终端用户,由单个计算机多个终端组成,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是由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终端网络联系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并交换数据的功能,以数据交换为主。此网络分内层和外层。
由CCP(通信控制处理机)和通信线路组成的子网叫做通信子网,是整个网络的内层。由计算机和终端组成的子网叫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是整个网络的外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各网络产品公司的产品能够互相通信,解决不同系统的互联问题,是一种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ISO在分析和消化已有的网络的基础上,考虑到联网的方便和灵活性等要求,提出了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人们将符合这种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
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著名的中国科技信息网(NCFC)、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CHINAGBN)都属于广域网。
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的机关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
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