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的作用是内外的界限,同时,它可以保护门的底部,以及阻挡从门底下吹入的风。但更重要的是门槛还体现一种主人的尊严和身份;在民间则称门槛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讳用脚去踩踏的。
《礼记》中说:“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是做臣子的进入君主的门户时,应该从门中央所竖的一根短木旁侧身而过,不要用脚踩在门槛(阈)上。到了汉晋时代,门神崇拜风行,祭门之举从庙堂祀典演变成社会风俗,“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南朝·梁宗忄票《荆楚岁时记》)。对于门槛的制作也极为讲究,以距地高、包装美为贵,尤其是那些豪门大宅,互相攀比,不肯低眉于人。在流传至今的俗语中,常说某家门槛高,其意为这个家庭各方面条件好、体面。
旧时候都是木门,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门的底部与地面无法完全密合,随着时间推移,木门渐腐朽,地面变得坑洼,门缝则会越来越大。
建造门槛,一来如同上下两排牙齿这样的结构,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合作用,二来在风水上,门槛意味着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家中,也防止了家财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