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好的去书店,经营与管理那有.你要是去找到好的别忘了我这最佳答案拉,谢谢,东文制作!~~~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 撰写的《 》。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 教育和 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 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 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像力 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A.智力二因素论 B.智力结构论
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
A.系统脱敏法 B.支持疗法
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 、 、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 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 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 。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的需要和 的需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D 6.A 7.A
8.D 9.D 10.B 11.D 12.D 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5.教会 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 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D 24.B 25.A 26.D 27.C 28.A 29.B
30.B 31.D 32.A 33.B 34.C 35.C
六、填空题
36.比较 抽象与概括 37.需要 面部表情 38.分配 自动化
39.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 40.尊重 自我实现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
括;
② 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4.(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
(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也可以以多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例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楼回答的不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好像和教师资格证之类的考试有关啊。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只是是关于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还有一些诸如学习的迁移,遗忘啊之类的知识。
说实在的,教育心理学与一般人理解的心理学有很大的区别,教育心理学就像我刚才说的,使一些关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机制,而不是说怎样教学生学习的一门心理学课程,当然理论知识是为实践活动作准备的,但是就我来说,我没怎么看到我在教育心理学上写道的知识与我的现实生活有多大的联系。
http://www.mysource.com.cn/yw/zk/xl/200508/yw_3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