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大米”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工业废水排放,污染农作物,造成重金属超标;2.农药化肥的使用。
“民以食为天”,大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毒大米”的问题仍然频繁爆出,实际上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农民的种植息息相关。
我国有很多冶金、塑料、电子等工厂,他们在制作生产中常常会产生很多工业废水,而这些废水如果没有进行很好地处理,那么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也会随之进入土壤和河流。
农民种植的大米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使用这样被污染的水源浇灌,那么植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必然也会超标,从而成为人们口中的“毒大米”。
现在的农业种植,离不开农药化肥的使用,比如,石硫合剂这种经常被农民使用的农药,其中就含有重金属元素镉,如果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这种农药,那么就会造成种植土壤的污染,这样大米在成熟后,往往也会出现镉超标的现象。
现在有很多人还会选择有机肥,但是,这种肥料来自养殖业,很多养鸡养猪的饲养户,会喂食一些不合格的“毒”饲料,这样的话,这些家禽动物产生的粪便也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这样的有机肥在使用后,无形中也会导致农作物镉元素的超标。
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如果大米储存不当,出现发霉的情况,那么也会变成“毒大米”,因为发霉的大米中会含有黄曲霉素,而这种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如果吃了以后,会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如果大米发霉后一定要及时处理掉,千万不要食用。
现在,镉大米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所以,现在对农业的种植环境管控也比较严格,所以正规厂家的大米应该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毒大米的产生,从表面看是农民种田的问题,实质上是与农药化肥的泛滥使用,环境严重的污染,养殖业的饲料和添加成分等等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像旱地种植的玉米、大豆、油菜、小麦等作物,水稻由于常年水浸当中,镉活性较高,更加容易遭受污染。
主要原因是污水排放到了田地里,导致土壤中污染严重,镉元素严重超标,镉元素易被转运到水稻中,并且在水稻里面积累,所以就有了镉超标的毒大米。
当地的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被引灌到农田里,造成农作物生长时镉含量就超标,导致了收获的稻谷镉含量超标。
问工厂是如何排毒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