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古时,人类缺乏天文学知识,以为日食是肇因于天狗食日,或象征灾难的降临,而在日食时举行仪式。但在现代社会中,日食的这层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抛弃。
日食和月食的“季节”。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因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
日、月食的发生必须是新月和满月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这个界限就叫做“食限”。计算表明,对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6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日食发生。
对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2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0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月食发生。
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 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了在当时看来是极其难懂、也极 其难以置信的广义相对论,这种理论预言光线在巨大的引力场中会拐弯。人类能接触到的最强的引力 场就是太阳,可是太阳本身发出很强的光,远处的微弱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是不是拐弯了,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发生日全食,挡住太阳光,就可以测量出来光线拐没拐弯、拐了多大的弯。机会在1919年出现 了,但全食带在南大西洋上,很遥远,也很艰苦。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带着一支热情和好奇心极强的观测 队出发了。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 那时候笔者刚上初中,正是个狂热的少年天文爱好者,可惜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通过《天文爱好者》杂志过过干瘾。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那次笔者是奉了报社之命前去采访的,同时也了却自己少年时的梦想。那次的观测规模之大,出乎想象,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和天 文爱好者,把个平时人迹罕至的北疆小镇挤得比过年还热闹,由于人数大大超出小镇的接待能力,人们只能宿营在火车和汽车上。当时那里还是冬天,白天气温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夜里能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 成冰,人们连洗脸漱口的水都找不到。尽管如此,观测者们没有一个后悔的,没有一个不兴奋异常的,都 把亲眼看到日全食,当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忆。日全食之类的天文现象,要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吃喝拉撒,确实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它代表了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代表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极度 热爱,代表了对支配万事万物的自然铁律的一种永恒的好奇和敬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缺少这些 关怀、这些热爱、这些好奇和这些敬畏。这次日全食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观测观赏带来难得机遇。同时,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为妥善做好应对工作,为此中国国务院就有关事项也专门通知 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要充分利用此次日全食为科普宣传提供的良好机会,组织相关专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天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对日全食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说明,对相关防范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宣传工作要深入农村、山区、林区等偏远地区,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同时,要注重对科学观测方式方法的宣传教育,避免造成观测人员视觉损伤。
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主席杰·巴萨乔夫教授宣布,2009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以来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因为7月22日这次的全食带横扫整个中国人口稠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备受世人关注。此次日全食是有史以来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内的人口数量估计将达3亿。在我国,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无需长途跋涉,就可以在自家门口亲眼目睹日全食,另外3人也都有机会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这次日全食的持续时间可达6分39秒,在我国可持续5分55秒。可谓是在2009国际天文年里能称为“最丰盛、最慷慨、最平民”的一场天文盛宴。
今天早上,我到世纪广场,准备看日全食。
广场上人很多,都是来看日全食的。我戴上了墨镜,吸引了许多目光,她们问我这眼镜是从哪来的?我说是自己做的。戴上这个眼镜看什么都是红色的。
广场上的人都有自己的观测工具,比如有的是墨镜,有的是烧电焊的玻璃片,有的是X光底片,有的是用墨汁来反射,还有的用墨汁涂上眼镜看,还有的是用小孔成像的方法来看。
姑姑本来想用小孔成像的方法来看,可没想到妞妞姐姐把小孔打的特大,成像不了了,哈哈,好笑吧!
我呢,在观测的时候还不忘填好“日全食观测报告”!
我观测到了“初亏”,“初亏”就是太阳上少了小角角,好可爱!啊,又到了“食既”了,太阳只剩下了一个象月牙的东东,可爱吧!“食甚”的时候,我看见一轮黑色的太阳悬挂在空中,这时天空 一片黑暗。当时广场上的人都欢呼起来,等到“生光”的时候,我看到了“贝利珠”和“钻石环”,我想到了这和“小哥白尼”书上画的一模一样,“钻石环”发出耀眼的光芒,“贝利珠”的时间可比“钻石环”的时间短多了,就像昙花一现。我觉得太阳好可怜,月亮拦住了它前进的路,不过月亮最终还是给太阳让路了。我很开心,因为这次日全食是百年难遇的。假如再想看到它,那估计我得有90多岁了!或者根本以后就永远看不见了!
我的观测报告填好了,地点:世纪广场,东经:118"19"56.87,北纬:29"42'55.88,海拨124米,这些数据是我从谷歌地球上搜来的。
这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8点20分20秒,食既时间:9点25分09秒,食甚时间:9点32分41秒,生光时间:9点34分26秒,食分为1,全食时间为2分15秒,复圆时间:10点53分10秒。
为------写明地址。时间。任务。观察现象。
材料:::
2009年7月22日各个地区日全食的时间
地名 初亏 全食始 食甚 全食终 复圆
上海 8:23:25 9:36:44 9:39:16 9:41:49 11:01:36
重庆 8:07:54 9:12:59 9:15:08 9:17:17 10:30:34
苏州 8:22:21 9:35:13 9:37:41 9:40:10 10:59:41
杭州 8:21:26 9:34:11 9:36:55 9:39:40 10:59:21
嘉兴 8:22:20 9:35:01 9:37:59 9:40:57 11:00:21
合肥 8:18:39 9:30:48 9:31:48 9:32:49 10:52:07
铜陵 8:18:49 9:29:47 9:32:39 9:35:31 10:53:46
武汉 8:14:53 9:23:56 9:26:39 9:29:24 10:46:15
宜昌 8:12:11 9:19:27 9:22:07 9:24:48 10:40:01
成都 8:07:05 9:11:06 9:12:47 9:14:29 10:26:22
乐山 8:06:15 9:09:31 9:11:54 9:14:19 10:25:38
中国江苏网记者刘洁5月22日报道 今天上午,为科学应对7月22日日全食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日全食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我省公众科学认知、科学观测、科学防护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安全,经江苏省委省政府同意,江苏省科协在南京举行日全食科普报告会,邀请巴黎天文台名誉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方成教授作报告。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耀新主持报告会,并就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作出部署。自此,一场覆盖全省、惠及城乡的日全食系列科普活动拉开帷幕。
徐耀新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日全食是人类进入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首次在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发生的,涉及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人口之多,均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尚无法预测,也没有现成的应对方案可供参考。日全食对于江苏,既有利,也有弊;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现实的挑战。只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批示精神,采取“科学应对、正面宣传、趋利避害、维护稳定”的方针,科学、积极地加以应对,才能趋利避害,维护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局面。全省各级科协,特别是日全食地区的科协组织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协同,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工作,努力使日全食地区的群众人人知道科学观测、科学防护的方法,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徐耀新要求,全省各级科协,特别是日全食地区科协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紧迫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切实加强对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的统筹协调,制定细化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要求和激励措施,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创新理念,推陈出新,集成多种手段,丰富科普载体,通过科普表演、科普动漫等形式,推动科普与文化、艺术、教育的融合,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电视的作用,扩大日全食科普宣传的知晓度和受众面,努力增强日全食科普宣传的整体效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科普宣传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徐耀新强调,这次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全省各级科协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工作,打赢这场日全食科普宣传战役!
徐耀新要求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要把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细、抓实,并对科协系统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方成在报告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画面、科学严密的论证给大家介绍了日全食的形成原因、基本特点、影响范围、观测方法和防护措施。
方成指出,日全食是太阳、月球、地球等三个物体处于一个特殊位置时发生的罕见天象。对一个特定地点来说,日全食发生的周期大概是375年左右,因此对祖祖辈辈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来说,可能要十几代人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大部分日全食的持续时间只有1-2分钟,5分钟左右的日全食则是更罕见。因此这次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有3亿居民直接看到、在我省苏南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长达5分钟的日全食,是一次非常罕见的天文奇观,是近2000年来发生在中国最长的一次。
方成表示,日全食的发生,既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带来了机遇,也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正常运转带来影响,如果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科学的应对措施,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和事件。突然间长达五分多钟的“黑天”,可能对道路交通、航运、高空和野外作业、建筑施工、医疗、教学、商业活动以及社会治安等带来安全隐患。日全食造成的天体的引力、光度等变化,有可能会对通信系统、网络传播、电力输送和使用等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此外,在日全食发生的某些阶段,如果不采用科学的观看方法,将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甚至造成观看者永久失明。在以往的日全食观赏中,这种伤害事件屡有发生。
据方成介绍,观测日全食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的安全。日全食对眼睛的伤害主要因素有俩个,一是太阳的强光。太阳光比月光强一百万倍,所以不能用肉眼或者使用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永久性失明。有数据表明,注视太阳10-30秒会致盲。二是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紫外线是人的眼睛无法感受的,同时也是一般太阳眼镜所无法过滤的,眼睛长时间直接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对视网膜产生严重伤害。方成建议公众采用经过质量监督部门认证过的专门的滤镜来观赏(目前这样的滤镜,最简易的也就人民币10元以内),或在专家指导下观测,不具备直接观测条件的公众可观看电视、网络转播,以保护我们的眼睛。
江苏省有关厅局负责同志,133个省级学会代表,13个省辖市科协负责同志和科普部长,日全食地区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科协负责人,大中小学师生代表、科技辅导员代表以及省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共计4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http://news-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09/07/22/010116866.shtml
20分给你写1000字,他一定疯了
查得到的吧……