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退,又称内部退养,是企业的一种自主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在2017年的时候,胜利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油服如何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明确了三种方式:清退、内退、停岗。
而这次传出中石化取消内退政策,如果是真的,那么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策的不公平
内退和正式退休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式退休人员领取的是养老金,这个是标准是国家定的,而内退人员每个月领取的是生活费。
因为内退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权在企业手里,那么生活费怎么发,发多少也就是企业自己说了算。
于是就出现一些情况:比如领导干部内退后仍然能够拿到原工资收入的85%左右,并且其他福利都保留;而普通职工只能拿到原工资收入的55%左右,并且所有福利都没了。
领导干部本来收入就更高,内退后收入百分比还更高,这种做法明显不合适。
第二、强制员工内退,造成大量纠纷
中石化一些经营不善、效益不好的分公司,男性职工满50周岁,女性职工满45周岁,就被强制要求内退了。
众所周知,这个年龄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同时也是压力比较大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而内退以后的收入剧减,所以不少人其实不愿意内退。
而公司通过调整工作内容、调整工作地点、停发工资等各种方式,逼迫员工内退,因此造成了很多纠纷。
但是即便这次中石化取消了内退政策,因为劳动者本身相对于企业的弱势地位,企业还有许多招式可以“对付”员工,调岗、降薪、辞退。
所以,这世上并没有什么铁饭碗,人要么提升自己的硬实力,那么企业怎么改都不怕;要么提升自己的职位和权利,那么在改革的时候也能获得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