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不同控制方式,将会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
一、经典风格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K.Lewin)于1939年以少年学生为对象进行过一项研究。他把学生分成三组,让他们制作假面具。在这三组中。采用不同的风格来领导。他由此概括出三种不同的领导类型,即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1. 专制型
权力集中于领导者个人手中。职工没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只能服从领导,满足感低。领导者与职工谈话常以“我”为中心,职工攻击言行明显;受到挫折时相互推诿责任;由于屈从于权力的压力,职工能保持相当的工作次第,但领导人不在场时效率降低。在这种组织中,人际关系紧张,争吵的次数比民主型管理的组织多30倍以上,挑衅行为也多8倍。
2. 民主型
权力在被领导者群体中。职工高度参与管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态度友好,满足感高;领导者谈话时以“我们”为中心;受到挫折后大家团结一心;领导者若不在场,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很高效率,创造力正常发挥。
3. 放任型
权力在群体中每个人手里。职工没有满足感;灰心丧气、缺乏目标、犹豫不决;谈话显示不出中心;领导人既不监督工作,也不检查结果,工作效率很低。
二、李克特的四体制论
李克特于1961年提出四种领导风格。
1) 专制式独裁领导
权力集中于最高一级,下级无任何发言权。管理者不信任下属,决策与组织目标设置均由管理阶层作出,并强制执行。这种上下级间的不信任,使职工恐惧、难于满足各种心理需求。
2) 仁慈式独裁领导
权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级部分权力。上下级之间有主仆式的信任感。决策主要由管理人员作出,但下级仍有恐惧感,交往时小心翼翼。采用奖惩法激励下属。
3) 协商式民主领导
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在最高一层,中下层在次要问题上有决定权。上级对下级有相当的信任,有良好的双向沟通。采用奖惩式激励,下属对计划、决策有一定程度的参与。
4) 参与式民主领导
让职工参与管理,上下级地位平等,管理者对下级完全信任。问题通过民主协商解决。决策先由职工广泛参与后作出,再由最高领导决定。沟通顺畅。
无论是勒温的观点还是李克特的看法,民主的管理风格都是备受推崇的,而参与则是实现民主管理的方式。
更详细资料您参考如下网站:http://www.mhjy.net/dz55/viewthread.php?tid=2972
希望上述提供的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专制型领导就是办啥事都不跟别人商量的,这种人有决断,看别人都太傻,喜欢越俎代疱。民主型领导(在中国的定义中)就是能够听取别人意见(纳谏),又不太不不责任的。放任型领导就是既不拿主意,又不负责任的领导。
有了放任型领导作对比,当然是民主型领导比较好啊。专制型领导肯定不好。这里这三种领导的分类,就特意美化了民主型领导,把“民主型领导”设置成既不太专制,又比较负责任的那种。当然这里的“民主”只是善于纳谏而已,与民主制度是没有关系的。领导再民主,行政体制上也是首长负责制。你作为小兵,只有提议权,没有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