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从全局范围合理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保障粮食供给的政策取向,以致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整个苏南所有县级市,都是国家级粮油生产大县。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宣布苏南的红皮小麦、广东的早籼稻等传统粮食作物退出保护价收购序列,一时曾让农民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90年代末,国家又决定集中力量支持中部粮食生产区,苏南等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不再要求粮食自给平衡,可以退出粮田放手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这虽然是受制有限财力作出的不得已的政策选择,却承认和基本体现了市场导向下产业布局优化整合的客观规律。由于将沿海发达地区农民推向市场后,很快又出现了新一轮地区同构、农产品过剩的现象。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调整政策,还应把握农业布局转换与农民就业转轨的关系,辅之以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的政策。在这个大前提下,各地才能以市场为导向顺利地退出传统农耕,在区域分工和差别化竞争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二、要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性调整,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解决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或是多养点什么、少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快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另一方面,要改变农产品单靠数量论高低的状况,努力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如高筋小麦、高油玉米、瘦肉型猪等),使农产品从低质向高质发展。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生态农业,使这一 “夕阳”产业逐步“青春化”。尤其要鼓励农民发展 “1.5产业”,即: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转化,尽可能多的开发出像“观光农业”这种类型的产业。要加快农业区域结构的调整。在调整结构中,必须有发展当地特色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开发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加快农业市场结构调整。苏南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关起门来进行,必须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苏南的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创汇农业。加入WTO后,虽然我们的粮食生产已经丧失竞争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瓜果、花卉、猪肉、水产品等方面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优质大米、无公害油菜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这些农产品要加以扶持,鼓励其出口创汇。
三、要下功夫研究和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问题。我们要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尽快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加、销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特别是要建立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分散经营带来的市场风险。更重要的是,有了农民自己的组织,就能够增强其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国家政策扶持
加大科研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民农业知识学习
百度
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是
wangjiangping5 | 2012-03-09 | 分享
问题补充: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是
选项:
a、建设现代农业
b、发展农村经济
c、增加农民收入
d、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e、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上国家加上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